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怎么练,怎么学习厨师?
1、怎么学习厨师?
1、到专业的厨师学校学烹饪技术;2、到酒店里“拜师学艺”,跟着酒店师傅学习烹饪技术;3、跟着菜谱、美食视频自学。下面通过对比的方式为你介绍三种学厨师的途径,相信对你会有帮助。
首先,说一下自学烹饪这条途径。如果是单纯的在家尝试做饭,没事练练手,不用管味道做的好不好吃,通过菜谱、美食视频学厨师还是可以的。
其次,说下学厨师去酒店拜师学艺这条途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可以说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作为一个打工者,首要任务是工作,不是学习。想学技能全凭师傅的时间、心情、工作的实际需求等多方面达到统一时,才会学到少许的技能。另外,酒店师父不是专业的老师,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如果你想学好烹饪技能的话,这条途径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接着,一起来了解下学厨师到专业的厨师学校这条途径。从现在的厨师培训市场来看,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学习的烹饪学校,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擦亮双眼,实地考察,多方对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烹饪学校。
2、烹饪大师是如何练成的?
如果想练成烹饪大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刻苦钻研,研究中国八大菜系,领悟出自己的做菜风格,把握菜品的味道。
2、名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韧性和毅力,坚持做好每一道菜。
3、到国内知名管理名校、研究院进修学习,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不断跟着时代的步伐而前进,而不是故步自封。
4、参加各种大型厨艺烹饪比赛,让专业人士来评判,虚心并有所保留地接受他人意见。
我国的烹饪大师
1、王小余
王小余,清乾隆时是袁枚家的掌勺大厨师,是一位烹饪专家,身怀技艺,有高明丰富的理论经验。他对于烹饪技艺颇有研究,曾发表过一系列高见,这些技术上的真知灼见,对袁枚影响很大,《随园食单》有很多篇幅得力于王小余的见解。
2、梵正
梵正,为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3、如何快速提升烹饪技术?
1、炖汤技巧
很多人都喜欢在饭前或是饭后喝一碗汤,但是由于自己厨艺不精,做出来的汤都比较难喝,导致这个好习惯被暂时搁置。
但其实汤想要炖得好喝,是十分简单的,一般炖汤都会用肉或是骨头,因此炖汤第一步就是要给食材去腥。
想要给它们去腥,可以提前将它们浸泡在清水中,泡出内里的血水,就可以很好地去除掉肉和骨头的腥味了。
另外就是可以焯水,焯水之后,骨头或是肉里的血水会进一步析出,可以更彻底地去腥。
但焯水之后,肉和骨头的香味会少一半,并且吃起来会更有嚼劲,因此可以看情况来决定是否要焯水。
另外想要让汤好喝,那么最好不要放太多味道特别浓厚的调味品,比如花椒、八角、香叶等。否则很容易掩盖汤的鲜味。
2、炒肉不粘锅技巧
很多人最常做的菜,就是将肉和其他蔬菜一起做成的炒菜,但我们在炒肉时,经常遇到肉太老或是粘锅导致有焦味的情况,那么怎么做才能防止肉粘锅呢?
首先要把锅清洗干净,随后锅热之后,再倒入比较多的食用油,转动一下锅,让食用油润滑锅底,然后再把肉放入锅中翻炒。
这种时候锅内的温度比较高,肉可以快速变熟,可以避免肉炒太长时间变柴,另外经过润滑之后,再把肉放入锅内就不会粘锅了。
3、保持蔬菜翠绿
在炒青菜时,经常会出现青菜炒完出锅之后,变得特别黑,看起来没有食欲的情况。
但只要在炒菜之前,先把青菜放入锅中焯水,就可以有效避免青菜氧化,保持它鲜亮的颜色,另外可以缩短烹饪时间,让青菜吃起来更加清脆。
4、怎么做出红亮的色泽
像做红烧类的菜肴时,怎么才能让菜肴色泽红亮呢?一般来说,做红烧类的菜肴,都要给食材上色。
而上色不能用生抽或是老抽,生抽上色颜色不够红亮,老抽则会使得菜肴做出来特别黑,并且酱油味很浓厚。
因此只能用白糖或是冰糖炒出糖色,给食材上色。
炒糖色也是比较简单的,保证锅内没有水之后,开小火,随后加入适量的油,冷油把糖放入锅中,不断翻炒。
等糖慢慢融化,并且出现大气泡时,加入少许开水,等水再次沸腾,并且变得比较黏稠的时候,糖色就炒好了。
加入开水,可以避免糖色炒太过,出现焦味、苦味,让我们更好把握火候。
4、怎么才能快速学会烹饪?
作为一个超级喜欢做饭的大学生,我来告诉你我是怎么学会烹饪的。
Part 1 观摩爸爸妈妈是如何炒菜的
我一开始对烹饪感兴趣就源于父母,他们做饭时我就会偷偷在旁边看,当时年纪小,我妈就嫌弃我在厨房碍手碍脚,经常把我赶出去,后来看得多了,就知道整个做菜的流程了,但那时候没有机会尝试自己去做,心里也有一些不敢,怕搞砸了被妈妈凶。
从择菜、洗菜、切菜到起锅烧油、炒菜这一整个过程我们都可以从观察父母做菜时记住,这样在你真正动手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Part 2 大胆进行尝试,不要害怕被烫
虽然像煮面条、煎鸡蛋这样的事情我上小学时就会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炒一盘菜是在我初中的时候,那是一盘酸辣土豆丝,说实话一言难尽,不酸不辣没有味道,还很软踏踏。
炒的过程中我还很害怕有崩到我身上,但就是这样我才能知道下一次炒土豆丝我应该放多少调料,炒多久才能让它变得美味。
很少有人第一次烹饪就能非常成功,但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勇敢地去尝试,克服对热油迸溅的恐惧,只要你再多烹饪几次,慢慢就能熟能生巧,放多少盐、什么时候能熟都会了然于胸。
Part 3 积极向父母请教烹饪技巧
我学习做饭炒菜时都会向妈妈很多问题,比如炒哪个菜放什么调料会更好吃,怎么判断熟没熟、滚刀块和菱形片怎么切等等,从中我能学会很多烹饪技巧,烹饪上的技术也越来越好。
我们的爸爸妈妈都有着很多年的烹饪经验,向他们请教烹饪技巧就会事半功倍,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我们在烹饪的道路上快速成长。
Part 4 跟着网络上的食谱烹饪
没有父母在身边知道时,我就喜欢在网上找食谱,这些食谱里食材、调味料、过程以及用料质量、时间写的都非常详细,极大地丰富了属于我自己的食谱,像香哈食谱、美食天下、下厨房等都是我喜欢用的。
如果你有了一定的烹饪基础,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那你就可以在美食网站里提升自己的烹饪技术、丰富大脑中的美食食谱,有时候你遇到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做的食材,也可以在美食网站中寻找做法,非常好用。
学习烹饪期间我们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关于放盐
我觉着一开始学习烹饪,大家可能会怕自己盐放多或放少,导致菜很咸或者没有味,我的做法就是少量多次的放盐,一般都等到菜熟了,然后放一点盐尝一下,知道味道合适为止,当你熟练了,就能从菜量上判断放多少盐。
2、关于自我保护
烹饪虽然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也会经常遭遇热油迸溅之类的事情,所以大家在炒菜时还是将围裙和套袖穿上,保护好自己,还能防止油迸溅到衣服上。
除此以外,大家在切菜、切肉时也要全神贯注,尤其是软软滑滑的肉类切的时候更应该小心,一手按住食材,另一只手拿紧刀在开始切。
3、关于炒菜到底放不放水
有人觉着炒菜放水就不好吃了,其实对于那些不容易熟或含水量低的食材我们应该在烹饪的过程中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糊锅,而有的食材容易熟或含水量大,就不用我们再加额外的水了。
当然,有一些炖菜是必须要放水的,至少要没过食材才可以,像炖排骨、炖鸡、炖肉类我们就要多放些水,能保证这些食材炖到软烂。
总之,想要快速学会烹饪,就要多看、多问、多做,不要害怕、也不要气馁,相信你一定做出一桌满汉全席。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