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_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多久

2024-07-20 11:04分类: 留学时间 阅读: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文章目录列表:

1.巴金简介
2.巴金是谁
3.巴金的资料
4.巴金的资料简介
5.《海上日出》是巴金什么时候写的
6.巴金四川哪里人

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_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多久

巴金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还有不少呢,自己看吧,呵呵

巴金是谁

巴金简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巴金的资料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ざ?复?嗄甓琳叩男牧椋?於?怂?谙执?难?飞系闹匾?匚弧K?朴谠阪告付?男鹗龊驼嬷科邮档拿栊粗校?阈鹤约焊星榈募ち鳎?改宥赖剑?杂幸恢执蚨?说囊帐趿α俊?

《灭亡》 相关评论:巴金的处女作。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相关评论:爱情三部曲是巴金最喜欢的作品,每个主角都有朋友的影子。

激流三部曲

《家》

相关评论:《家》也许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有人缘的一本。

《春》

相关评论:《春》给了许多年轻人叛逆的勇气,巴金因此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咨询对象,众多咨询者中,有个女孩叫萧珊。

《秋》

相关评论:激流三部曲中最成功的形象无疑是“多余人”觉新。巴金决定用这个“大哥”做线索来揭示一个大家庭的衰败。

《憩园》

相关评论:同样是写旧家败落的故事,却不再着力于对专制家庭的批判,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是悲天悯人的同情与怅惘。

《寒夜》

相关评论:《寒夜》对人物关系与心理的描画已经到了“无技巧”的境界,这部被称为平民史诗的杰作充分显示出巴金惊人的想象力与洞察力。

《随想录》

相关评论:这套散文集引起很大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作者也因此获得“

巴金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1927年1月

海上生明月 巴金

四周都寂静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条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美丽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

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晚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

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条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

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远行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久地定格在历史记忆里,他的生命激情将不息地涌动在历史档案中。连日来,上海市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追思“人民作家”巴金的人品、文品,特别是他将数千件珍贵的档案资料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的无私之举,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巴金留下的这笔宝贵文化遗产,让它们继

续为巴金一生挚爱的祖国和人民服务。近日,上海市档案馆已在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公布巴金生前捐赠的部分档案。

巴金生前对上海市档案馆建立“巴金档案”的构想一直非常支持。自1991年以来,巴金及其亲属向上海市档案馆捐赠了数千件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上海市档案馆已将其整理成366卷“巴金档案”,形成时间自1926年至1990年,其中有1926年巴金去法国的护照、1954年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书和发言手稿、1959年巴金致前苏联作家波列伏依的信、1985年巴金《随想录》的有关手稿;有巴金与党和国家***的合影、巴金各个时期的工作活动、出国访问和家庭生活照片;有巴金与《寒夜》剧组的谈话录音带;有巴金的各种著作、译作和巴金著作的各种译本;有外国友人致巴金的信函和巴金荣获的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及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证书等。

2000年,上海市档案馆曾举行隆重的巴金先生捐赠档案资料颁证仪式。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的资料简介

巴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 文化 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的长篇小说创作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译著和散文也很多。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巴金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金的资料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念fu)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 留学 ,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曾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作协主席,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4月2日,巴金获得但丁 国际 奖。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但后者至今都未实现。

巴金的成就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巴金的社会评价

 巴金,这么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但丁是这样,杜斯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上海,也仍然在开明书店作过极不相干的外国文底校对职务。在这种境地里的巴金,当然为一般大人物们所不屑道及的。但,这样看来在物质方面的巴金似乎也很苦痛,可是实际上他最苦痛的还是精神上,譬如在《复仇》底序里面他说: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

 又说:

 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这就是他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苦痛的自白。而且由这些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这位作家在精神上是存在怎样的苦痛。

 我们为什么需要巴金 只因是硕果仅存?

 他曾说:?有你在,灯亮着?,这是巴金对冰心的 赠言 ,现在被用来描述我们对巴金的追思。巴金之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们都是激励。

 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萌芽》《寒夜》《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砂丁》?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到: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意,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海上日出》是巴金什么时候写的

1927年。

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踏上法国邮船昂热号,去巴黎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杂记》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

《海上的日出》是作者年轻时的即兴之作,但也可以看出作者观察、描写的能力。

巴金四川哪里人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作品久被翻译成各国文字,1949年之后再无长篇小说面世。妻子萧珊,1944年5月结婚。1983年3月起,巴金连续五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职直到去世为止。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1920年8月,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1年4月,以表字芾甘为笔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3年春天,到上海入读上海南洋中学,1923年夏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附中(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1925年毕业。

1927年,巴金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在1928年10月,以巴金为笔名发表译著《托洛斯基的托尔斯泰论》,为此笔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1934年11月赴日本留学,1935年8月回国。

1936年8月,巴金在上海应约与通信半年的19岁小读者萧珊(原名陈蕴珍)见面认识,两人相差十三岁,开始了八年之恋。1944年5月1日,40岁的巴金和萧珊结婚。从此相濡以沫28年从未吵过一次架。1945年12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出生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巴金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著名文学家巴金是哪里人?

巴金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

“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

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他的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表现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爱情三部曲》表现巴金是感情丰富的人 《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好了,关于“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巴西签证申请留学时间_巴西签证申请留学时间多久

下一篇: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多久_巴金去法国留学时间多久啊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