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蜜蜂的生活习性

2024-03-11 07:20分类: 留学行前准备 阅读:

1、蜜蜂的习性有哪些

1、群居性,蜜蜂为群体生物,但是他们内部形成独立的生活团体,=封群之间是不互相串通的,有独立自己的生活群落。

2、寡食性,蜜蜂主要以吸食花粉和花蜜为生,而且食用的对象相对来说十分单一,因此被称为蜜蜂的寡食性。

3、蜜蜂的社会性,就如蚂蚁的社会性一样,不同种群的蜜蜂有不同功能的蜜蜂种类,这个群体离开了谁都不能得以生存。蜜蜂的品种有特别多,包括黑蜜蜂,沙巴拉风,绿毒蜂、西方蜜蜂,还有东方蜜蜂等等一系列的品种。

蜜蜂饲养

(1)补助饲养,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2)饲喂花粉,花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饲料,可以使用黄豆粉进行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还可以在花粉中加入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

(3)饲喂水分及盐类,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4)奖励饲养,蜂群繁殖期和生产期需要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每隔一天喂一次。

2、蜜蜂有什么生活习性

蜜蜂的生活习性

一群(一箱)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大批的工蜂和少量的雄蜂组成。它们的形态和职能各不相同,它们分工合作,互相依存,正像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乃至于一个国家一样。 这里介绍三种类型蜂:蜂王,工蜂,雄蜂及群蜂之间的关系。

1、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王台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的身体比工蜂长1/4(中华蜜蜂)至1倍(意大利蜂)。腹部长圆锥形,约占体长的3/4,翅较短,仅盖着腹部的一半,螫针不像工蜂的那样,仅略有点倒刺,只在与竞争的蜂王搏斗时才使用。行动虽然显得缓慢,不慌不忙,但必要时运动非常敏捷。中华蜜蜂(中蜂)产卵蜂王体长18~22毫米,体重250毫克左右。意大利蜜蜂(意蜂)初生蜂王体重170~240毫克,产卵蜂王体长20~25毫米,体重250~300毫克。蜂王的职能是产卵。一只优良的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1500粒左右。蜂王的品质和它的产卵能力,对于蜂群的强弱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中只有选育优良健壮的蜂王,才能使蜂群保持强大的群势和较高的生产性能。

蜂群一般只有一只蜂王,如果群内出现封盖王台时,蜜蜂就要分群(自然分群),出现两只蜂王就会互相争斗,直到剩下一只为止。但在自然交替时,老蜂王也可能与新蜂王同巢居住一段时间。

蜂群内不可没有蜂王,卫蜂通过在蜂巢内传递蜂王分泌的蜂王物质,知道本群蜂王是否存在,如果蜂王不在,经过几十分钟,蜂群中工作秩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工蜂就会显得焦急不安,这时只要给失去了蜂王的蜂群诱人一只蜂王或补上一个成熟的王台,蜂群躁动不安的状况很快就会改变,恢复正常的活动。

蜂王一生得到工蜂的特别爱护,尤其在产卵时期更是受到特殊照料,通常情况下四周总有由幼年工蜂组成的侍卫蜂环护着它,侍卫工蜂面向蜂王不断用触角触摸蜂王,舐它,搬走它的排泄物。工蜂以蜂王浆饲喂蜂王,如果无工蜂,蜂王的产卵职能就无法实现。蜂王停止产卵以后,工蜂对它照料就差些。有时为迫使蜂王停止产卵(如蜂群准备分群时期),工蜂就不再给蜂王喂蜂王浆,这时蜂王只得自己到贮蜜的巢房去取蜜。峰王已经丧失了抚育蜂子(含卵、幼虫和蛹)的能力,因此由工蜂担负抚育蜂子的职能。

处女蜂王通常不产卵,如果20日龄以上的处女王仍未交配,就会产未受精卵,因此过期未交配的处女王应淘汰。

交配成功的蜂王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通常2年以上的蜂王其产卵能力将逐渐下降,生产上不使用两年以上的蜂王,随时更换衰老、残伤、产卵量下降的蜂王。

2、工蜂

工蜂是由工蜂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个体,但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它的卵巢小,除在蜂群中出现无蜂王的异常情况外,它们一般不产卵。工蜂是蜂群中个体最小的成员,但数量占群体的绝大多数,中蜂的工蜂初生体重约80毫克,体长10~13毫米。意蜂的工蜂初生体重约110毫克,体长12~14毫米,胸宽加翅基突为4.4毫米,每10000只约重1千克。每只工蜂爬在巢脾上约占三个巢房的面积,一个标准巢框两面爬满工蜂约有2500只。工蜂体型小,体暗褐色,头、胸、背面密生灰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一对,单眼三个,触角一对,膝状弯曲;口器发达,适于咀嚼及吮吸;足三对,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形,背面黄褐色,1~4节有黑色环节,末端尖锐,有毒腺、螫针;腹上有蜡板四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它们具有执行对蜂群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任务的全部器官,包括花粉筐、臭腺等,因而工蜂担负着全蜂群内外的各项工作。其职能随着日龄不同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异龄异职现象。3日龄以内的工蜂的主要职务是清理巢房,供蜂王产卵;以后两周内,随着舌腺(营养腺、王浆腺)、蜡腺、毒腺等腺体的发育,它们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同时从蜂王处取得蜂王素(蜂王物质,属信息素)饲喂幼虫,调制幼虫浆(蜂王浆加蜂蜜和蜂粮)饲喂大幼虫,调节巢内温湿度,使箱内空气流通,分泌蜂蜡,修筑巢脾,采集树胶涂塞蜂箱缝隙,接收花蜜酿造蜂蜜,守卫蜂巢;在蜂群繁殖旺期,尤其是即将分蜂前,工蜂也对雄蜂进行饲喂,随着职务的变化和日龄的增长;它们由蜂巢中央向蜂巢外侧转移。3周龄左右的工蜂开始巢外工作,采集花蜜、花粉、水、蜂胶等,或侦察蜜源。但是,它们的职能能够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蜂群的需要而改变,有很大的可塑性。

蜂的寿命,夏季为4~6周,冬季3~6个月,其寿命的长短,与工作强度、蜂群群势有很大关系。在生产季节工蜂的寿命最短,在冬季和早春,群体中越过冬的工蜂逐渐死亡,而春末,当产生的新工蜂数量超过老工蜂死亡的数量时,群势开始增长。在繁殖旺季,一个强群中工蜂的数量能达到5万~6万只。

3、雄蜂

雄蜂是由雄蜂房中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蜂群的雄性个体。它的体格粗壮,头和尾都几乎成圆形,复眼大而突出,翅宽大,足粗壮,能敏捷地发现和追赶蜂王。中蜂的雄蜂体重150毫克,体长12~15毫米。意蜂的雄蜂体重220毫克,体长15~17毫米。雄蜂的品种和体质的好坏,其精液的数量和活动能力对培育新蜂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品质优劣有直接影响。

雄蜂没有蜇针、毒囊、花粉篮和泌蜡器官,有从巢内贮蜜房中摄食的短舌,无工作本领,专职和处女王交配。大多数雄蜂在7~10日龄内开始飞行,8~14日龄左右性成熟,12~20日龄是交配适龄期。雄蜂飞行和交配,一般在晴天下午1~5时进行,与蜂王交配后,因生殖器官留在雌蜂腹内不久即死亡。

雄蜂消耗饲料量大,幼虫期为工蜂的1~2倍;成蜂消耗饲料更多,平日多在蜜脾上采食蜂蜜,繁殖季节会得到工蜂饲喂花粉、蜂粮等营养丰富的饲料。

雄蜂的寿命可达数月,但大多数早夭折。当北方的秋季、南方的越夏前,蜜源稀少期,在有交配过蜂王的蜂群中工蜂就不让雄蜂吃贮蜜,被工蜂逐出巢外。因为雄蜂不能采食,也不能防卫,离开群体后很快冻饿死亡。而那些无蜂王群或处女王蜂群在花蜜逐渐稀少的季节还是继续容忍雄蜂的存在,还喂它们。雄蜂是否被驱逐出蜂巢的现象是蜜源和蜂巢内的饲料丰欠的信号。早春第一批雄蜂可贵,可暂保留,保证蜂王得以顺利交配。

4、蜂群之间的关系

蜜蜂虽然过着群体生活,但是蜂群与蜂群之间互不串通。为了防御外群蜜蜂和其他昆虫动物的侵袭,蜜蜂形成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螫针是它们的主要自卫器官。

在蜂巢内蜜蜂凭灵敏的嗅觉,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在巢门口担任守卫的蜜蜂不准外群蜜蜂进入巢内。如有外群入巢盗蜜的蜜蜂,守卫蜂立即进行搏斗,直到来者被逐出或死亡。在蜂巢外面,如花丛中或饮水处,各个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敌视,互不干扰。

飞出交配的蜂王,如错入外群,立刻会被工蜂团团围住刺杀。雄蜂如果错入外群,工蜂不会伤害它。这可能是蜂群为了种族生存得更好,以避免近亲繁殖的生物学特性。

3、蜜蜂语有哪些生活习惯

蜜蜂的生活习性又包括寡食性、群居性和社会性这三类习性。

蜜蜂的这三个习性具体特点:

1、寡食性,主要是蜜蜂只以花为生,只食用花的花粉和花蜜,其他的一概不不再使用,食用的作物植物相对来说十分单一,因此被称为蜜蜂的寡食性。

2、群居性,这个顾名思义就是蜜蜂是一个群体生活的动物,他们之间形成独立的生活团体,但是封群与封群之间是不互相串通的,有独立自己的生活群落。

3、蜜蜂的社会性,就如蚂蚁的社会性一样,它是等级森严有不同,有不同功能的蜜蜂种类,它们组成这个团体必须的一部分离开哪一种类型的蜜蜂这个群体都不能得以生存。蜜蜂的种类有特别多,包括大蜜蜂,小蜜蜂,黑蜜蜂,沙巴拉风,绿毒蜂、西方蜜蜂,还有东方蜜蜂等等一系列的品种区别。

4、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蝴蝶的生活习性,以及不同点

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蝴蝶的生活习性分别是什么?还有它们生活习性的不同点又是啥?比如传播花粉的不同之处?详细一点!

5、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

采蜜

虫、蛹或成虫越冬 。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

食性可分为3类 :

①多食性 ,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② 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

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

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

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

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

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

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

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

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

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

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

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己大量发现,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

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人工驯养用来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东方蜜蜂。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

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三型蜂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蜂)4个发育阶段。蜜蜂的4个阶段在形态上均不相同。

卵: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细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头。蜂王产下的卵,稍细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卵内的胚胎经过3天发育孵化幼虫。

幼虫:白色蠕虫状。起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长大,虫体伸直,头朝向巢房。在幼虫期由工蜂饲喂。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前3日饲喂在蜂王浆里加有蜂蜜和花粉的幼 虫浆,它们就发育成工蜂。同样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幼虫期被不间断地饲喂大量的蜂王浆,就将发育成蜂王。

工蜂幼虫成长到6日末,由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封盖巢房内的幼虫吐丝作茧,然后化蛹。封盖的幼虫和蛹统称为封盖子,有大部分封盖子的巢脾叫做封盖子脾(蛹脾)。

工蜂蛹的封盖略有突出,整个封盖子脾看起来比较平整。雄蜂蛹的封盖凸起,而且巢房较大,两者容易区别。工蜂幼虫在封盖后的 2日末化蛹。

蛹: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种器官。逐渐呈现出头、胸、腹3部分,附肢也显露出来,颜色由乳白色逐步变深。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羽化为成蜂。

成蜂:刚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较软,体表的绒毛十分柔嫩,体色较浅。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体内各种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百度百科-蜜蜂

6、蜜蜂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蜜蜂的生活习性是群居动物,一个正常的蜂群是由一个蜂王、雄蜂、工蜂组成的,蜜蜂不同群体自己没有互通性。

1、蜜蜂是一种群居动物,每一蜂群都是相对独立的,两者之间不能相互串通,蜂群的蜜蜂为了预防外来蜂群中蜜蜂的入侵以及一些其他天敌的入侵,就出现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而蜂针则是它们守卫蜂巢时最得要的武器。

2、蜂巢里面的蜜蜂是依靠自己的嗅觉去识别蜜蜂的,在蜂巢门口附近有专门的守卫蜂蜜,在外来蜜蜂入侵时,它们会与入侵蜜蜂之间发生激烈的博斗,最后把入侵者驱逐或者咬死。在蜂巢外面,蜜源地或者水源地中,两个蜂群之中的蜜蜂是互不干涉,和平共处的。

3、蜂群里面的蜂王在出外婚飞时,如果错入了其他的蜂巢,就会被里面的工蜂围住甚至杀死,但是雄蜂在出外回巢时,如果进入了错识的蜂巢,就不会有这种经历出现,这种行为是蜜蜂的天性,也是为了减少近亲繁殖而出现的一种生物学原则。

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花,食物单一。

7、蜜蜂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蜜蜂的生活习性如下: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2、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3、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4、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5、社会性: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

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

8、蜜蜂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呢

1.生活习性:蜜蜂完全以花粉和花蜜为食,蜂王在巢室产卵后由工蜂喂食,待蜂粮吃尽,幼虫化蛹后破茧而出。

2.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

3.雄性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抚育后代的任务。

4.雌蜂负责营巢,外出采集花粉、花蜜贮存于巢室以备不时之需,寿命比雄性长。

5.特点:蜂王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产卵期间每天都要进食蜂王浆,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6.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和蜂王交配。

7.工蜂雌性器官发育不全,但它许多结构特化,更适应工作需要,其前肠中的嗦囊特化为蜜囊,以便贮存花蜜。

8.侦察蜂通过跳舞表达所探查到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9.蜜蜂腺体释放的微量化学信息物质,被称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气或个体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对同种个体间来说传播的是一种语言。

9、蜜蜂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①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群居生活。群体中的成员分为三级:蜂王,工蜂,雄蜂。蜂王为褐色,是发育完全的雌体蜂。她在蜂群中只有一个职能:产卵繁殖后代。一只优良的蜂王,在交尾成功后,在产卵盛期,一昼夜可产卵2000~3000粒。只有蜂王的卵与雄蜂的精子结合才发育成雌蜂。一群蜜蜂只有一个蜂王,通常是互相争斗的结果。她在这一群蜂中,为大家所拥戴,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雄蜂为数不多,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通常在繁殖季节出现,除了与处女蜂王交尾,不再承担其他工作。蜜蜂群体中大量的是工蜂,工蜂与蜂王一样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蜂,只是发育不完全。工蜂也产卵,但工蜂的卵只能发育成为雄蜂。工蜂是蜂巢内外一切繁重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其各种器官生理机能的转变,分段承担采蜜、酿蜜、采粉,哺育幼蜂、饲喂蜂王、筑巢、保卫和清理蜂巢等工作。②无论是采蜜,还是采粉,工蜂确实做到了博采。一只工蜂在没有负荷时,每分钟可飞行l千米。通常在半径2千米以内活动。由于不能飞得太远,又为了让其采集,养蜂人常常要放蜂,即带了蜂箱来到花地附近,让蜜蜂能就近采蜜。每只工蜂飞出一次,能带35~40毫克的花蜜,或20毫克左右的花粉。每只工蜂每天可飞出10~20次,如果蜂巢离花地近,则飞出的次数还要多。在通常情况下,荆条流蜜期,一万只工蜂可采到10千克蜂蜜;在荞麦流蜜期,可采到20千克蜂蜜。一只工蜂要酿造l千克蜂蜜必需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假如工蜂采蜜的花丛同蜂巢的距离平均为1500米,那么工蜂采l千克蜂蜜,就得飞45万千米,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③工蜂在采到花蜜后,还要提炼。提炼主要通过工蜂的蜜囊进行。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经过提炼后,蔗糖就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除去多余的水分,就成为甜而粘的液体食物,这就是蜂蜜。蜂蜜的滋味和色泽取决于工蜂所采的花。工蜂在将蜂蜜呕出来时,是很困难的。常常是栽着头,身子往上,使出全身力量,才能将蜂蜜从蜂囊中呕出来。

10、蜜蜂生活习性和分工?

蜜蜂的生活习性如下: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2、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3、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4、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5、社会性: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蜜月时光海外婚礼

下一篇:蜜蜂的秘密生活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