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是什么
1、强度相对指标是什么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的结果,可以表明事物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等。其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
例如,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棉花产量、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都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以复名数表示的,有些强度相对指标是采用无名数。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其特点:大多数情况下,都为复名数的形式,其单位由分子、分母指标原有的单位组成。
平均指标意义和作用:
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有重要作用,得到广泛应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不同时间之间的发展趋势。
2、强度相对指标是什么
强度相对数也称强度相对指标或强度指标,是指同一时期内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它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且不同类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多为有名数,但当分子、分母为同一计量单位时,也可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如商品流通费用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强度相对数(率)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说明某现象出现的强度或频度(即频繁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数=某现象的发生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100℅(或1000‰)(3.1)。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主要区别是:
1、其他各种相对指标属于同类现象或同一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2、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其他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
3、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他相对指标不存在。
3、强度相对指标是什么?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多为有名数,但当分子、分母为同一计量单位时,也可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如商品流通费用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例如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则人均占地面积=土地面积总量/人口总量=960/129533=0.007411(平方公里/人),又如以铁路(公路)长度与土地面积对比,可以得出铁路(公路)密度。这些强度相对指标都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密集程度或普遍程度。
强度相对指标的运用
利用强度相对数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弱程度时,广泛采用人均产量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例如,按全国人口数计算的人均钢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等,这种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越大,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
由于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分子与分母原有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表示的,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人均钢产量用吨/人等等。但有少数的强度相对指标因其分子与分母的计量单位相同,可以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其指标数值。
4、什么是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它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的结果,可以表明事物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等。其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
例如,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棉花产量、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都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以复名数表示的,有些强度相对指标是采用无名数。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其特点:大多数情况下,都为复名数的形式,其单位由分子、分母指标原有的单位组成。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