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_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图

2024-06-25 12:09分类: 留学流程 阅读:

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_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图

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1.在英留学生如果生病该怎么看病
2.留学生在国外该如何看病
3.去日本看病就医流程?
4.德国留学生看病指南
5.留学生在瑞典就医须知事项
6.澳大利亚就医指南(一)

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_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图

在英留学生如果生病该怎么看病

英国作为一个福利国家,实行的是全民公费医疗政策,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叫做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

由英国政府所设立且资助的国民健保制度,包括两个层级的医疗体系,即是以社区为主的第一线医疗网(Community-based primary

health care),通常为于社区驻诊提供医疗保健的一般家庭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

GP)及护士,第二层则为NHS的医院服务(Hospital-based specialist

services),由各科的专科医师负责并接手由GP所转介(refer)的病人,或处理一些重大的意外事故及急诊者。

由于中国不是英国所谓「医疗互惠国」(with reciprocal health

agreements),因此受到一项限制即是:对于来自非英国所谓的「医疗互惠国」的人民,NHS医疗服务适用对象只限在英修习课程六个月以上的学生及其眷属;至于居住不满六个月者,则须自费就医或购买医疗保险,但在紧急情况下须看急诊时,则为免费。

如何取得家庭医师的名单?

假如学校已设有健康医疗服务中心,可直接在学校注册,但若因住宿地方较远,或学校无保健中心,则可在居家附近诊所注册。

从何处获得诊所名单及地址?

下列处所可以一试:宿舍管理员、当地保健局(local Family Practitioner Committee)、当地社区保健委员会(local

Community Health Council)、市民谘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药房(如Boots)、邮局及公立图书馆等,而这些单位的电话可于电话簿找到,或到您住处归属的市政局(City Council)查询。

如何选择注册诊所?

可以向邻居、友人探询,若不成,可就近找一处诊所先注册,因为您可以在无任何特殊理由下要求更换医师。

若选定适当的诊所(surgery),宜及早前往注册。应携带的文件包括您的护照和入学许可,以证明您的身份,诊所的接待员(receptionist)会请您填写相关表格。接着会安排由护士来替您做健康检查,基于防治的观念,有时护士会建议相关疫苗的注射等,如果同意,就会替您填写另一张表格,届时可持此表至排定的医院注射;在完成这些手续后,会在两周内收到NHS医疗卡(NHS

medical card),卡上会有您的医疗号码、当地家庭医疗服务局(local Family Health Services Authority,

FHSA)的名称与地址,卡的背后有一些重要的资讯可供参考,例如一旦无法找到医师可注册时,您的FHSA将有义务提供协助。

要注意的是,随着战后殖民地的纷纷独立导致岁入减少,加上英国本身国力的衰退,免费的公医制度所提供的医疗水准也大不如前,加上大牌医生纷纷

出走,专心于接受私费病人,使得英国的公医体系特别是基层医疗体系呈现出严重的医事人员短缺,主要的原因也在于NHS付给医生、护士的薪水偏低。

为弥补医事人员的空洞,英国便大量地从前殖民地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国家如奈及利亚、辛巴威等第三世界国家引进从昔日英国人设立的医学院毕业的医师前来英国执业。这批医师良莠不齐,总的来讲,要比正牌英国医生水准差了很多,甚至远不及国内的医师水准,故国内同学到英国来求学,虽然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但需有心理准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您的家庭医师的水准可能不及国内的普通医科专科医师。加上语言的隔阂,急病或重病被GP延误的情形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因此笔者建议,有需要时不妨听听second

opinion,问问在英国进修的中国医师朋友,甚至打电话回国内问问医师都是值得的。

急诊情况:遇有重大伤害或立即威胁生命的状况时,请速拨999叫救护车(Ambulance

Please)并报上姓名、电话及住址;若当事人仍可自行前往医院的急诊处(Casualty Department或叫Accid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简称A&E Department),即可至急诊服务处(Casualty

Reception)挂号,而急诊先后处理顺序是依病情严重性分类,但由于服务需求量大,不少人有候诊数小时的经验。

按照NHS的规定英国医院的的急诊处不得拒收病人,而且完全免费,连药费都不必付。其实可以善加利用。建议同学一旦住处决定后,最好能知道住处附近至少一家有急诊处的医院及其交通路线。若是在大城市如伦敦或爱丁堡,有一家以上的医院可供选择时,最好选择前往大学附设医院急诊处就诊,而不要去地区医院(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简称DGH) 。一般而言大学医院设备较好,医师也较高明。

虽然在英国就医可以有NHS的保障,但与国人的就医习惯与方式,仍难免有所不同,因此一旦遇有困难时,不妨多请教朋友、同学或老师;然而「预防重于治疗」,别忽略身心的保健,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适当的情绪与压力舒解的方式,均对身体及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留学生在国外该如何看病

 现如今随着留学生的不断增加,留学生在国外该如何看病也成了很重要的问题。据悉,在日本就有校内医疗中心、医院和家庭医生等就医途径;韩国则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医院针对大病或者急病,而一般病情则需要选择社区中的私人诊所或学校医院。接下来我详细的介绍相关的内容,同学们一起来看看。

 国外的医疗体系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学子需要提前了解,才能有备无患。 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各不相同 ,乍一眼看上去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在美国就有校内医疗中心、医院和家庭医生等就医途径;英国则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医院针对大病或者急病,而一般病情则需要选择社区中的私人诊所或学校医院。

  发达国家的福利体系非常完善,甚至有些国家看病不需要花钱。 但是很多优惠政策只针对本国公民,留学生则需要缴费或购买保险才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比如,英国本地居民的医疗全部免费,但是留学生则必须要在办理签证的同时缴纳150英镑的费用,才可以顺利拿到签证并享受后续的医疗服务。

 据在美国纽约大学就读的张文(化名)介绍, 美国的留学生必须要购买医疗保险 ,可以选择由学校或者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保险项目。一般来说,学校提供的保险价格较贵,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不等,而第三方机构的保险则可以低至几百美元。由于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同,留学生可以在仔细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提前了解各国的医疗政策 ,看似繁琐,但对于学子来说,却是今后留学生活的重要保障。此前曾经有网友因为没有购买保险,在美国拿到了170万美元的天价医疗账单。其实,只要多加留意,获取相关信息并不困难。“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注册的时候都会向学生介绍这些信息。”在英国留学的李晨(化名)介绍说,“大多数赴英学子会在留学伊始即到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注册,之后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了。”

  熟悉就诊流程 ,很多留学生提及,需要提前熟知各类复杂的就诊流程。在国外就医,预约排队的现象很常见,比如在日本就医就需要提前预约。如果不是什么大病急症,相比去医院看病,自己买些非处方药服用可能更方便一些。

 留学海外,不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家中父母,都希望学子留学期间身体健康,少灾少病。不少家长为防万一,早早就为孩子准备好了各类常用药。由于气候环境和饮食与国内不同,学子难免会有些不适反应,所以更应该多加注意,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让疾病远离自己。

 国外的饮食以冷食或快餐为主,留学生坦言,吃这样的食物非常容易引起胃痛,高热量的食物也容易让人发胖。因此,很多学子选择自己做饭,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吃得既美味又健康。学习压力往往令学生难以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熬夜复习、写论文都是常事,时间长了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更容易生病。国外的人比较重视运动,往往从小就养成了锻炼的习惯,所以大学里配备有完善的健身设施。在这样的氛围中,许多中国学生也养成了运动健身的习惯, 积极主动地去锻炼 。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状态,是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去日本看病就医流程?

看病之前需要一个检查的流程,这个检查是相当重要的,其检查数据和结果将会作为后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日本,这个检查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过程:日本体检预约、日本当地体检过程、日本体检结束后的报告和意见反馈。

首先要明白的是,日本有专业的分级就医和转诊体系,而在日本进行高级体检的消费者,如果检查结果发现重大疾病,需要进一步复查或治疗,可以直接转诊至体检医院本部,相对方便快捷。

其次是,服务团队可根据用户就医需求,建议选择合适的日本医院,为用户提供咨询、资料准备、预约、陪同翻译,市内接送等相关赴日本看病服务。

详细的看病流程步骤

前期咨询(跟有关服务机构详细沟通)

初步方案确定 (在服务机构人员的协助下确定检查治疗方案)

服务文件账单(核对费用信息)

病史翻译审核(对家族疾病史、过往病史进行确认和审核)?

预约日本医院 (服务机构帮忙与医院进行联系,确定检查时间)

赴日就医陪诊 (有需要的话,服务机构会协助进行后续治疗的治疗)

后续管理(有任何问题可以资讯服务机构)

德国留学生看病指南

 出门在外,谁都难免会有一些头疼脑热,也免不了去医院看医生。德国的医疗费用贵得吓人,对于一般人来说难以承受。好在到德国留学的留学生都是有医疗保险的。下面是提供的德国留学生看病指南,以供参考。

  急救:

 德国的24/7急救服务体系是高效率并且全天候运转的,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

 ※112、110:急救服务电话可以在任何电话亭免费拨打。医生轮流值班接电话,医院设有急救部门。各大报纸都可以查询哪个医生在哪天值班。不过,这两个号码只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使用。

 ※药店:它们也提供24/7的紧急服务。报纸或药房的门上都提供药房营业信息。

  选择医院和诊所:

 德国的医院很多,分私立医院、州立医院、市立医院、教会医院和大学医院等。在德国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生和医院。但是每个保险公司都有自己指定的医生和诊所,投保人在指定的医生和诊所看病,医疗费用才能报销。否则,就只有自掏腰包了。所以,投保后一定要向保险公司要指定医生和诊所的名录。

  私人医生的确定:

 投保后,就要确定自己的Hausarzt,即私人医生,这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都是就近选择。当选择好一个医生后,带上保险卡,也不用预约直接到医生所在的诊所填张表就算OK了。

  一般的就诊过程:

 病人有病一般是先去诊所而不是直接去医院。如果是一些日常病如感冒、胃不舒服之类的,私人医生就可以看了,否则再根据需要由这些医生介绍转到医院的专科医生那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不过患者也可以直接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求诊。

  Tips:

 ※德国的医生比较耐心,除了问病人身体哪里不舒服外,还有可能问及病史,药物过敏史等等。所以,带上一本字典把要用的专业单词查清楚,以便更好地和医生进行交流。要是能找一个德文不错的朋友同去就最好不过了。

 ※随身携带保险卡。参加法定保险的学生都有一张健康保险卡,它是享受健康保险的凭证。每次去看医生,必须出示保险卡,医生才能凭卡和保险公司进行结算。

 ※参加法定保险的病人的医疗费用,在册医生会直接向患者的医保基金结算。而参加私人保险的病人的医疗费要先由病人自己支付,然后再由保险公司报销。

 ※到诊所看病要交纳10元的门诊费或者叫挂号费,有时也叫咨询费。这个费用1个季度内有效,无论看多少次医生。所以在每个季度开头去看病比较合算。

 ※到药房取药要交最少5元最多10元的药费,无论实际药费是多少。

 ※如果看过一次牙后,就要每半年去医生那里复诊一次,否则的话,再有牙病去看医生,就很可能被拒绝。

留学生在瑞典就医须知事项

#出国留学# 导语瑞典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以及极力追求平等,设立许多社会福利制度,且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下面是 分享的留学生在瑞典就医须知事项。欢迎阅读参考!

留学生在瑞典就医须知事项

一、日常咨询

 大家生了病之后,如果感觉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可以先去在线咨询,这样可以不用去医院,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建议,还可以选择英语或者瑞典语,或者直接打电话。

 要先将自己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一般就可以获取比较可靠的建议,为大家直接说明治疗的方法和用药的建议,也可以提高大家看病的效率,不会耽误大家治疗的时间。

 二、医疗费用

 大家一般看病,是需要先自己缴费的,挂号一般需要100-350元,有些地区会比较贵啊,但是超过1000元后续就可以免费就诊,而看病要花的钱,则需要大家先自行进行垫付,后续再申请报销。

 报销的费用,是需要大家自己提出申请的,因为要确保大家是真的花了钱,并且符合报销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家保存好自己缴费的文件证明,才能够顺利报销。

 三、机构类型

 选择比较多的,还是社区的健康中心,即我们熟悉的门诊诊所,营业的时间是8:00-17:00,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至少提前一天进行预约的,这样才好安排大家就诊的时间,提高看病效率。

 或者可以直接去专科的或者综合性医院,前者会比较有针对性,后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工作的时间一般是24小时轮班,大家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够接收到医疗诊治。

 四、注意事项

 大家去医院看病,不强制要求排队挂号,但是一定要提前打电话或者在线上预约,这样才会受理你的就医申请,不然很有可能会拒绝,因为医生的时间安排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大家的需求轻易更改。

 而大家看病,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大型的医院,一般情况下,如果不会很严重的话,直接去门诊或者诊所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可以省钱一些,毕竟去医院可能要叫救护车,费用贵而且不能报销。

扩展阅读:瑞典留学申请流程

一、准备材料

 需要先从最基础的材料整理开始准备,在确认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开始按照要求提升能力,这样才可以顺利的获取自己要出示的材料,确保自己有比较不错的能力,增加成功率。

 其中需要花时间的,主要是语言的提升和文书的撰写,前者需要大家花大量时间在培训上,后者则需要大家联系推荐人获取资格,并且自己整理好简历和陈述,怎加自己的优势。

 二、提交申请

 学校的申请渠道,会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开放,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不过热门的学校和专业报名预选的人数满了之后,会提前关闭通道,所以大家可以早一点将自己的申请进行提交。

 要先在线上提交申请表,找到学校的官方网站,确认通道开放后进行申请表的填写,然后直接提交,同步缴纳申请费;然后按要求整理好了材料之后,才可以获取资格。

 三、确认录取

 申请提交了之后,大概会需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审核,结果也会陆续的发放,一般会先发邮件通知学生最后的结果,如果满意那么直接确认即可,之后才会发放正式的纸质录取通知。

 当然如果大家同步申请了好几所学校,则可以考虑拿到所有的结果后再确认,预留给学生的选择时间是比较长的,确认之后还要及时的缴纳学费或者部分的留位费,根据学校的要求来。

 四、行前准备

 出发之前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办签证,留学生需要办理专属的类型,只要提交自己的身份证明材料的保证金的证明,基本上就能够100%的拿到入境的许可,首次办理有效期都是一年。

 此外就是出行机票的时间和航班的购买和确认,以及行李的整理,需要是实用而且不会累赘的东西,保证自己的日常很快都会使用大,减轻自己的负重。

澳大利亚就医指南(一)

澳大利亚的医疗系统和中国的完全不一样,很多留学生,新移民到了这里以后一脸懵逼,有点病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在登录澳洲后的三个月就进入一个诊所工作,前后在肠胃科,皮肤科,肿瘤科,血液科工作过,所以算是很熟悉澳洲的就医流程的。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澳大利亚的医疗体系是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只要是公民或者有绿卡(永居)的人,都可以有澳洲的医保卡——Medicare卡,享受全民医疗保障。本文先讲针对持有Medicare卡的人的看病情况。

在澳洲,一般生病以后,都是先去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就是常听说的GP)那里看病。GP诊所通常有免费的Bulk Bill或者收费的两种。看一次家庭医生,收费的通常是在80-130澳币之间,Medicare卡持有者可以报销37.5澳币,剩余的钱就是Gap(自己掏腰包的部分)。GP诊所又可以分为预约制或者随诊(Walk in)两种。有一个好的GP很重要,那么怎么看这个GP好不好呢?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收费情况:如果是Bulk Bill的免费的诊所,通常排队等待时间长,即使是有电话预约的前提下;而收费制的一般能够按照预约时间就诊,即使等待,也不会太久。免费是个双刃剑,很多时候如果你只是小毛小病的,咱们身体是有自愈能力的,但是如果是免费,你就会想去医生那里看看,这种情况或多或少有点占用了国家的免费医疗资源。因为虽然病人不用付费,但是诊所是会向政府去报销37.5澳币的诊费的。积极一方面,这对于一些慢性病早期的发现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病人去看医生没有经济压力,可以及早去就诊,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二、医生的负责程度:这个在去看病之前,只能是听朋友或者看网上的评价,最后还是要等你自己去看了医生以后,自己感觉。一般来说,GP看病10分钟一个病人,一般一次看病就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有多处毛病需要看,记得在预约的时候提醒前台给你预约一个长就诊。当然,长就诊的收费也会相应高一些。

三、医生和你交流是否顺利:看医生就是做咨询服务,你能否顺畅的和医生沟通很重要。这得经过几次看病经历以后,如果遇到一个你很放心与他述说的医生,一般就会选择长期在这里定下来,作为你的专属家庭医生。

有一个固定的家庭医生很重要,你的病例会长期,连续的保存在一个地方,这样每次去医院住院,或者有意外情况发生,需要调用你的医疗资料背景的时候就很方便。找到一个和自己合拍的家庭医生以后,除非搬家,一般不建议经常换医生。或者有的人会固定去一家诊所,但是不固定看哪一位医生,这也是可以的。

看完GP,如果医生给你开了化验单,或者是查血,或者是照片,那就需要拿着化验单去第三方做检查。有的大型的GP诊所会和查血的,拍片的在同一处,那就不用多跑几个地方了。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做检查。普通的查血一般不用预约,拍片的话,一般X光不用预约,而其它的检查都是需要先预约时间的。这一点对于很多从国内刚到的人来说,是最不习惯的一点。因为在国内如果生病了,去医院看医生,立马就在同一家医院里面查血,拍片,几个小时以后就能看到结果,效率很高。但是在这边不是的,这边一般看完医生,好的话当天能预约上检查,通常都要等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做完检查以后,报告结果是直接发送到医生那里,你需要再预约去看医生取结果。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资深焦虑的人,他们通常一检查完就恨不得马上知道结果。这里呢,找到一个好的GP的重要性再次凸显了,一个好的GP或者他所工作的诊所,会有非常快速的结果反映机制。如果你的检查报告是很紧急,或者是情况不好的结果,他们会立马电话通知你去复诊,或者帮你联系医院去治疗。但是也有的诊所就是慢半拍。

澳大利亚是皮肤癌高发的国家,有的GP那里就可以做常规的皮肤年检。我有一次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病人,她说她的GP诊所就是慢半拍,她有一次她在她皮肤科医生那里做了皮肤的年检,发现了一个黑色素瘤,她的皮肤科专家医生反应很快,当天就给她安排了外科医生,做了手术切除了。但是她的GP诊所大概隔了一周以后才联系她,让她记得去和皮肤科医生联系,因为她的皮肤检查报告显示有癌症。她接到电话以后说,是啊,我知道,我手术都做完了。当然,她是在这里的农村里面。和中国的农村一样,澳洲的农村医疗资源匮乏,所以即使她不太满意她的GP诊所,但是由于是她居住的地方唯一的一家,她不得不还是去那里。

所以,如果你做完检查以后,如果你比较担心,建议你第二天一大早自己主动打电话到GP诊所去,问问看结果回来了没有?通常来说,检查结果都不会在电话里就告诉你的。但是运气好的话,你至少能知道,你是否需要再回去看医生。再次预约好时间看GP以后,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去了以后医生跟你聊聊天,告诉你检查都很正常,以后你在哪些生活习惯上注意调整,等待身体自愈即可。一种是GP给你开一些处方药,你去药房买药吃,之后再看情况是否需要回访。再有一种是,看了好几次GP,也没有解决问题,GP会推荐你去看更细分的专科医生。这就我是常听说的Specialist。

去看专科医生,可以到私立诊所,也可以去公立医院的专科门诊。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GP的转诊信。前者通常比较快,收费高,后者非常慢,但是免费。我所工作的地方是私立的诊所,专科医生的首次就诊费通常都在200-400澳币不等。Medicare可以报销大概120-220,也就是病人自己大概还需要自付50%的诊费。专科医生的首诊时长一般是30-50分钟。一般来说私立的专科医生预约等待在1周以内,但是风湿科,过敏科,皮肤科的等待时间都超级长。就算是私立的,风湿科等待时间也可以长达3个月到半年。公立就更长了。下图是维多利亚州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上的一个总结表。图中可以看到,90%的风湿转诊病人,从GP开出转诊信到第一次见到公立医院风湿科医生的等待时间,从2017年底的1100多天,下降到2018年底的600多天,也就是说,还是平均要等上2年之久。像我在私立肿瘤科,因为病情特殊,一般我们都会把首诊等待时间控制在3天-7天。特别紧急的时候,甚至看完GP的当天就可以看上专科医生。好的私立产科医生的预约时间也是超级长哦,如果你有特别中意的产科医生,基本上都是需要在孕6周刚发现的时候就打电话去预约时间的。

看完专科医生,通常也是会开一些检查单子,查血,拍片,或者一些别的辅助检查。所有的这些检查,和在GP那里拿到的检查单子类似的操作流程,也是需要自己去预约检查时间,做完检查以后再回去找医生看结果的。一般来说,病人是可以自己选择去哪里做检查的,不一定非要去医生给你推荐的地方做检查。因为这些第三方的检查机构,收费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可以Bulk Bill免费,有的收费。一般来说,选择的时候建议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可预约的时间、地点。你的检查是否紧急,他们提供给你的时间、地点是否方便?

二、是否收费。如果是收费,具体收多少,可以报销多少,这些都可以在打电话预约的时候问清楚。

三、最后还是建议和推荐的医生确认一下,你自己选择的这个地方,他是否满意。因为有的检查会比较小众一些,这个医生之所以推荐你去那里,是因为他了解那个地方的资质,足够胜任这次检查。因为最终目的还是想要获得一个准确的诊断,所以这个指标应该是大于前两个因素的。

那如果你去的是公立医院的专科门诊部看病,那么虽然等待漫长,但是一旦轮到你了,就还是很爽了,全程免费,所有的检查也基本都在医院完成,并且免费。当然咯,这些检查也是要再次排队预约时间的。只是说你已经进入到这个流程里面了,等检查会快一些,不会再次等上好几个月。有时候运气好,遇到之前排队看病的人不需要了,取消了,那么你可能提前很多看上医生。我儿子之前预约过Monash公立医院的肺结核疫苗诊所,被告知要等待4个月时间,但是结果没等到1个月就遇到前面有人取消,我们就提前去了。

讲到这里为止都是说的去诊所看医生,那么澳洲的医院是做什么的呢?一个是提供急诊服务,如果你的病紧急的,或者是诊所关门了,那么你都可以直接去医院的急诊室。到了急诊以后,分诊的护士会根据你的病征来分配你的等待时间。不是说你自己大吼疼得不行了,就会让你先看的。如果你是有生命危险的病情,肯定是最先看的。所以要是感冒发烧什么的跑到医院急诊去,可以等上10个小时不夸张。另外就是住院部了,如果再家庭医生或者专科医生那里看完以后需要做手术或者别的治疗,那就需要到医院去。可能是一天的治疗,结束后就回家,也可能是需要过夜的。

医院也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如果是公立医院,持有Medicare卡的话,全程就诊都是免费的,但是如果是私立的话,就要根据你购买的私人医疗保险来看了。很多人会认为,只要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去私立医院就完全不用出钱,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首先要看你本次住院的病因,是否在你购买的保险承保范围内,如果是,还要看是否过了等待期。如果两者都满足,还要看你购买的保险是报销单人病房?如果你买的保险不报销单间,而你又想住单间,或者医院如果只有单间病房的话,那你还需要付一部分病房费。除掉住院费以外,在你住院期间,医生的诊疗费,病理检查或者拍片子检查等一系列费用都是单独收费的。有的保险是全报,但是有的保险只报销部分诊疗费。这个都需要你长个心眼,一是要购买保险的时候看清楚条款,二是要在住院的时候,多问一下收费情况。当然,一般来说,住院的时候,你也比较痛苦,可能顾不上多考虑费用的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购买等级高的保险,这样住院的时候省心。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外国留学生就诊流程”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外国留学生外出报到流程_外国留学生外出报到流程图

下一篇:外国留学生当医生流程时间_外国留学生当医生流程时间多长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