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李仪祉出国留学时间_李仪祉简历

2024-08-18 11:39分类: 留学时间 阅读: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李仪祉出国留学时间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李仪祉出国留学时间的话题。

文章目录列表:

1.李仪祉: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2.西北大学怎么样啊
3.李仪祉的创建学府
4.王鹤亭的初出校门的优等生
5.李仪祉的治学思想

李仪祉出国留学时间_李仪祉简历

李仪祉: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李仪祉,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的一生之中,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接下来请一同走入李仪祉,了解李仪祉的简历,看看他的生平事迹。  

来源于网络

李仪祉,一个地地道道的大西北人,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人,他一生为国家做出了良多的贡献,被称为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水利建设方面的专家,是业内的精英,是当地人民的英雄,是国家水利事业的正面典型人物。

李仪祉,出生于一个高文化分子家庭,这点对他一生的性格、经历乃至成就都有着深深地影响。李仪祉父亲李桐轩、其伯父李异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思想先进的代表人物了。他们都参加了辛亥革命,接受了并向他传达了革命新思潮,并通过排练戏剧、舞台剧来极力宣传革命理念。出生于这种家庭,长成于这种家庭,李仪祉从小就充满了爱国热情,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深地依恋之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建国初期的水利事业上发挥了自己的能量。

李仪祉完成学业,从北京京师大学预科德文班回到陕西,开始进入我国的水利事业,将自己的专业应用于实践,将我国陕西省的缺水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内容,积极研讨对策,在李仪祉的职业生涯之中,曾一度因为经费不足无奈放弃了水利事业,当经费问题得到解决后,李仪祉重新投入事业,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李仪祉思想

李仪祉先生,在历经了五十六个春秋之后,最终还是合上了双眼,永久的离开了这人世间,离开了这群深深爱戴他们的人们。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事业家,李仪祉留下了怎样的思想?李仪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李仪祉思想在历史中、在人们心中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下面具体看看何谓李仪祉思想,围绕李仪祉思想又有哪些内容的展开呢?  

来源于网络

李仪祉的思想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为人思想、处事思想、教育思想。

在为人思想层面,李仪祉先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并受过高等学府的教育,有较高的人格特质。李仪祉先生在为人方面,信奉的是认真、严谨、敬业、执著的理念,这八个字也可以说是李仪祉先生一生的性格写照,在两度出国留学之后,李仪祉先生感叹于国外水利事业的发达,立志想要改善国内的水利问题,在他的事业生涯中,李仪祉先生提出高要求,高精准度,反复计量,反复核准,以此求得最为精确的数据。

在处事思想层面,李仪祉先生对于水利科学事业,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竭尽全力完成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任务,突破重重阻碍,实现最终的目标,造福于百姓,功在社稷,功在千秋。

在教育思想层面,李仪祉先生不吝啬培养后代水利专家,在有生之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利学者,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水利事业的精英人才,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极为巨大的贡献。

 李仪祉贡献

李仪祉的一生,可以分为出生、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之中,李仪祉对于中国事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李仪祉贡献是否真正的造福于百姓?是否真正的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呢?  

来源于网络

首先,李仪祉的出生于一个名门世家,这里的名门并不单纯指钱有多少,更多的是指精神层面的,李仪祉在家庭的影响之下,有一个较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全身心的投入生活工作之中,成为我国先进人士的标兵和代表,这就是在李仪祉在出生阶段所做出的贡献。

其次,李仪祉的成长阶段可以说是贡献最多。这时候李仪祉已经完成了学业,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并且也经历过基础的实操,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在他学成之后,李仪祉又回归到了他的家乡,致力于解决家乡的水源问题,当他做到一些列的准备,计划后,却发现有一个难关无法度过,那便是资金问题,陕西处于我国的大西北,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没法得到提高,资金在那个时代的确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为此李仪祉引咎辞职,后期因陕西水源问题日益凸显,在杨虎城将军的全力支持下,李仪祉的资金问题终于得到完满的解决,从此陕西人民的水源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最后,李仪祉的成熟时期,他也为国家的水利方面的人才输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我国的水利人才培养的导师。

 李仪祉纪念馆

李仪祉先生,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水力学专家,在他学成归国之后,用尽自己毕生的学识有效的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源匮乏问题,大大的提高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历程,缩短了水利事业的兴起,为我国的科学方向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此,我国建成了李仪祉纪念馆,用以纪念李仪祉先生,表达后世之人对李仪祉先生所作贡献的感恩之情,接下来一同去看看李仪祉纪念馆,看看里面有哪些值得人们纪念和珍藏的?又有哪些物品是经过了历史的洗礼而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来源于网络

首先,从李仪祉纪念馆所落成的地理位置谈起。李仪祉祖籍是陕西,所以李仪祉纪念馆所在的地点同样也是陕西省泾阳县,整个建筑物完工时间是2012年,作为陕西省的一个旅游景点对外界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李仪祉,去了解中国的水利事业,从而支持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其次,从李仪祉纪念馆内、外的布局和纪念物说起。李仪祉纪念馆外是一座关于李仪祉先生的雕像,这座雕像用以纪念和表彰李仪祉先生对我国陕西人民所作出的贡献。整个建筑物外形有点像一座大鼎,内部更是分为了4个部分,分别是水文化大道区、文化广场、纪念馆区、李仪祉墓园区。整个纪念馆内从水利事业的产生、发展、壮大和现今状况谈起,进行一一分解。整个纪念馆内文物价值高达1亿多,表明了陕西人民 *** 对于李仪祉的感恩之情。

西北大学怎么样啊

西北大学挺不错的。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以上内容参考:西北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李仪祉的创建学府

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参加创办三秦公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陕西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后改为西北大学工科)、陕西水利专修班(后改为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现在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担任教授、教务长、校长、兼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志士仁人,为我国水利工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1903年于右任出任陕南商州中学堂堂长,李仪祉被聘为数学教习,成为他从事教育的发端。1911年辛亥革命后,于右任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请他出任津浦铁路局局长,他不就任。次年回陕,在西安与友人创办私立三秦公学,广聘社会名流和学者任教,设数、理、农各门主课及英、德、日外文课,学习西方科技。招收学生200余名,培养出魏野畴(中共陕西军委书记)、刘天章(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杨钟健(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等革命家和科学家,对政界、思想界、教育界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915年再次留德回国,因陕西政局不稳,财政困难,无法兴修水利,便应清末状元、实业家、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字季直)的聘请,参与创办我国第一所高等水利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由留学回国有志于我国电力事业的许肇南任校长,李仪祉任教务长。办学初期教材十分困难,许肇南主张直接使用外国教材,用外语教学。他则主张编写中国教材,为此,他夜以继日,编写了《水工学》(即水工建筑学)、《水力学》、《水工试验》、《潮汐论》、《中国水利史》、《实用微积分》等教科书。把各地水利工程做成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亲自带领学生在海河流域考察,联系实际,示范引导。李仪祉在河海工专执教7年,培养了200多名我国现代水利事业骨干科技专家,其中包括宋希尚、沙玉清、汪胡桢等。

1922年李仪祉离南京回陕,任省水利局局长。1923年兼任教育厅厅长。亲自筹建陕西水利道路传习所,后改为陕西水利道路工程学校。由于当时人们对水利和交通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始招生时仅有七八人报名。李仪祉“不以投考者寥寥而懈其志,常围坐庭院,讲述泾渠计划,农事改良,及吾国农田水利之切要”(《悼仪师》)。1924年学校改隶国立西北大学工科,李仪祉兼任西北大学校长,扩充设备,延聘人才,卓有建树。由于引径工程和西北大学教育经费困难,他经常奔波于京津沪宁等地,筹措钱款。尽管公务繁忙,他还受聘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河海工专、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担任教授,为培养人才,不遗余力。

1932年,为适应关中水利建设需要,借用省立西安高中部分校舍,创办了陕西水利专修班,他亲自授课。1935年,在于右任、邵力子、辛树帜的支持下,将水利专修班迁往武功,改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他常往返于西安武功之间,亲自登台讲课,不久水利组发展为水利系。70余年来国立西北农专已发展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人才。

王鹤亭的初出校门的优等生

小荷初露尖尖角,少年心事当拿云。王鹤亭被导淮委员会安排在设计室工作。当时设计室主任林平一在审核亟待开工的淮阴船闸的设计时,发现设计上有很多错误,必须重新设计。但原来负责设计的工程师“撂担子”,而林平一又在中央大学兼任教授,教学任务很重,不能亲自动手,于是重新设计的任务就落在初出校门的王鹤亭身上。

淮阴船闸是南北大运河淮(阴)扬(州)段我国第一座现代化船闸。当时,国内还没有兴修现代船闸的经验,王鹤亭在代理总工程师须恺和设计室主任林平一的鼓励和帮助指导下,接受了设计任务,从计算、设计到制图,都由一人承担。他认真而又细致地进行着研究设计,对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实。他日以继夜地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淮阴船闸的重新设计任务,及时拿出图纸,赶上该船闸和同时建造的邵伯及刘老涧两闸的施工需要。但是在设计图纸上签名的仍是林平一,这是因为王鹤亭太年轻,不能作为这样重大工程的合法设计者。

为了获得船闸工程修建的实践知识,并且检验自己设计的成果,王鹤亭不顾当时工地比较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主动请求去淮阴船闸工地参加施工。工程刚开始,导淮委员会要派人去荷兰学习水利,经须恺推荐,决定派王鹤亭去,但他却不愿意离开工地,要求在施工实践中锻炼自己,放弃了这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

机会不会错过有心人。1936年,淮阴船闸建成后,王鹤亭回到南京,参加了国民政府行政院经济部举办的水利技术人员出国实习考试,由全国各水利部门推荐报考的400余名在职人员中只录取5人,王鹤亭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经济部法籍顾问建议他先去印度考察2年,然后再去美国,因为当时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现为印度、巴基斯坦)建有规模宏大的灌溉水利工程,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国内还无人考察过。1936—1940年,王鹤亭受经济部派遣到印度考察学习。原计划后两年赴美留学,因抗战开始,时局艰难,难以再去美国,遂继续留印考察。在印度的4年考察学习期间,他先后患过伤寒及恶性疟疾,但他不畏条件艰苦、气候酷热,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国外现代化大型灌溉工程技术,并应李仪祉先生之嘱及国内有关水利部门之约,向国内水利技术刊物不断寄来当时印度灌区渠系管理制度、收水费及量水设施等情况介绍,以及印度河特性及新、旧水利工程情况介绍;尤为可贵的是,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向中国水利界介绍了印度河干流上(今巴基斯坦信德省),于1920—1932年期间用当时世界上最新水工技术设计和修建的规模空前的苏库尔低水头引水防沙枢纽及其南北两岸灌溉系统。

李仪祉的治学思想

治水兴农,济民利物

他认为:“水利实为利农要图。西北地势高亢,旱灾时见,不有水利,农事何赖?本水利组以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之高级人才为宗旨”(《西北农校水利组规划》)。又说:“学工程的青年,于求学时代,便应存一济民利物的志愿,日展其所学,便时时想到如何始可供一般人民受到我的益处”(《工程上的社会问题》)。

借鉴中外,重视实践

李仪祉虽然留学德国,攻习水利,但不生搬硬套。对外国的经验、中国古代治水经验,他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结合中国实际,亲自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和专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参加考察和施工,使学生由“通、广、博”向“专、深、约”发展。

育才重德,爱国为民

他教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宗旨,提出“要作大事,不要作大官,一切事情要讲求实际,不要争虚名”,“思想要高超,胸怀要廓大,要有坚韧不拔之精神”,号召同学们“将来学成到民间,改良农作物,指导农民复兴农业,挽救我们岌岌可危的国家,这么大的责任都要放在诸位的肩膀上,是多么大的使命!”(《忆李先生训词》)

名师高徒,从严治学

李仪祉深知教师水平的高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他在河海工专时,聘请茅以升担任教授,请竺可桢讲学。陕西水利专修班,师资力量雄厚,16名教员中,除李仪祉外,有教授7名,副教授1名,讲师两名,助教和助理5名。7名教授都是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并赴德、美、法留学取得学位的学者。教学计划十分严密,西北农专水利组每门课程都有《学程一览》,基础课与专业课兼顾,3年共设47门课。他要求教师不单纯只是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操作设计技能。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充设备,进口测量仪器,购置图书,开展实验,提高学生素质。

今天关于“李仪祉出国留学时间”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李云迪留学时间_李云迪 留学

下一篇:李佳明出国留学时间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