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汜论训,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是什么?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讲;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出处:《淮南子·汜论训》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译文: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古制;只要符合大事,就不必依循旧章。夏、商的衰微,是因为不变法而灭亡的;禹、汤、武王三代的兴起,是不相互因袭而称王的。
《淮南子》中的名句:
1、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大害。——(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那些愚蠢的人们,往往只是见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更大的祸害。
2、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汉代)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天下有毒的物体,没有什么比乌头更毒的,但是好的医生将它放入口袋中收藏起来,因为这样会有有用的时候。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哪里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汜论训》。
原文: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译文:
译文: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古制;只要符合大事,就不必依循旧章。夏、商的衰微,是因为不变法而灭亡的;禹、汤、武王三代的兴起,是不相互因袭而称王的。因此圣人执政法律和时代一起变动,礼制与习俗一起变化。
衣服器械,各自方便他们的使用;法令制度,各自依照他们的适宜情况而制定。因此改变古制无可非议,而依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
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该典故旨在倡导,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各国人民应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共享经验、共迎挑战,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3、《淮南子.汜论训》译文
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著之,是
故礼乐未始有常也。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这一段的译文谁知道?
4、《淮南子 汜论训》的原文和注解
从“古之善赏者”一直到“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o^)/拜托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