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意思,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意思?
1、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意思?
意思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出自北宋苏轼《观潮》,原文为: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
2、庐山烟雨全诗
庐山烟雨全诗如下:
观潮
作者:苏轼[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注释
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典故
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感叹:"不过如此!"
赏析
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
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3、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什么意思?
观潮
苏轼(宋朝)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翻译:
庐山的烟雨蒙蒙和钱塘江的潮水澎湃值得观赏,
不亲自去看看终身遗憾啊!
我终于有机会游玩了庐山,又来浙江观潮,
发现当初念想只是一时冲动,没什么大惊喜。
庐山烟雨和浙江潮水不过如此。
4、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什么意思?
这是东坡居士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
我反复读了这首诗,我的理解是“原来如此”。庐山烟雨,钱江大潮,漂亮壮观,令人神往。如果没有亲临其境,绝对领略不到庐山烟雨的神秘莫测和钱江大朝的撼人心弦。欲知庐山真面目,必需亲临此山中。只有勇于探索,身体力行,苦学钻研,才能明白事理的真相,才能领略人世间的真缔。通过亲自实践、观察、探索,由表及里,思想得到升华以后,再看“庐山烟雨浙江潮”,啊!“原来如此”!
苏东坡多次在庐山留下过足迹,他的诗词浪漫地描绘了庐山,倾诉了他对庐山的情感。在他的风烛之年,仍对庐山烟雨和钱江大潮怀念于心。也只有游历了中华大地的名山胜水,领略了山水精华,才能写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我不懂佛法,也不解禅理,但长期留连于庐山的山野之中。这首诗给我的感悟是,亲自用双腿丈量过庐山的山山水水,亲眼目睹庐山的风起云涌,才能真正领会山水的内涵,才能洞察风云的变幻。继而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才能使躁动的心归于平静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的名词解释
- 偏僻的近义词,“偏僻”的近义词是什么?
- 人才培养 英语,培养人才英语怎么讲
-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答案,求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学生用书课后习题答案 网盘
- 全球禁播dj,为什么罗比·威廉姆斯的歌曲rock dj会被列为全球禁播歌曲有歌词翻译吗?
- 人单合一,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提出的人单合一的模式是以什么为中心?
- 七情具,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解释
- 买椟还珠文言文,买椟还珠原文及翻译?
- 全国高血压日,全国高血压日是几月几日,是哪一天
- 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学校,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干嘛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