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gmat考试手册at考试,GMAT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要带什么东西?

2024-03-26 09:00分类: GMAT考试 阅读:

1、GMAT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要带什么东西?

主要考试流程是这样的:

一、考前阶段

缴费GMAT报名 -> 收到confirm email,弄清考试时间地点 ->

上网或者实地查询考场情况,同时准备好本人的有效护照(护照是唯一可以使用的考试证件,已过有效期的护照除外)

二、考试当天

1. 大约提前半个小时到达考场,熟悉考场环境,比如洗手间方位等;

2. 在候考区等候,按照监考人员的指示上交护照,存储随身物品,信息check in,进入机室

3. 正式考GMAT

a. 前在电脑系统里填写五个免费送分学校信息(界面参考)

b. 开始作文(AWA)考试(包括AA和AI两部分)

作文考试结束,提手示意要休息,8分钟休息,包括check out 和check in的时间

c. 开始Math 部分考试

Math考试结束,提手示意要休息,8分钟休息,包括check out 和check in的时间

d. 开始Verbal 部分考试

e. verbal结束代表着正式考试结束,可选择填写一个几页的调查表,关于个人对专业和学校的意愿

f. 调查填写完毕,出现选择report score或者 cancel

score的页面,选择report,系统显示考试M和V部分的成绩以及总成绩,提手示意结束考试,check

out,并且领取一份纸质档的unofficial成绩单(请注意保管unofficial成绩单,上面提供的序列码需用于下载正式的电子档成绩单),清点随身物品,离开考场。

三、考后阶段

注意登录查询自己在MBA注册的邮箱,查收 score report

的邮件,点击进入链接,输入纸质档成绩单上的号码,即可下载完整版的(包括作文,数学和语文部分成绩的)电子档成绩单。

关于带什么东西带进考场,在这里提醒大家:

GMAT考试除了护照基本不允许带任何东西进考场,甚至连外衣都会让你在如考场前脱掉,考试全程有录像监控。不过考官会给你发答题板、油性笔、耳塞。(考场内应该有挂钟,如果没有可以询问监考人员要求携带手表入内)。

一定要准备食物和水,放在侯考取,以便休息时间时出来引用。GMAT考试时间长、压力大,保证体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gmat考试手册at考试,GMAT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要带什么东西?

2、GMAT考试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一、考前阶段

缴费登记->收到确认邮件,了解考试时间和地点->上网或现场查看考场,同时准备好本人有效护照或二代身份证。

二、考试当天

1、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考场,熟悉考场环境,如洗手间位置等。

2、在等候区等候,按照监考老师的指示交上有效护照或二代身份证,存放好随身物品,登记信息,进入机房。

3、正式启动GMAT。

(1)在计算机系统中填写5个免费学校信息。

(2)开始作文测试,作文测试结束后,手拉手示意休息8分钟,包括退房和入住时间。

(3)开始考试的数学部分,数学考试结束后,发出休息信号,休息8分钟,包括退房和入住时间。

(4)开始部分笔试。

(5)笔试结束,是指正式考试结束,你可以选择填写一份多页的问卷,内容是个人的专业意愿和求学意愿。

(6)调查完成后,出现“选择报告分数”或“取消分数”页面,选择报告,系统将显示考试M、V部分的分数和总分,系统将结账并获取纸质非正式报告(请保留非正式报告,上面提供的序列号应用于下载正式电子报告))检查您的随身物品并离开考场。

三、考后阶段

注意登录查看你的MBA注册邮箱,查看成绩报告邮件,点击访问链接,在纸质成绩表上输入号码,然后下载电子成绩表的完整版本(包括作文、数学和中文部分的成绩)。

GMAT是GraduateManagementAdmissionTes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的简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都采用GMAT考试成绩来评估申请入学者是否适合于在商业、经济和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决定是否录取。

GMAT考试是由美国经企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委托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美国考试中心(ETS)主办的,在我国的举办单位是中国国外考试协调处(CIECB)。

据GMAC全球地区趋势报告显示,2012考试年度(至2012年6月30日结束),全球共有286529人次参加了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考试,创下纪录。中国共有58196人次参加GMAT考试,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占全球考生人数的20%。

gmat考试手册at考试,GMAT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要带什么东西?

3、GMAT考试都有哪些内容,怎么考的呢?

1,分析性写作

分析性写作包括一篇时长为30分钟的论证分析(Analysis of an Argument)。考生在考试中分析的论证均为一般性题目,有些与商业相关,有些则涉及其他方面。然而,请注意,具体的商业知识或其他领域的知识并非完成该题的前提条件。该题仅评估考生的分析性写作能力。

2,综合推理

GMAT考试综合推理部分一共由12个问题组成,题型分别为图表解读,二段式分析,表格分析,多源推理。30分钟的综合推理部分测试会用四种模式:

图表解读:要求申请人对图形或图像进行说明,并通过选择相应选项来回答相关陈述是否正确。

二段式分析:解题包括两个部分,可选答案将以列表形式展现,每部分各一栏。

表格分析:向申请人提供一份类似电子表格的分类信息表,申请人必须对该表进行分析,以便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表述是否正确。

多源推理:标签页下给出两至三个信息来源后会提出问题。申请人通过点击标签页并审读所有相关信息(可能会集文本、图表为一体)来回答问题。

3,数学部分

31道选择题,题型包括数据充分性分析和问题求解。考试时间62分钟。

4,语文部分

36道选择题,题型包括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和句子改错。考试时间65分钟。

4、GMAT考试内容有哪些

一、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

分析性写作包括一篇时长为30分钟的论证分析(Analysis of an Argument)。考生在考试中分析的论证均为一般性题目,有些与商业相关,有些则涉及其他方面。然而,请注意,具体的商业知识或其他领域的知识并非完成该题的前提条件。该题仅评估考生的分析性写作能力。

写作部分的成绩不计入总分,有的学校不看这部分分数,但有的学校对写作部分有最低分要求,所以还是不能过于马虎!

关键点:寻找原文的逻辑漏洞(≥三处)+自己设计模板(托福的五段式老套路,要能在键盘上熟练敲出模板,因为是Computer-based test)+流畅完整地表达

二、综合推理(Integrated Reasoning)

GMAT考试综合推理部分一共由12个问题组成,题型分别为图表解读,二段式分析,表格分析,多源推理。30分钟的综合推理部分测试会用四种模式:

IR部分不计入总分,具体分数要求还是要看学校和专业,考到≥5分比较保险。这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基本的文字、图表、算数的推理能力,主要有四大题型:图表分析、二段式分析、表格分析、多源推理,题目是四种题型混着出的。

三、语文部分(Verbal)

语文部分计入总分,共36题,题量大,有三种题型:

1、阅读(Reading Comprehension)

2、逻辑(Critical Reasoning)

3、语法(Sentence Correction)

这三种题型的占比并不固定,而且在考试的时候是打乱了顺序来出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的是最佳选项(需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②、避免看到貌似正确的选项就选,要用排除法做题(考试的时候没法用笔在屏幕上划掉排除的选项,请大家利用好自己的左手,五根手指分别代表ABCDE,排除掉的选项=向内弯曲的手指)

四、数学部分(Quantitative)

数学部分计入总分,共31题,有两种题型:Problem Solving和Data Sufficiency,题目是两种题型混着出。

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 M A C )发布的三份考生流动趋势报告显示,研究生管理教育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多样化,申请者分布的范围更广泛。

据GMAC全球地区趋势报告显示,2012考试年度(至2012年6月30日结束),全球共有286529人次参加了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考试,创下纪录。中国共有58196人次参加GMAT考试,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占全球考生人数的20%。

2012考试年度,女性考生比例为43%,连续三年创新高。25岁以下考生的比例为47%,高于2008年的38%。

:百度百科-GMAT考试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gmat考试手册,gemat是一种怎样的考试?

下一篇:gmat考试手续费,gmat考试报名费多少钱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