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2024-05-01 05:07分类: 教育知识 阅读: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出自宋·司马光的《孙权劝学》。

原句的意思是:“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的意思

【释义】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出处】宋·司马光《孙权劝学》

原文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赏析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3、吴下阿蒙的故事原文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如今要当权执政管理事务,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人,兄长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便告别而去。

词语翻译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帝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2、涉猎:粗略的阅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4、乃:于是,就。

15、及:到了…的时候。 16、过:到。 17、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8、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9、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见事:认清事物。

24、但:只,仅。 25、孰若:谁像。孰:谁,若:像。 26、就:从事。

27、遂:于是,就。

28、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9、何:为什么。

30、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31、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2、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 33、始:开始。 34、与:和。

35、论议:谈论,商议。 36、大:非常,十分。 37、惊:惊奇。

38、今:现在。 39、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40、复:再。 41、即:就。 42、拜:拜见。 43、待:等待。

44、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

45、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6、更:重新。

47、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8、邪(yé):通“耶”,语气词。

49、乎:啊。表感叹语气。 50、当涂:当权,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51、当:掌管。 5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4、《孙权与吕蒙》翻译和原文

一、原文

初⑴,权⑵谓吕蒙⑶曰:"卿⑷今当涂⑸掌事⑹,不可不学!"蒙辞⑺以军中多务⑻。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⑼为博士⑽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⑾?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⑿。"蒙乃始就学。及⒀鲁肃过⒁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⑴初:当初

⑵权: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⑶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

⑷卿:古代君对臣、尊长对晚辈的爱称

⑸当涂:同“当途”,当道,当权,指掌权

⑹掌事 :管事

⑺辞:推辞

⑻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⑼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⑽博士:官职名称

⑾孰若孤 :谁比得上我

⑿益:好处

⒀及:等到

⒁过:经过

二、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去当博士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文学常识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文学家。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人)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

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之士,分别了三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先生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下一篇:去()取(),去什么取什么 成语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