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公式,滑轮组的全部公式
1、滑轮组的全部公式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2、滑轮组公式是什么?
滑轮组公式是:
不计动滑轮重时:F=G物/n n是绳子段数。
计动滑轮重时:F=(G物+G动)/n。
机械效率:η=W有/W总=W有/(W有+W额)。
η=W有/W总=Gh/Fs=Gh/Fnh=G/nF。
η=G物/(G物+G动)。
注意:
滑轮组由一定数量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绳索组成。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它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滑轮组能用较小吨位的卷扬机,起吊较重的构件。
滑轮组的名称常以组成滑轮组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数量来表示,如由四个定滑轮和四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称为“四、四”滑轮组;由五个定滑轮和四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称为“五、四”滑轮组,其余类推。
滑轮组能省多少力,主要取决于工作线数和滑轮轴承处的摩擦阻力。其工作线数是滑轮组中共同负担构件重量的绳索根数,即取动滑轮为离体所截断的绳索根数。滑轮组的跑头拉力S和滑轮组的允许荷载(设备能力)Q之间的关系。
3、滑轮组公式是什么呢?
滑轮组公式:F=G总/n。如果是理想情况,忽略动滑轮重力、绳重、摩擦力等:F=G/n。如果是实际情况,考虑动滑轮重力:F=(G+G1)/n。
竖直滑轮组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n。绳子自由端拉力为F,物体重力为G,动滑轮自重G1。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物体移动距离h。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物体移动速度v1。
滑轮组的解题技巧
首先确定绳子段数,绳子段数是由动滑轮所决定的,用手蒙住定滑轮,数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一般来说,有几段绳子承受重物,提起重物所用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首先要分清是动滑轮还是动滑轮,这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定义,利用定滑轮移动物体时,轴的位置不随物体位置改变而改变,而利用动滑轮移动物体时,轴的位置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判断出动定滑轮后,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而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解题过程中动滑轮的重力往往是考查的重点,而定滑轮不需要考虑重力。但使用动滑轮一定要找准绳子的自由端。
4、滑轮组公式是什么
滑轮组公式是s=nh。v绳=n*v物F拉=(1/n)*G总。s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v绳:绳子自由端移动(上升/下降)的速度。h是重物被提升的高度。v物:物体移动(上升/下降)的速度。n是承重的绳子段数(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G总是物重+滑轮重(G物+G滑)。其次,按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原则是两股绳子配一个动滑轮。
滑轮的历史
关于滑轮的绘品最早出现于一幅西元前八世纪的亚述浮雕。这浮雕展示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滑轮,只能改变施力方向,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施力,并不会给出任何机械利益。在中国,滑轮装置的绘制最早出现于汉代的画像砖、陶井模。
古希腊人将滑轮归类为简单机械。早在西元前400年,古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复式滑轮了。大约在西元前330年,亚里斯多德在著作《机械问题》(《Mechanical Problems》)里的第十八个问题,专门研讨“复式滑轮”系统阿基米德贡献出很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详细地解释滑轮的运动学理论。
据说阿基米德曾经独自使用复式滑轮拉动一艘装满了货物与乘客的大海船,西元一世纪,亚历山卓的希罗分析并且写出关于复式滑轮的理论,证明了负载与施力的比例等于承担负载的绳索段的数目,即“滑轮原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