初中就留学的历史名人_初中留学的好处
初中就留学的历史名人_初中留学的好处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初中就留学的历史名人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文章目录列表:
1.在民国时期的留洋学子有哪些人物?2.近8成留学生选择归国,历史上留学生对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
3.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留学国外并对中国社会进步有杰出贡献的一位人物及其史实
4.历史人物张幼仪
5.名人留学录-他们都曾留学英国

在民国时期的留洋学子有哪些人物?
以这四位为主要代表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下面是详解
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国民党通知退出大陆,这三十多年间,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留学教育的发展也随之跌宕起伏。中华民国刚建立,留学生便成了社会的宠儿。宋教仁当时直言不讳地主张:“初组政府,须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①其所说的革命党大多数是留日学生,可见当时留学生已经在中国政治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以示简明,本人以年代为划分,将民国时期的留学运动划分为20世纪10—20年代与20世纪30—40年代两大部分,着眼于各时期的留学热潮,其中详细在下文将做交代。
20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建,留学运动在地域分布上,这一时期留日、留美、留欧齐头并进。相对于晚清时的留学生,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在留学专业上有较大拓展,不仅仅是集中于学习西方器物科学一类,在其他艺术文学类也有较深的涉及,在知识结构上,这一代留学生真正学贯中西,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亲身感受了西方文化代表的一些欧美国家及近代化快速发展的日本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气息。他们担当了中国近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出路的思考,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的探索,起了奠基的作用。其中又以勤工俭学留学法国和中共第一次合作留学苏联的两次留学高潮为代表。
1912年2月,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之前试验过节俭生活后发起组织了留学俭学会。为了落实留法俭学会的工作,由李石曾等人发起并在北京成立了留法预备学校。由于当时法国的一些工厂需要廉价的华工,齐如山等人以此为契机,招收一批华工,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学习文化,这一制度为家境贫寒而又想外出求学的青年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成立使勤工俭学从理论转为实际行动,并逐渐发展壮大,为赴法留学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916年,在法国渴望拥有大量华工的前提下,中法双方协定成立了华法教育会,翌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回北京成立了北京华法教育会,1918年后全国各地开办分会,积极招收学生作勤工赴法的准备。当留法勤工俭学酝酿和发展时,中国国内星期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波助澜之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下,留法热走向了高潮。这股热潮出现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在国内,广大进步青年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无书可读”的现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大力倡导科学民主,引入富含各种主义的社会思潮,如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之类,并且激烈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竭力全盘引进西方文化,加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人们看到了“庶民的胜利”,看到了“劳工”的力量,群情激荡,有此兴起了一股强大的“工读主义”思潮,“工读主义”思潮的出线奠定了留法勤工俭学走向高潮的思想基础。加之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北洋政府的严格控制,直接“取经”俄国是不大可能的,于是许多俄国革命家呆过的并离俄国较近的已有勤工俭学之风的法国成为了万里风云聚集之地。
近8成留学生选择归国,历史上留学生对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
在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原因让清朝落后了许多,被西欧国家反超过几百年的科技还有政治制度等等。让我们清朝不得不派遣我们顶尖学子出国留学,学一门技术回来,来改变国家的无为政治制度,来唤醒沉睡的巨龙,唤醒人们反抗的心,改变落后的中国,改变我们的懦弱无知。放眼看看世界,看看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怎么去挽救我们的国家。渐渐的有大批学生出国留学,远离家乡,踏上就算咬牙都要走下去的路,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国家。
那我们来那些出国留学回来的才子们都带来了那些?成果?:
在初中一篇文文章里我们认识了詹天佑,詹天佑我相信大家都熟悉吧。没错,他也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他是从十七岁踏上那个辛苦的求学之路,他是考进了美国的耶鲁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回国后,1888年担任了当时铁路公司任工程师。之后建成了滦河大桥,还有从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工程。1905年清政府担任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之后,在我国许多土地上建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铁路轨道,因为他,物资运输便捷许多,在当时落后的中国而言建设的不只是简单的道路,也是通往科技进步的路。
还有非常出名的钱学森,可以说他使我国军事方面的巨大贡献者,他是在1935年去美国学习航空工程和监控器动力学专业,毕业后他当时因为在该领域成绩优异,本领非常硬,是当时美国的教授,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随后,看自己的事业有成,自己的知识可以帮助到祖国,就迫切的想回到祖国,可是美国政府不想失去他,就迫害与他,他失去了自由,历经五年时间,才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报效祖国的路上。他在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研发出好多军事和航天方面的科技。
还有出国留学回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有:"两弹一星"邓稼先、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著名爱国将领孙立人等等。
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留学国外并对中国社会进步有杰出贡献的一位人物及其史实
詹天佑自主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严复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宣传变法图强;邹容著《革命军》,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宣传民族民主革命,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鲁迅、李大钊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
历史人物张幼仪
一天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张幼仪
女主简介
张幼仪,1900年出生于上海,家世显赫。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错,同年徐志摩前往国外留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
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1954年与苏纪之医师结婚。在丈夫去世后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1988年逝世于纽约。
生平大事
一、出嫁,1915年,15岁的张幼仪经二哥的牵线,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徐志摩。她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家不仅是书香世家,而且家人在商界、政界地位显赫,家庭背景其实远在徐志摩家之上。奉命成婚以后,在徐家张幼仪谨遵父母的教诲,恪守本分,侍奉公婆,打点家事。
她做事大方得体,所以很快赢得徐家长辈和家人的喜欢。但是在徐志摩眼里,她的这般温良恭顺,却是呆板无趣、僵硬乏味的,因此他从一开始就鄙视她,冷落她。
二、离婚,1918年,张幼仪为徐家生下长子徐积错,徐志摩在完成为家族传宗接代的任务后,随即离家去国外留学且一去三年,1921年在徐家父母的支持下,张幼仪赴英与徐志摩团聚。此时的徐志摩并不欢迎她的到来,照样对她冷淡如初,甚至极少与她交流。1922年张幼仪再次怀孕,待产之时,徐志摩却不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了。
被无辜抛弃对张幼仪来说无异当头一棒。在异国怀着身孕的她语言不通,她绝望了,在弟弟的帮助下来到德国生下了二儿子。徐志摩又追过来,逼迫张幼仪跟他离婚。她看透了这个男人含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三、觉醒,痛定思痛,她终于明白人生应该靠的是自己。她开始抛弃在徐志摩面前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展现出了人格中坚强无畏的另一面,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般。振作起来的她没有选择回国而,是一边抚养幼子彼得一边学习外语,同时攻读幼师课程。
她在德国学习生活了五年,期间她的幼子因病夭折,再次使她承受重击。经历种种苦难的洗礼,她终于成熟。1926年春天,她选择了回国,此时的她已经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个坚强果敢的新女性。
四、逆袭,她选择定居在上海,刚开始受聘东吴大学担任德文教师。不久,她接受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聘请,担任副总裁,时年28岁,她成了中国近代史上D一位女银行家,开始在金融领域大放异彩。
不仅如此,她的八弟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被聘请为该公司总经理。之后她更是充分施展商业才能,操作股票,买卖军服染料,投资棉花和黄金,件件成功,赚得满盆满钵。她成了当时人们仰望的时代弄潮儿,商界的岭先者。
五、责任,张幼仪虽然与徐志摩离婚,但徐家却只认她这个儿媳妇,不仅把家产分了她一份,而且在徐志摩迎娶了陆小曼以后,他们更是搬来与她同住。张幼仪一如既往地侍奉徐家父母,让他们得以颐养天年。
她不计前嫌,经常以徐父的名义接济徐志摩。在徐志摩遭遇飞机失事后,张幼仪成了徐家父母的精神支柱,在徐家父母要求下,她主持了他的丧事。此后她依然按月寄钱给陆小曼。她悉心教育儿子徐积锴抚育他长大成才。
人物结语
纵观张幼仪的一生,她是多面的,既是贤良淑德的传统女人,又是坚强果敢的现代女性。虽然她的后半生凭借自身的才华驰骋商海,并获得成功。但是她的身上始终留有传统教育的影子,这既束缚了她,也成就了她。
正如梁实秋对她的一段评价:她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名人留学录-他们都曾留学英国
名人留学录-他们都曾留学英国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
1935年,钱钟书以第一名成绩(87.95分)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学成归国后著就《围城》经典一书,被书评家夏志清先生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这位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坛泰斗钱钟书,也是“牛津出品”。
美国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
出身贫寒的比尔·克林顿在美国的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拿到国际关系学位后,获得了罗兹奖学金,得以到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曾担任过美国第42任总统,长达8年。到2001年离职时,克林顿是历史上得到最多公众肯定的总统之一。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他有着明星一样俊朗的外表,2000年卸任后投身娱乐圈。克林顿向全世界诠释了一个人人生的多种可能,政客、明星,也是普通人。
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正是徐志摩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让许多中国人对剑桥大学生出向往情结,也让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始终闪耀着唯美的光芒。徐志摩于1921年赴英国剑桥留学,在那里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日后成为“新月派”掌门人,谱写了出中国诗歌华丽的篇章。
阿里巴巴独立非执行董事:龙永图
龙永图于1973至1974年就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修国际经济学。
他是中国入世的功臣,他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致力于让博鳌论坛成为最活跃的国际经济论坛,成为全球研究亚洲问题最权威的智囊机构和高层次的对话平台。
香港前任特首:董建华
董建华是最受国人欢迎和喜爱的香港特首,1960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香港顺利的回归和过渡,与这位和蔼可亲但颇有作为的香港特首有很大关系。八年的执政之路,从面对金融风暴、到SARS严峻考验,从民主发展争论,到坚定执行香港基本法八年,董建华无疑是香港稳定过渡首屈一指的功臣。
让人永远怀念的哥哥:张国荣
他是一位成功的歌手,演员,音乐人;
他是一位达到演艺界巅峰地位,而且屹立二十年不见褪色的亚洲顶级巨星;
他迷人的忧郁气质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张国荣,离开我们八年之久,仍能让人久久怀念。其实,张国荣只在利兹大学上过一年学,但是,这里仍是“张国荣曾经上学的地方”,张国荣仍是利兹大学引以为傲的校友。
;好了,今天关于“初中就留学的历史名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初中就留学的历史名人”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留学规划
留学考试
留学指南
留学攻略
留学生活
留学信息
留学专业
留学签证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