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
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摩擦: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往来中存在一些争议和矛盾,如贸易壁垒、关税争端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2. 汇率波动: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汇率波动过大,可能会对我国的出口和进口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3. 原材料价格波动:一些主要原材料的进口价格波动可能会对我国的制造业和生产成本造成影响。
4. 疫情蔓延:全球疫情的蔓延可能会对我国对外贸易、外资引进、人员流动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5. 全球产业链变化:随着全球产业链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可能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风险,如供应链中断、产业链断裂等。
为了应对这些外部风险,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每个公民也应该保持警惕,理性看待经济形势,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2、进出口增速以及贸易账全线低于前值和预期,八月中国外贸存在哪些隐忧?
3、疫情影响下我国外贸回升的原因
疫情影响下我国外贸回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逐步提高,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渐减少,各国开始逐步恢复经济活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2. 经济复苏: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市场逐步恢复,外部需求增加,我国的出口也因此得到提升。
3. “世界工厂”地位:虽然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未改变。许多国家需要从我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必需品,因此对我国的需求仍然很大。
4. 供应链韧性:虽然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我国供应链的韧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国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跨国企业将我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从而增加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
5.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推动贸易便利化、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等,这些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动了外贸的回升。
总之,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外贸虽然面临了一些挑战,但是通过全球疫情控制、经济复苏、“世界工厂”地位、供应链韧性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成功实现了回升。
4、受疫情影响,哪些专业可能会处于招生劣势?
这次疫情像是一个万花镜,把各行各业都来一个大冲击!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而感到迷茫,但不会停下生活的脚步,因为时间从来不会为你的人生按下暂停键。
这场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很多行业和专业的重要性,逢变局之下,有些专业登上了热门,人们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而趋之若鹜,但有些专业却受到严重冲击,使人们冷眼相待。疫情过后,有些专业处于招生劣势。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际贸易专业。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明显下降。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货运量来看,前2个月海关监管进出境货运量7亿吨,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1.9亿吨,下降3.7%,进口5.1亿吨,增长5.5%。前2个月,出口价格同比下跌1.3%,进口价格同比上涨0.1%,表明我国经济贸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惯性。
疫情内影响了海内外采购商的采购心理:疫情初期,跨境电商零售平台的退款率在持续提升,理由就是爆发在中国的疫情。现在,中国对海外商品有抵触心理,现在出现的三文鱼事件,让一些人闻风丧胆,不敢在吃海外任何食品。
外贸企业营销渠道受阻: 海内外航班的停飞,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使销售渠道愈发艰难,大环境的变化影响严重影响这个行业。
出口的商品检测门槛会持续提升:疫情持续下对出口和进口的商品检疫门槛在持续提高,这在加大贸易风险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大了成本,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又会是一个经营压力和困境。还会由不良海外采购商利用商品检验检疫手段扣押中国货物,恶意压价格。
疫情之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疫情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如此,各国贸易保护主义这几年抬头趋势明显使得国际贸易更加艰难。
5、两地疫情或与韩国进口服装有关,在国外代购有哪些安全风险?
新冠肺炎病毒在国外已经越来越严重,我国虽然在新冠肺炎病毒方面控制得比较好,但是因为国外的疫情根本无法控制,我国也会受到海外疫情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海外代购回来的物品,这些产品没有经过正常的消毒,一旦沾有新冠肺炎病毒,那么接触到的人也会因此中招。常熟和大连两个地方就出现了这样的例子。
辽宁大连和江苏常熟两个地区都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接触了韩国的服装。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这些服装进行核酸检测,发现这些服装都出现了阳性,这就说明辽宁大连和江苏常熟这两个案例是和韩国的服装有关系。新冠肺炎病毒是随着这些包裹进入了中国的境内,从而传播给市民,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传播风险,也会导致我国之前付出的努力付之一炬。
如今国外疫情非常严重,如果没有什么必要的话,尽量就不要代购国外的一些产品,因为现在这样的情况代购的话会导致新冠肺炎病毒随着这些包裹进入中国境内,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用新冠肺炎病毒可以存活挺长的时间,而且国外的新冠肺炎肺炎病毒已经变异成了新的毒株,传染性更强,传播力度也更广,潜伏期也很久。这些包裹没有经过专业的消毒,很容易导致接触过的人被传播,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阻断,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疫情出现。
所以特殊时期,做海外代购的人群就不要轻易购买海外的东西了,虽然有生意可以做,能赚到一些生活费,但是一旦被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那就麻烦了。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并不是小事,即便没有因此而出现生命安全,可是很多数据表示,即便治好了,后期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所以没必要为了这么一点钱而拿自己的健康冒险,疫情期间就不要再选择代购了。
6、人民币过快升值,央行“果断出手”,人民币快速升值有什么坏处?
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影响汇率市场稳定,影响很多出口企业,因此央行果断出手,遏制了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势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非常明显,升值反映的是人民币越来越值钱,但是升值太快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很多出口企业因为人民币升值太快,导致出口没有赚到多少钱,而且人民币升值太快,容易引起汇率市场的不稳定,导致很多人炒作人民币,对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一、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影响出口企业。
疫情的发展,让很多国家的产业都受到了影响。我国疫情防控十分到位,产业恢复很快,因此接到了很多海外订单,但是有不少出口企业并没有赚到钱,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太快,很多企业都是以美元结汇,导致钱到了国内之后,换到的人民币很少,因此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很大。
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导致很多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导致出口企业不愿意继续做下去,对整个产业负面影响很大。
二、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导致很多人炒作汇率,积累很多风险。
很多国家的货币都会有各种交易市场,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让不少国际炒家看到了赚钱机会,不少人都在外汇市场投资,企图押注人民币升值,这就导致我国外汇市场十分火热。
对汇率的炒作,会积累很多风险,让很多企业的成本增加,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央行果断出手。
三、人民币汇率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想要平稳发展,汇率一定要稳定,升值或者贬值都不能太快,否则会对本国货币产生不良影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震动,因此人民币汇率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不应该放纵人民币快速升值。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很多负面影响。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7、14家车企100余家工厂停产,外贸客户集体撤单!轮胎价格是涨是跌
出品|?车与轮
高级编辑|高晓玉
2020年一个注定被划入历史的一年。全球疫情肆虐、4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原油价格下跌,美股4次熔断,全球经济面临重大考验。似乎全世界都安静下来了,但又有不安分,被疫情的阴影笼罩着。
对于不少轮胎企业而言,2020年是异常艰辛的。众多车企、轮胎企业宣布关停工厂,外贸客户集体撤单,天然橡胶遭疯抢,轮胎价格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14家车企100多家工厂关停
在深度全球话的今天,一旦出现企业关停,势必会影响与之有供应关系的上下游企业。前不久,小邦就报道了不少国外轮胎企业受疫情影响,纷纷关停轮胎工厂,关停数目也达到上百家。
由于新冠疫情肆虐,不仅轮胎企业受影响,不少国外车企也遭受到了疫情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4家车企叫停了100多家工厂,根据乘联会研究,这是10年来最严重的生产中断。详情内容如图所示:
外贸客户集体撤单
自从新冠病毒席卷中国大地以来,政府采用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将整个中国速冻下来。经济瞬间停摆,企业停工停产,两个月的时间就将疫情完全控制住。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2月,国内橡胶轮胎出口76万吨,同比下滑13.7%;出口金额总计122.7亿元,同比减少17.7%。其中,新充气橡胶轮胎6047万条,同比减少17.3%。
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进行,中国经济开始慢慢重启。外贸企业迎来了一波订单小高潮,很多企业担心人手不够,加班加点赶订单。
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国内全钢和半钢轮胎开工率分别恢复至63.72%和62.09%。2019年3月,国内全钢和半钢轮胎的开工率分别为74.72%和70.55%。
然而,世事难料!中国疫情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海外疫情却突然爆发。3月中旬开始,有客户陆续取消了订单或者延期出货,外贸类企业面临供应链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
我国有很多轮胎是直接出口到国外的,但由于国外车企纷纷停工停产,直接影响了中国轮胎的出口情况,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轮胎市场或许也将出现退单潮,出口转内销,是一些轮胎企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然而,中国是轮胎生产大国,其轮胎消耗的数量有限,再加之疫情影响虽然国内经济在慢慢复苏,但消化之前的轮胎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供过于求的轮胎市场环境下,轮胎行业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国内疯狂抢购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作为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其销量问题能直接反应出轮胎市场的活跃程度。
3月23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20号胶期货NR2003合约,顺利完成交割。交割金额约1.50亿元(单边),交割结算价8680元/吨,较2019年8月12日开盘价9700元/吨下跌10.52%。交割量共计17256.96吨,环比增长234.57%,交割量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中国疫情的好转,各轮胎企业开始有序复工。
20号胶作为轮胎企业的主要用胶,本次交割中出现了首家轮胎企业代表。
车企、天然橡胶变化对于轮胎价格变化有什么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正在经受巨大考验,轮胎行业同样如此。橡胶原材料作为轮胎的上游行业,车企作为轮胎的下游行业在疫情下,都遭受到了不少影响,那么对于轮胎行业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1、车企关停,影响轮胎出口,预计出口量下滑30%
汽车产业作为轮胎的下游企业,其产量与销量情况直接影响着轮胎行业的发展。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车企纷纷关工厂,部分国家采取封城等措施,严重影响我国轮胎出口,致使影响轮胎出口因素由供应端转移至需求端。
金联创橡胶分析师段雪晴表示:“疫情下,港口货物运输受阻,轮胎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另外,在疫情影响下,国内轮胎主要出口地的美国、欧洲等地经济状况不佳,部分城市采取封城措施,这使消费需求再度下降,将对国内轮胎出口造成二次冲击。
据卓创资讯预计,今年二季度,国内轮胎产量同比下滑约12%左右,出口量下滑约30%。
2、国内销售市场,成为企业必争之地
随着疫情的发展,目前,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外采取封城等措施,导致人员不能外出,车辆随之减少,轮胎消耗也随之减少。出口转内销,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市场将是各轮胎企业纷纷争夺的必要场地。
3月多家轮胎企业发布涨价通知单
面对当前市场行情,仍有部分轮胎企业发布涨价通知单,其理由多是为轮胎企业的原材料供货、员工到岗等方面成本大大增加等。
建大橡胶通知:从4月1日开始上涨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之内外胎价格,涨幅在8%-10%。
四川远星橡胶通知:于4月1日起调涨轮胎价格,价格上调幅度为5%-10%。
恒丰轮胎通知:3月17日(含)前给与预付款并做出订单安排的客户仍按老价格表执行。3月18日(含)后正式执行新价格表,涨3个点。
除了部分国产轮胎企业外,倍耐力、米其林、固特异、住友橡胶也相继计划于近期提高海外市场的轮胎价格,涨幅基本在5%左右。
小邦说
对于轮胎行业而言,上游车企关停工厂,对于一些出口国外的轮胎企业而言影响巨大,在遭受国内疫情关停之后,好不容易步入正轨加紧生产,没想到又受到海外车企关停的暴击,对于轮胎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打击。
轮胎出口大幅度下滑,但大量的轮胎依然存在,如何消化轮胎库存是轮胎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上游车企停工停产,另一方面是天然橡胶遭抢购,低价抢购天然橡胶,对于轮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然而仍然有部分轮胎宣布计划于4月1日开始涨价,单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涨价的情况能否实现还是一大问题。
未来轮胎价格如何发展,各位轮胎人怎么看呢?欢迎在线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海外市场动荡、CPI数据公布,不改A股趋势
盘面观察
截至收盘,沪指报2996.76点,涨1.82%;深成指报11403.47点,涨2.65%;创指报2148.81点,涨2.66%。从盘面上看,半导体、5G、券商居板块涨幅榜前列,口罩、超级真菌、家纺板块跌幅榜前列。
后市展望
昨天海外市场的动荡在所有人的朋友圈扑腾了一夜,结果今天A股开盘,可以用风平浪静来形容。美股暴跌一方面是受疫情和油价的影响,很大原因是积累了十年的涨幅,估值普遍在历史高位。海外市场震荡,背后逻辑是疫情可能导致全球衰退,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下,国外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没有后手。国内复工持续推进,逆周期政策的持续加强,货币政策宽松,宏观政策环境均有利于市场恢复。国内市场和美股的关联度已经大幅下降。海外疫情的蔓延并非完全没有隐忧,会影响到出口数据,但是有积极因素已经在显现:日韩的疫情已经出现拐点,其他国家的疫情也将逐步进入这个过程。
今天公布CPI数据,2月CPI环比0.8%,同比增长5.2%,幅度均较1月有所回落。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9%,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4%。从CPI 细项来看,房租价格环比增长-0.1%,已经连续五个月环比负增长,表明需求持续走弱。与此同时,国际方面新冠疫情在海外蔓延,对全球总需求造成负面影响,能源价格剧烈调整,存在拉低CPI 的可能性。从同比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游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行业价格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PPI同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CPI与PPI的剪刀差会随着疫情的过去而逐渐减小,我们在年初的大类资产报告中预计,CPI会前高后低,PPI会逐步转正,只是时间因疫情影响延后,那时也表明经济开始向好。
操作策略
复工推进、逆周期政策等有利于市场恢复。可关注在复工推进和逆周期调节中有提价能力、估值水平合理的行业,如内存、造纸、水泥、化工等。【投资顾问 文赋,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1050006】
9、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再创新高,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首先带来的影响是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货币的地位不断加强。在长期低利率、零利率、流动性广泛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全球负收益率债券规模巨大,人民币债券,尤其是10年期人民币国债,仍有2倍的收益%到3%,这大大增加了全球安全资产的供应量。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在全球疫情频发、地缘政治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复苏步伐。特别是中国制造优势突出,出口表现持续超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强势运行。
其次影响着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机构吸引力。包括股市估值合理、债券收益率高、人民币资产与境外资产相关性低等。“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确解释,主权信用利差和人民币汇率双重因素减缓了境外投资者购买债券。金融市场基础制度的不断完善将逐步吸引外商投资国内债券市场。
再者影响着人民币的占比问题。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再创新高,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持续上升,而美元则下跌。人民币占比2.79%,创有数据以来新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世界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和人民币资产回报前景充满信心,这也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国际投资者使用人民币的信心。除了人民币外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首次升至全球第四位;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2.70%上升至3.20%,创历史新高。与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量持续增加相反,四季度美元外汇储备总量略有下降。
10、疫情下,哪些行业逆势成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安克创新(300866);跨境通(002640);天泽信息(300209);ST华鼎(601113);联络互动(002280);广博股份(002103);兰亭集势(LITB);新维国际控股(08086.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结构,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15%
与全球经济复苏仍受疫情影响,不同程度受挫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规模仍然实现持续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19237亿元,比2020年增长18.6%。
在进出口结构方面,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仍然以出口为主,且出口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中,出口总额占比超过70%;进口占比仅为27%左右。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速放缓
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物流道路受阻、海外网购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导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速放缓。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2020年下降了5.44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增长以及我国消费者对进口优质商品需求的增加,跨境电商渗透率持续增长。虽然2021年受疫情影响,跨境电商渗透率出现小幅下降,但未来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以及跨境电商行业规模的增长,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渗透率将会不断提升。
B2B为跨境电商主要交易模式
在交易模式方面,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以B2B交易模式为主,2021年占比达到77%。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B2C交易模式占比逐年提升。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覆盖范围的拓展,未来B2C交易规模将会逐渐扩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