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生活习性
1、蚂蚁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一、特征:
1、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多为黑、褐、黄和红色,刚刚出生时,通体透明,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头部通常阔大,触角膝状,4—13节。
复眼小,退缩,单眼3个,位于头顶。口器和足均发达,跗节5节。有性个体有翅2对,工蚁通常无翅。基部腹节显著紧缩,形成腹柄。腹柄1—2节,每节背面上有1—2个结节状突起。多数种类具有多型现象,属社会性昆虫。
2、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生活习性
1、蚂蚁在15-40 ℃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
2、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 双齿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蚁巢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
3、在野外,野蛮收获蚁自己建巢时,它们会把平时栖息活动的地方跟储藏种子的储藏室分开,储藏室的位置比平时栖息活动的地方高一些,保持储藏室内处于干燥的环境。
4、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既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距离。
成虫以互相交换反哺的食物,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同时也能区别对方属于从事那种任务的集团,如负责挖洞筑巢的,或是负责搜集食物的等。
:
蚁群的创始人蚁后的繁衍过程:
蚁后作为蚁群的创始人,在光荣地完成了交配的任务后,就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它的四翅从根部折断,接着独自挖一个直径十几毫米的竖井,直通地下。在深约30厘米的地方,它为自己开辟一个宽度约6厘米的小房子。然后,在里面繁殖自己的后代。
藏在与世隔绝的洞里,蚁后不仅仅要警惕其他动物对它的侵略,更要担心自己能否在身体衰弱之前繁育出足够的蚂蚁。在这段时间内,蚁后的能量完全来自于它那折断的四翅的肌肉和体内的分解和代谢。它的体重一天天地变轻。
处于饿死与新生的十字路口,但它仍然必须小心地产卵并侍弄幼虫。等待第一批成年工蚁长成后,蚁后的食物才会有新的来源。
来源:百度百科-蚁后
来源:百度百科-蚁群
2、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一、特征:
1、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多为黑、褐、黄和红色,刚刚出生时,通体透明,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头部通常阔大,触角膝状,4—13节。
复眼小,退缩,单眼3个,位于头顶。口器和足均发达,跗节5节。有性个体有翅2对,工蚁通常无翅。基部腹节显著紧缩,形成腹柄。腹柄1—2节,每节背面上有1—2个结节状突起。多数种类具有多型现象,属社会性昆虫。
2、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生活习性
1、蚂蚁在15-40 ℃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
2、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 双齿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蚁巢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
:
蚂蚁跟人类社会一样,不同的形态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又称蚁王,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是不发育的雌性,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没有生殖能力。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
来源:百度百科-蚁后
3、蚂蚁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蚂蚁是最普通的一种昆虫,只要是有土有草的地方,就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但是,蚂蚁的许多有趣行为与人的社会活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蚂蚁结队而行,忙忙碌碌地寻找、搬运食物,其实蚂蚁还是个种庄稼的能手呢。有一种蚂蚁,叫农蚁,它们能耕种自己爱吃的蚁米。农蚁在蚁巢附近播种蚁米之后,为了使蚁米茁壮成长,农蚁会用牙咬去所有其他植物,只让蚁米生长。当蚁米成熟后,农蚁会全体出动,把所获的米粒全都搬运到地下仓库贮存起来。
在南美洲的切叶蚁还会种蘑菇,它们从树上咬下新鲜的树叶,拖回蚁巢内的种植室,把树叶咬碎后堆成堆,当做培养基,然后在上面培植一种特殊的小蘑菇菌,就像人在室内人工培育蘑菇一样。长成的小蘑菇就成了切叶蚁的主要食品。
蚂蚁不仅是天才的“种植能手”,而且还是灵巧的“建筑师”。蚁巢是蚂蚁群居的“家”,一般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建造地面部分时,蚂蚁先搬运来潮湿的黏土,接着用嘴搓成一个个小泥团,然后像泥瓦匠砌墙那样,把小泥团一块块地垒上去,还不停地用嘴和脚压紧泥团。砌好围墙后,蚂蚁还会找来树叶搭成圆形屋顶,远远看去,还真像一幢绿顶的小别墅呢。
地下部分更加了不起,有的蚁巢的直径竟有30米。巢内分许多层,各层设有厅堂、仓库、走廊、育婴室等。黄蚁的巢更复杂,竟有三四十层,每层之间还有二十多道隔墙,真是精巧无比,难怪昆虫学家都把蚁巢叫做“蚁城”呢。
昆虫学家还发现,刚刚出生的小蚂蚁是在“职业教师”的照看下,在专门的“托儿所”里度过自己童年的。这些担任“教师”的蚂蚁,有系统地培养小蚂蚁在蚁巢范围内活动的各种本领。除此之外,它们还有“职业医生”,一旦蚂蚁生了病,还会得到“医生”的照顾,“医生”还每天对生病的蚂蚁检查身体,必要时送“医院”治疗,有的甚至给受伤的肢体动手术。蚂蚁的活动与人的社会活动多么相像呀!
4、蚂蚁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一、蚂蚁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蚂蚁适宜生活在温度25-30℃、土壤湿度在10-20%、空气湿度是70-90%的环境下。
二、蚂蚁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1、蚂蚁是社会性昆虫,习惯群体筑巢,一般在地下或树上筑巢。
2、蚁巢主要有雌蚁、雄蚁、工蚁,其中1个蚁巢的工蚁数量较多。
3、工蚁:主要负责筑巢、觅食、育幼等。
4、雄蚁:主要负责与雌蚁交配,然后会立即死去。
三、蚂蚁的食性特征有哪些1、食性分类: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
2、较低等的种类:主要是肉食性,喜欢吃昆虫、小动物、已经去世的大动物等。
3、较高等的种类:主要是肉食性和植食性,喜欢吃食种子、菌类等。
4、其他种类:主要是杂食性,喜欢吃种子、果实、虫子等。
5、蚂蚁的生活习性?
蚂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一起,寻找食物时会单独走开.在一窝蚂蚁中,蚂蚁分别有工蚁、雄蚁和雌蚁三种,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蚁,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食物.要看到雌蚁和雄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蚂蚁搬家时,才能看到.在雄壮的蚂蚁搬家队伍中,那些身体肥大,长有翅膀的便是雌蚁,而身体较瘦小也长有翅膀的是雄蚁.在蚂蚁搬家队伍中,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工蚁搬着白色的圆圆的东西,那就是蚂蚁的卵.
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如白糖和面包屑等.蚂蚁寻食的情况非常有趣,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在旁边耐心地等待,仔细观察,就可看到蚂蚁寻食的全过程.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地到处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会嗅到甜味,然后慢慢地爬过来,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食物,看它有无反应,如无反应,它就会吃起来,并会试图把食物拖走.如果食物很大,它拖不动,它就会沿着来路回去叫同伴来,这时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蚂蚁的窝.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食物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不一会儿,从蚂窝到食物之间就会有许多蚂蚁.
6、蚂蚁的生活习性都有哪些啊?
1、筑巢
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可以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
2、喜欢潮湿
温暖潮湿的土壤是它们的最爱。它们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能勉强在水中存活两个星期。
3、交流
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既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距离,成虫以互相交换反哺的食物,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
同时也能区别对方属于从事那种任务,如负责挖洞筑巢的,或是负责搜集食物的等。一般来说,较为年老的工蚁会被派出巢外进行工作。
4、放牧
蚂蚁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就是“放牧”蚜虫获得美食。从表面上看,蚂蚁和蚜虫都从这种共生关系中受益,但科学家已发现,蚂蚁分泌了一种化学物质,用来镇定蚜虫并且抑制蚜虫翅膀的生长,使它变得安静而缓慢,更加听从蚂蚁的控制。事实上,“蚂蚁的奶牛”蚜虫已沦为蚂蚁的奴隶。
7、蚂蚁生活习性
蚂蚁的习性如下:
1、住房: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
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温暖潮湿的土壤是它们的最爱。它们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能勉强在水中存活两个星期。
2、寿命: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几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1到10年。但是大部分新生的蚁后会死亡!
3、食性:蚂蚁的食性简单的分有下列几项:肉食、杂食偏肉食、杂食偏素食、素食。
4、食量:重点是“不喂食过量”,尤其以那种对食物是有多少搬多少,再回巢内慢慢享用的那种蚂蚁,如喂食过多的话,则易造成食物过期,在巢内发霉败坏。
更易吸引以腐食为主的小虫进住,届时在巢内繁殖起来可有害观瞻,若小虫的量太多了还有可能会危害到蚂蚁幼虫的安全。
另外,如食物来源为昆虫活体的话,则有可能会因此长出寄生虫或先前就已产卵于于该食物身上的螨,螨将因此在巢内如同瘟疫般的繁殖开来并吸附在每一只蚂蚁及幼虫身上,被寄生的蚂蚁将可能同时被多只螨占满全身,通常是活不了多久的。如此也造成整个群落的致命危机。
5、识路:蚂蚁是集群昆虫,过的是群体生活,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大多数蚂蚁的家是在地面以下的,在那里它们不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当天气晴暖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一队队蚂蚁在地面上忙碌地爬行。
若仔细观察,或你在它前方撒上一些面包屑时,你就会看到:当它们抵达食物所在地时,就开始搬运你为它们准备的美味了。
若一只蚂蚁搬不动时,就会有两只、三只、或更多的蚂蚁一起上来,共同搬运。当它们得到食物后,会顺着它们的来路秩序井然地爬回家里,将食物拖回贮存,供以后美餐。这就是信息素的作用。
蚁群分工:
一般有蚁后、工蚁2级。在特定的时间出现未受精的雌蚁和雄蚁,有些种类的工蚁头部特化变大变成兵蚁。有些种生活在其他种的巢内,其幼虫由宿主的工蚁餵养。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胸部大,生殖器官发达,在大部分种类和情况下只有蚁后负责产卵,部分种类,如猛蚁,蚁后可自己捕食。但是蚁后不能掌控整个蚁群。
2.雌蚁:交尾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交尾后脱翅成为新的蚁后,俗称“公主”或“天使”,大部分雌蚁在交配后会脱翅,但是极少数不会脱翅。
3.雄蚁:或称父蚁。有翅。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俗称“王子”或“蚊子”。完成交配后不久即死亡。
4.工蚁:又称职蚁。无翅,是不发育的雌性,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没有生殖能力。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
为了冬眠,蚂蚁们要在秋天吃大量的食物来储存体内的脂肪,而在接下来的整个冬天它们是不进食的。
正因为如此,蚁群中的工蚁们几乎每天都在寻找食物,以保证蚁群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吃到足够的食物来抵御冬季的寒冷。有些种类有生殖能力,如双针棱胸切叶蚁,以及部分猛蚁。
5.兵蚁:“兵蚁”是对某些蚂蚁种类的大工蚁的俗称,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8、关于蚂蚁的生活习性的句子(急急急!!!!!!
蚂蚁的生理习性
1.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进入冬眠。
2.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
3.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拟黑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窝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王(雄蚁)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兵蚁保卫群众安全,数量较少。
、蚂蚁的繁殖习性
蚂蚁的繁殖的过程一般分为交配、产卵、分窝三个部分。当一窝蚂蚁达到一定数量时,蚁后就提前繁殖出雄性蚂蚁和雌性蚂蚁,时机成熟后雌性蚂蚁飞出窝巢交配后建立自己的窝巢开始繁殖后代成为一个新的家族。蚂蚁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完全变态就是由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期和蛹期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9、蚂蚁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特点:
1、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二个世代重叠(不排除个别情况),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2、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蚁巢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错综复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3、蚂蚁也是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师。它们利用颚部在地下挖洞,通过一粒一粒搬运沙土,建造它们的蚁穴。蚁穴的“房间”将一直保持建造之初的形态,除非土壤严重干化。蚂蚁研究专家沃尔特·奇尔盖尔对蚁穴进行建模。他将液态金属、石腊或者正畸石膏灌入入侵红火蚁蚁穴,凝固定型之后挖出。
生活习性:
1、住房: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
温暖潮湿的土壤是它们的最爱。它们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能勉强在水中存活两个星期。
2、寿命: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几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1到10年。但是大部分新生的蚁后会死亡。
3、食性:蚂蚁的食性简单的分有下列几项:肉食、杂食偏肉食、杂食偏素食、素食。
养殖技术:
蚂蚁系社团性昆虫,作为药用的仅发现大黄蚁,分别为黄猄蚁、拟黑多刺蚁等几个少数品种,人工养殖比较成功的仅有拟黑多刺蚁,蚂蚁适应能力强、周期短、繁殖快,不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进行高密度箱式立体养殖,较与假山式、缸式养殖方法相比,具有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占地面积小等许多优点。
一、场地选择:
应根据养殖数量的大小来确定,无论室内、室外,必须具备有充足的光线,无杂物堆放,无不良气味。
二、养殖设施:
在场地四周用砖块,砌一宽25厘米,深5厘米的水槽,水槽的内沿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可有效地防止种蚁掉入水中,水槽修建时要留一个利于换水的排水孔。
在距水槽内沿20-25厘米处搭架,材料可用竹竿或木棒、并排排列为轨道型,第一层架到离地面30厘米以上,层架与层架之间的距离35厘米以上,层架的底部放置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土。
10、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1、生活习性
蚂蚁在15-40 ℃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蚂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
2、行为特点
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既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距离,成虫以互相交换反哺的食物,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
同时也能区别对方属于从事那种任务的集团,如负责挖洞筑巢的,或是负责搜集食物的等。一般来说,较为年老的工蚁会被派出巢外进行工作。
:
蚂蚁的生长:
从卵到成虫约要经过15天(一些大型蚁需要20几天),通过幼虫、蛹等两个环节。卵为白色或淡黄色,细长形,大小为0.5毫米,形如米粒状。
幼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做弯曲状,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蚁卵”。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为蛹。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误认为“蚁卵”。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或茧,看具体品种而定)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要先把食物吃进去,然后再吐出来喂养幼虫,成虫之间也以这种方式交换食物;
幼虫的发育需要一定合适的温度,因此工蚁经常将它们搬来搬去,维持合适的发育地点,蚂蚁一般按照不同的任务分为工蚁、雄蚁和雌蚁,幼虫发育成哪种蚂蚁完全取决于幼虫阶段的喂养条件。
来源:百度百科—蚂蚁
来源:百度百科—白蚁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