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洋务运动留学时间_洋务运动时期留学

2024-09-01 14:49分类: 留学时间 阅读: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洋务运动留学时间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赴美留学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2.洋务运动时间,重要人物,结果,启示
3.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结果评价是什么
4.什么是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5.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结果?评价?是什么?
6.洋务运动一共派出了几批留学生?

洋务运动留学时间_洋务运动时期留学

赴美留学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赴美留学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了造就一批洋务人才,决定派遣学生出洋留学。1870年设立了经理留学事务所,由旅美粤籍华侨容闳主办此事。1871年,留学预备学堂在上海建立,招收身家清白、有殷实保证、体检合格、年龄在十二至十五岁之间的学生入学,先习中外文一年,然后官费资送美国学习军政、船政、制造等专业,留学期限为十五年。从1872年至1875年四年间,每年派出三十名,共一百二十名,其中有学成回国后成为著名工程师的詹天佑等。后来,由于留学生不肯向新任留美学生监督吴子登行跪拜礼,吴遂向清廷捏词中伤留学生,结果,大部分留美学生被召回。此后二十来年间再也没有派人赴美留学。

198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迫使清政府“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按全国人口每人一两算),连同“利息”共达九亿八千多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通称的“庚子赔款”。美国从中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合二千四百多万美元,另加年息四分。鉴于“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清政府多次交涉,要求核减退还。1908年7月,美国政府决定:从1909年1月起至1940年止,将其中的一千零七十八万五千余美元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但又规定:退款只准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美国“退款兴学”的用心十分明显。据当时美国的一位谋士供认:“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国家就能够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就能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造就许多亲美的奴才;一方面名为退还,其实这笔钱仍旧用在美国,并且博得无知的中国人歌功颂德,这是何等妙计!”

同年10月,清政府制定派遣游美学生规程,并同美国商定,自1909年起,在最初四年里,每年至少派出留学生一百人,如果到第四年派足了四百人,则从第五年起,每年至少派员五十名,直至“退款”用完为止。次年(1909)6月,游美学务处于北京成立。8月开始招考,考生603人,程议法、金涛、梅贻琦、胡刚复、王世杰等47人被录取,于10月赴美。1910年7月第二次招考,在400人中录取了赵元任、张彭春、竺可桢、胡适、周仁等70人,于8月启程;这次另录取备取生143人。1911年7月,又录取了姜立夫、陆懋德、杨光弼等63人,于8月出国。这三批直接留美生共计180人,都是男生,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此外,1911年又挑选了11名十二、三岁的幼年生于1914年送往美国读中学。清廷认为,从小培养人才,方能收到“蒙以养正”之效。

游美学务处一面选派学生直接赴美,一面筹建留美预备学校。1911年春,预备学校在清室皇家“赐园”——“清华园”成立,定名为“清华学堂”,确定招生500名,学制八年,中等科和高等科各四年。同年3月,举行入学考试,考生468名(包括上年录取的赴美备取生143人),全数录取,其中94人入中等科,其余入高等科。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生侯德榜等16人被送往美国留学,这是由清华学校遣送的第一批毕业生。以后,清华学校每年的高等科毕业生全部资送留美。自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到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共计派送留美生1,279人。

清华学校的教育宗旨是为留美作准备,造就“领袖人材”,使该校成为“造就中国领袖人材之试验学校”。它的办学方针是“延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学生熟悉课程,到美入学可无扌干格”。根据这一方针,该校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法、体育、兵操、课外活动等等,几乎全部是搬用美国学校的。在校内英语取代了汉语,其余课程全用英语讲授。连学校的行政会议、布告、级刊、年刊、校长和中外名人在校的讲演、学生的演讲会、辩论会和戏剧歌舞演出等等,也大多采用英文。

洋务运动时间,重要人物,结果,启示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派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爱新觉罗·奕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顽固派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

时间表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同文馆)。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78年,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同文馆,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3] [8]

1892年丁鼎在烟台创立了丁氏钉子厂。

最终结局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结果评价是什么

时间:

186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年底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失败战争结束,清朝 *** 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目的: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结果;

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失败战争结束,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评价

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什么是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洋务派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办洋务的官员主张引进西学、办工厂、设学堂、派人留学、培养技术和军事人才。发展历程如下。一、“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传统技艺观把儒学视为“本”,把艺事看做“末”,鄙视技艺,指为“奇技*巧”,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两道严重思想障碍。其突破的重要特征是从不可以师夷,到必须师夷。这种转变,由时局的变化使然。 该观念的突破,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引进的前提,有开通风气、启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二、对西学的推崇和引进洋务派把用西学、造机器看成是自强的重要办法,对西学不仅推崇,还极力引进。对西学的引进,洋务官员通过三种渠道:1,聘洋教习教西学。2,选派留学生赴英、美、法、德等国学西学。3,翻译传播西学。三、引进机器制造技术思想机器制造是近代西方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是由洋务官员开端的。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有如下几点主要认识:1,认识到“机器制作”是西洋“长技”,要学过来。2,认识到西洋机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工作效率比手工高。3,认为“制造本原”是“抉其秘”、“学其学”。4,认为对制造技术要精益求精。以上认识,体现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的重视和引进这种技术的热切心情。虽不免肤浅,但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仍具有启蒙意义和开导作用。四、其他几种观念的近代化除上述外,洋务官员在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等方面均有近代化的表现。在军事观念上,首先是武器装备观念更新;其次,采用西法操练军队;又次,通过新式学堂培养新一代将才;再次,海防观念的近代化:建设近代海军、修筑新式炮台。来源:中学文科·教研版

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结果?评价?是什么?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主要内容:组建西式军队,北洋水师为代表;兴建西方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为代表;兴建西方民用工业,汉阳铁厂为代表;开办西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为代表;修铁路、建立电话电报网络、西方金融、选派学生留洋等。

结果:洋务运动维持三十多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败给日本,其重点项目北洋舰队覆没,洋务运动就此结束,最终失败

评价:

1.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一共派出了几批留学生?

第一批(1872年)的蔡绍基、钟文耀、欧阳庚、容尚谦、蔡锦章、张康仁、刘家照、谭耀勋、程大器、陆永泉、邓士聪、钟进成、史锦镛,共13人;

第二批(1873年)的蔡廷干、梁金荣、李恩富、黄有章、容尚勤、李桂攀、唐国安、宁文翔、张有恭、邓桂庭、唐元湛、卓仁志,共12人;

第三批(1874年)的唐绍仪、梁如浩、容耀垣、徐振鹏、唐致尧、郑廷襄,共6人;

第四批(1875年)的刘玉麟、黄耀昌、吴其藻、谭耀芳、盛文扬、陈绍昌、唐荣浩、唐荣俊,共8人。

据考证,这39名香山籍“留美幼童”中,至少有以下十多位就读过美国的大学,他们是:

进入耶鲁大学的欧阳庚、蔡绍基、张康仁、刘家照、钟文耀、唐国安、谭耀勋、李恩富、陆永泉、徐振鹏、钟进成;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邓士聪;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唐绍仪;

进入斯蒂芬工学院的梁如浩;

进入窝士特艺学书院的郑廷襄。

好了,今天关于“洋务运动留学时间”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洋务运动留学时间”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泰语专业去泰国留学时间

下一篇:洛杉矶留学时间_洛杉矶留学时间安排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