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强度极限,拉伸试验中的强度极限怎么计算

2024-06-17 13:03分类: 教育知识 阅读:

1、拉伸试验中的强度极限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为:σ=Fb/So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²。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

向左转|向右转

(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

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

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N/

强度极限,拉伸试验中的强度极限怎么计算

2、疲劳极限同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如何区别?就是您给说说这疲劳极限是怎么来的?

1、定义不同

疲劳极限是指经过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值。屈服极限是也称流动极限,是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强度极限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出现的最大应力,也可称为破坏强度或破坏应力。

2、特点不同

疲劳极限是材料学里的一个极重要的物理量,表现一种材料对周期应力的承受能力。屈服极限是材料屈服极限是使试样产生给定的永久变形时所需要的应力。强度极限受的外力是拉力时称抗拉强度极限;受压时称抗压强度极限;受弯时称抗弯强度极限:受剪时称抗剪强度极限。

3、影响极限的因素不同

构件的疲劳极限与构件状态和工作条件有关。构件状态包括应力集中、尺寸、表面加工质量和表面强化处理等因素。有些材料的强度极限屈服点并不明显。工程上常规定当残余变形达到0.2%时的应力值,作为“条件屈服极限”。

疲劳极限是材料学里的一个极重要的物理量,表现一种材料对周期应力的承受能力。疲劳极限是指经过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值,又称为持久极限。许多塑料事实上并不存在疲劳极限,为此,特用循环次数达到10的10次方而试样尚有50%不破坏情况下的应力表示疲劳极限。

来源:百度百科-疲劳极限

来源:百度百科-屈服极限

来源:百度百科-强度极限

强度极限,拉伸试验中的强度极限怎么计算

3、什么是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比例极限

比例极限proportional limit 符号:σP(下标) 拉伸曲线中OE段,材料在不偏离应力与应变正比关系(虎克定律)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钢材在弹性阶段分成线弹性和非线弹性两个部分,线弹性阶段钢材的应力与变形完全为直线关系,其应力最高点为比例极限

屈服极限

yield limit;yield point 也称流动极限。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叫“屈服”。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屈服点,或屈服极限,用σs表示。有些材料的屈服点并不明显。工程上常规定当残余变形达到0.2%时的应力值,作为“条件屈服极限”,以σ0.2表示。

强度极限

符号:σb(下标);单位:MPa(或N/mm2) 出现于拉伸曲线SB阶段,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形变.是保持构件机械强度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强度极限;ultimate strength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出现的最大应力,也可称为破坏强度或破坏应力。一般用标称应力来表示。根据应力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拉伸强度(σt)、压缩强度(σc)、剪切强度(σs)等。

4、强度极限、疲劳极限、持久强度有什么区别?

强度极限是指一次性承受的最大量;疲劳极限是累计达到使用寿命;持久强度是连续承载最长时间。比如弹簧:如果超过100公斤,就产生塑性变形,那么100公斤就是强度极限;如果压缩1万次,就产生塑性变形,那1万次就是疲劳极限;如果压缩一个星期,产生塑性变形,那一个星期就是持久强度。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强度刚度,刚度和强度

下一篇:强度理论,简述四大强度理论并说明其分类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