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 A.弱,易分离 B.强,易分离 C.弱,
1、煤气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 A.弱,易分离 B.强,易分离 C.弱,
煤气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A.弱,易分离 B.强,易分离 C.弱,不易分离 D.强,不易分离
2、煤气中毒是因为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中的 \u3000\u3000\u3000\u3000 结合,导致运氧障碍。
血红蛋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煤气中毒的原理.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
故答案为:血红蛋白
3、请解释煤气中毒的分子机理并设计救治药物。
【答案】: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CO在C一侧有一对孤对电子,并带有δ-电荷,很容易和软酸和交界酸离子配位。血红蛋白的活性中心是Fe(Ⅱ),CO与Fe(Ⅱ)的结合比O2强。当CO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限制了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因此,CO中毒主要是导致人体缺氧,从而不能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等生物能量供体分子。
救治CO中毒的方法包括:①吸入高压氧,通过增加O2的浓度,竞争置换CO分子;②注射可与CO结合的分子如细胞色素c,吸收CO,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③补充生物能量分子,如磷酸肌酸、ATP等,缓解ATP合成能力下降带来的损害。
4、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指出:一氧化碳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Hb)可逆性结合引起缺氧所致。一般认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30~270倍,能把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HbO2)中的氧排挤出来,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又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故碳氧血红蛋白较之氧合血红蛋白更为稳定。
而碳氧血红蛋白不仅本身无携带氧的功能,它的存在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离解。研究表明,随着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逐渐增加,氧合血红蛋白中氧的解离和组织内二氧化碳的输出受到阻碍,最终导致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产生中毒症状。
泵吸式一氧化碳多功能检测仪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