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1、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01
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这个典故的原型人物是左思。后喻作品为世所重,有价值,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左雍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左思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而在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问世后,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成语“洛阳纸贵”的典故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意在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2、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如下:
意思:原义是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补语,多含褒义。
典故:文章写好后,左思将文章送给当时的文学家张华品评,张华越读越喜欢,并拿去给当时的学者皇甫谧看。皇甫谧读后大为赞赏,亲自为文章写了序言,《三都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洛阳。每个人读了都赞不绝口,人们争相传阅抄写,一时间竟让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
那时还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陆机,据说他本来也想写《三都赋》。听说左思已经在写时,他还曾嘲笑左思:真是什么人都想写《三都赋》啊,我倒要看看他能写成什么样,要是写不好,我就用它来封酒坛子。可是等读完左思的《三都赋》后,陆机也从心里叹服。
作者生平: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西晋诗人,左思家世儒学,出生寒微。其父左熹,字彦雍,起于小吏,曾任武帝朝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弋阳太守等。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
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元康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洛阳纸贵
3、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1、洛阳纸贵(拼音:Luòyángzhǐgu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晋书·左思传》。“洛阳纸贵”原义是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补语;多含褒义。
2、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家族世代学习儒学。左思小时候并不出众,曾学习书法、琴艺,都没有学成。而且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也不善言辞,连左思的父亲都说他:“左思根本没法儿和我小时候相比。”左思听到父亲的话非常难过,于是发奋读书,就算有时间也不出去玩,只是在家里专心学习。
3、左思长大后,文才渐渐显现出来。他的文章辞藻华丽,曾用一年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他还想写一篇《三都赋》,正好这时他们全家搬到了都城洛阳,左思就去拜访当时的著作郎张载,向他讨教。他又四处收集资料,精心构思,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三都赋》的创作上。那段时间他家里堆满了资料,走廊里、庭院里,就连厕所里都放着笔和纸,只要他想出来一个好句子,就赶紧记录下来。就这样耗费了十年时间,左思终于写出了著名的《三都赋》。
4、文章写好后,左思将文章送给当时的文学家张华品评。张华越读越喜欢,并拿去给当时的学者皇甫谧看。皇甫谧读后大为赞赏,亲自为文章写了序言。《三都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洛阳,每个人读了都赞不绝口。人们争相传阅抄写,一时间竟让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5、那时还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陆机,据说他本来也想写《三都赋》。听说左思已经在写时,他还曾嘲笑左思:“真是什么人都想写《三都赋》啊,我倒要看看他能写成什么样!要是写不好,我就用它来封酒坛子。”可是等读完左思的《三都赋》后,陆机也从心里叹服,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写都不可能超过左思,就放弃了写《三都赋》的念头。左思也凭借这篇《三都赋》一夜成名,从此再也没人敢看不起他了。
4、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
洛阳纸贵的意思: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故事的内容如下:
中国晋代文学家左思相貌丑陋,从小天赋并不是很高,他学习过书法和鼓琴,都没有学成个样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才发愤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左思20岁那一年,妹妹左芬被选入王宫,他的全家因此迁往国都洛阳。这使得左思有更多机会接触上流社会的文人学者,创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并最终写出了传世名篇《三都赋》。
赋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讲究对仗和运用典故,行文力求辞藻华美。“三都”指晋之前的三个诸侯国蜀、吴、魏的国都。《三都赋》包含《蜀都赋》、《吴都赋》和《魏都赋》,每篇赋中都借假想人物之口,描绘和评论当地的形势、物产和制度。但整个作品的成就还不单单在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
左思为了创作这篇作品,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证典籍,并实地调查,力求所引用和描述的事物真实。等材料准备好之后,左思在自己家里、院子里,甚至厕所里,到处布满了纸和笔,以便于自己有了灵感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记下来。就这样殚精竭虑,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
《三都赋》问世后,当时的文学家皇甫谧作序,张载作注,先是在文学圈内传播,后来贵族富豪们附庸风雅,也纷纷加入了传抄的行列,结果洛阳街头的纸店供货吃紧,纸张的价格也随着不断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造句
1、引起洛阳纸贵的作品,却未必都是上乘之作。
2、该文很快传入国内,一时间洛阳纸贵,版本众多。
3、这些作品也许都曾洛阳纸贵过,但平心而论并非最好。
4、这部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
5、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6、这本书走红,一时间洛阳纸贵。
7、原材料会再次洛阳纸贵吗?
8、王教授的作品出版后,风行一时,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