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学问,泡茶一直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怎样去泡茶味道才会更好?
1、泡茶一直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怎样去泡茶味道才会更好?
茶文化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茶文化也早就已经渗入中国的骨子里,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每天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茶,甚至茶已经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泡茶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蕴含着非常深的学问,不懂的人根本没办法将茶的真正味道展现出来,那么怎么去泡茶味道才会更好?下面给大家说说几个技巧。
掌握茶叶的量
每个人喝茶的口味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喝浓茶,有些人喜欢喝淡一点的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适合泡浓茶或者是淡茶。因此想要泡好一壶茶,就要掌握好茶叶的量。虽然具体一次需要放多少茶叶,这是没有具体的标准,而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去衡量,也需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去把握,还需要看茶具的大小。例如泡绿茶的时候,茶叶和水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50,乌龙茶则需要控制在1:30,这样才能够茶叶的茶香和味道体现出来。茶叶太多,泡出来的茶就会显得苦涩,茶叶太少,又无法让茶的香气和味道散发出来。
掌握水的温度
泡茶的时候,水的温度也是非常关键。不同的茶叶所需要的水温不一样,绿茶,不能用100摄氏度的开水,而是应该将水放凉,等到水温达到80到85摄氏度后才适合,绿茶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它的鲜,一旦水温过高,那么就会将绿茶的鲜给泡没了。普洱茶则需要用滚烫的开水,当水烧沸的时候,直接就可以用这些水来泡普洱茶,这样才能够真正将普洱茶的味道泡出来。
掌握泡茶的时间和次数
不同的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是不一样的,而且茶叶的用量不同,能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也是不一样。大多数的茶一般泡三次就可以了,次数多了,味道就淡了,茶的味道也完全没有了。
想要泡出更好味道的茶,就需要了解各种茶叶的特性,也需要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而知道泡茶的技巧。
2、泡茶一直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怎么泡茶味道才会更好呢?
泡茶的讲究有很多,水要好,茶具要好,要新鲜的茶叶。
1、水要好
茶是好茶,水也要好水。
好茶配好水,水要取洁净之水,要取活水,要取甘甜之水。
我是普通人,闲暇之余,泡一壶热茶,品茶品人生,可以让我修心养性。
想要泡出一壶好茶,就要准备一壶好水。
自来水中的杂质多,要用净水,过滤后的水泡茶味道更好。
泡出一壶好茶,需要有一壶好水,泡茶之前要净手,温壶,再来泡茶。
2、要选好茶具
好壶泡好茶,真正懂得饮茶的人,会舍得花钱买一把好茶壶。
茶壶材质的种类很多,造型多样,品茶人选茶壶时也是随缘,有缘分就把茶壶带回家。
品茶也是在欣赏茶壶,真正有道行的人都在品茶中学会了修身养性。
一把好茶壶,能泡出一壶好茶,茶壶是有灵魂的,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选茶壶要因人而异,什么样性格的人选什么样的壶。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选的是普通的壶,一把白瓷茶壶,一个白瓷茶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就如我的人生一样。
3、泡茶需要好茶叶
陈年茶叶泡不出好茶,选茶叶很关键,要选新鲜好茶。
茶叶的清香沁人心脾,当心情烦躁时,喝一杯好茶,慢慢品,慢慢悟,就会让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真正好茶叶价钱不菲,我是普通人,我选的是普通茶,只要觉得喝的舒服就可以。
品茶学问有很多,我只是一名学徒,连初级都谈不上,只是喜欢茶的清香而已。
好茶味道不同,亲戚曾经送我一盒铁观音,味道非常美。
结语
泡茶讲究多,其中一项是洗茶。
好茶也需要洗,洗茶时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此时,我正在品茶,你来一杯吗?
3、泡茶一直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正确的泡茶方式是什么样的?
正确的泡茶方式,,有以下7个步骤:
1、开水烫壶
在准备泡茶之前,首先我们要把水烧开,用开水将壶烫一下,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去除壶内一些其他气味,并且做了烫壶之后,还有助于帮助提升茶的香味。烫壶结束的水可以倒到茶杯里,这样是进行温杯。
2、置茶
在泡茶的时候,采用的壶都是比较小的,那么在置茶之前,可以将茶叶递给客人观赏一下,观赏结束之后,就可以将茶叶放入到湖中,放茶叶的量大概是壶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3、高冲
在泡茶的时候,一定将水壶高提,然后让水在高处流下来,那么茶叶就会在乎内开始,不断的翻滚,然后散开。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将茶叶当中的香味泡出来。
4、低泡
他泡好了之后,就可以将查重茶壶当中倒到茶盅里,而在到的时候,茶壶的嘴和茶盅的距离近一些,因为这样可以让香气没有那么快的单法,所以被称为较低泡。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泡的茶汤和第二泡的茶汤混合在茶中之内,效果是最好的。以此类推,第三泡和第四泡这样混合。
5、分茶
泡好的茶倒入了茶盅之后,就可以进行分茶了。茶盅里的茶,依次分入到茶杯里。在倒茶的时候,茶杯要七分满,这是刚刚好的。
6、敬茶
茶倒好了之后,我们连同茶杯以及茶托,双手放到客人的面前,这就是敬茶了。
7、闻茶
在开始品茶之前,我们先要看茶的颜色,然后闻一下茶的香味,之后再接着品茶。一杯茶是分三口进行品尝,而你的目光要给到泡茶是1~2秒,并且要面带微笑,这是表示感谢的意思。
总结:
其实想要泡出好喝的茶,最主要是泡茶的水,一般泡茶的水会选择软水,纯净水或者是矿泉水,因为这些水更适合泡茶。
4、泡茶的学问有哪些?
大多数男生都喜欢喝茶,我也不例外。饮茶不仅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一般,人们说喝茶还指喝水。
泡茶是一门艺术,现代人讲究很多,比如说跑法,饮用等。喝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泡茶则是一门艺术。
如何泡茶,相信很多喜欢喝茶的朋友们对此都很感兴趣,下面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1、温壶:
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2、置茶:
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茶则就是从茶叶罐里取茶叶用的工具和量器。
3、温润泡:
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
4、醒茶:
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5、冲泡:
置茶入壶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
6、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即可。
泡茶的注意事项
1、头泡茶不能喝
茶叶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表面会有些滞留的农药、手渍或微尘杂物。在采摘炒制前不能经过冲洗,且明前牙茶多用手工炒制。因此,头泡茶就起到“洗茶”的作用(尤其功夫茶类),用低于80℃的开水半杯冲泡(明前清茶类冲泡需60~65度,雨前清茶需70度左右;红茶、普洱类需用二沸蟹眼水90~95度左右;乌龙类茶需三沸水100度),过10秒~半分钟左右将茶水倒掉。这样洗过的茶叶就可以冲泡了。
2、不能都用沸水泡茶 、
有人认为,泡茶的水温越高越好。其实不然。沸水泡茶,维生素等有效成分会遭到破坏,芳香油大量挥发,鞣酸、茶碱也大量浸出,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有害物质增多,茶叶失去芳香。适宜的泡茶水温是60度~80度~90度~100度之间(茶的不同)。应视茶叶的质量而定。茶叶嫩,水温宜低些;茶叶老,水温可适当高些。
3、茶宜现泡现饮
茶叶冲泡1—3分钟,茶叶慢慢下沉杯底,即可趁热慢慢品饮。第一杯茶不能喝完,需留1/3,待再次冲泡(清、花茶类)。乌龙、普洱类要用紫砂壶或盖碗泡茶,需10-20秒泡好倒干(口味轻重),再次续水后每一泡时间增加5-10秒,以保持茶水色泽及口味的一致性。一般茶叶,冲泡2-3次,至茶叶淡而无味为止。好的茶叶可冲泡6-8次(清茶6次,普洱可达十次以上)。茶叶切忌长时间浸泡,更不能喝冷茶。长时间浸泡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出来,喝后不利于健康。
4、茶杯不宜加盖
有人认为,冲泡好的茶,盖上茶杯盖,可使茶叶迅速泡开。其实,盖上茶杯,使茶叶处于高温环境,同样会使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影响茶汁质量。有些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害处更大 。
4、茶贵新而惧潮
每年的新茶在五月份以后,如一时不喝,为防止高温和潮湿;最好将茶叶放在防潮茶叶筒内,外用食用塑料袋包好(防潮及异味),放在冰箱内(5-15度)随时取用。新茶的色、香、味会保持1-2年而不会变质。但是生活有品味的人应该在新茶制成后尽快品尝(一月后,新茶炒制后要放放,去除薪火味)。这才是新茶色、香、味俱佳的最好时刻。
喝茶禁忌
1、不饮过浓茶
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2、睡前不饮茶
临睡前不饮茶。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3、进餐不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