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指标,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1、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分别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全硫、发热量、胶质层最大厚度、粘结指数、煤灰熔融性温度、哈氏可磨指数、吉氏流动度、坩埚膨胀序数。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在水分,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遍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内在灰分是煤本身所含的无机物。
2、煤炭化验指标有哪些?
煤炭指标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全硫St、发热量、胶质层最大厚度等。水分: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不是煤里的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分较低,发热量就低。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
一、煤炭指标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全硫St、发热量、胶质层最大厚度等。
1、水分: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2、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不是煤里的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分较低,发热量就低。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3、挥发分:指煤里的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分产率。
4、固定碳: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分计算出来的。
5、全硫St:是煤里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
6、发热量: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7、胶质层最大厚度: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下层面差的最大值。
二、煤炭化验这些常规指标所需的基本仪器有:量热仪、测硫仪、马弗炉(高温炉)、微电脑程控仪或时温控制器、干燥箱(烘箱)、粘结指数测定仪、胶质层测定仪、灰熔点测定仪等,另外还需要辅助设备:破碎机、制样粉碎机、电子天平、振筛机、二分器等。
3、煤炭质量的指标(详细)有哪些?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
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 A V 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4、煤炭化验指标有哪些?
煤炭化验主要有十一个指标: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
四、固定碳含量(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Y )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七、粘结指数(G )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八、煤灰熔融性温度(灰熔点)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 )、软化温度( ST )、流动温度(FT ) ,常用软化温度(ST )来表示。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作为燃料和气化原料时的性能。
九、哈氏可磨指数(HGI )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越大,煤越容易磨碎成粉。在发电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十、吉氏流动度(ddpm)
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吉氏流动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热形成的胶质体中转动的最大转速表示的流动度指标,用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来表示。
十一、增锅膨胀序数(CSN )
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祸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增祸膨胀序数的大小取决于煤灰熔融性、胶质体生成期间析气情况和胶质体的不透气性。
来源:百度百科-煤炭化验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