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关于说和做的熟语,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警句或成语?

2024-03-18 02:28分类: 硕士留学 阅读:

1、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警句或成语?

一、关于说和做的成语有:

一诺千金、单刀直入、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噤若寒蝉、对牛弹琴、侃侃而谈、开门见山、淋漓尽致、三缄其口、期期艾艾、一针见血、一言九鼎、口干舌燥、夸夸其谈、旁征博引、恰如其分、捕风捉影、指手画脚、转弯抹角、絮絮叨叨、说到做到、敢做敢为等

二、说和做的名言警句:

1、无论何事,只要对它有无限的热情你就能取得成功。施瓦布

2、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爱迪生

3、的确,在处理人的问题时,如果只依赖个人的见识与才智,抛弃为尊重个人而制定的社会道德法律,抛弃作为我们文明基础和基督教要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那么,即使是最有天才的人,也肯定会犯错误。 福煦

4、但是难道败局已定,胜利已经无望?不,不能这样说!戴高乐

三、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诗句格言或俗语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现代陶行知《陶行知语录》

2、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德国约翰?菲希特《平凡的世界》

3、行动被人们遗忘,结果却将永存。古罗马奥维德《语录》

4、行动并不一定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发现,做一件好未必就心地善良。现代蒲柏《行动的力量》

5、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6、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现代吕坤《语录》

7、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英国卡莱尔《语录集》

8、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最后审判人。欧洲梅雷迪思《审判》

9、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威?赫兹里特《语录大全10、不言之言,闻于雷鼓。春秋管仲《管子?心术下》

关于说和做的熟语,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警句或成语?

2、说和做的成语或名句

一、成语

敢作敢为、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言出必行、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转弯抹角、絮絮叨叨、说到做到、等等。

1、敢作敢为

【解释】:形容做事无所畏惧。

【出自】:现代田连元《隋唐演义》六十九回:“敢作敢为,并不知宫中忌惮。”

白话文:“做事无所畏惧,都不知道宫中忌惮。”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白话文:交朋友,要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信用的人

3、一诺千金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

白话文:“夫人,确实是一个好千金,更没有食言的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4、言行一致

【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自】:现代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5、说到做到

【拼音】[ shuō dào zuò dào ]

【解释】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出自】现代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二、名人名言:

1、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功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2、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现代冰心

3、嗜酒的人从不品酒,话多的人从不动脑。——法国普赖尔

4、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美国朗费罗

5、在生活中,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得到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什么。——美国托·卡来莱尔

6、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生活在岁月里;我们生活在思想中,而不是生活在呼吸里。——意大利菲·贝利

7、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法国伏尔泰

8、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德国恩格斯

9、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最后审判人。——英国梅雷迪思

10、如果我们真想知道自己的心境,就应先看看自己的行动。——美国托·威尔逊

关于说和做的熟语,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警句或成语?

3、关于说和做的名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现代陶行知《陶行知语录》

2、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德国约翰·菲希特《平凡的世界》

3、行动被人们遗忘,结果却将永存。——古罗马奥维德《语录》

4、行动并不一定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发现,做一件好未必就心地善良。——现代蒲柏《行动的力量》

5、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6、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现代吕坤《语录》

7、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英国卡莱尔《语录集》

8、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最后审判人。——欧洲梅雷迪思《审判》

9、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威·赫兹里特《语录大全》

10、不言之言,闻于雷鼓。——春秋管仲《管子·心术下》

白话文:这种不用自己说出来的语言,比打雷击鼓还响亮震耳。

4、关于说和做的成语有哪些

1、赞扬说的成语:

(1)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2)一诺千金(yí nuò qiān jīn):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既:已经。驷马: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介(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4)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出处: 《论语·学而》第七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言必信,行必果(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信:可信,可靠;果:果然。果真。说的话就一定是可靠的,说一是一,做的事一定是真实的,说到做到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6)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7)如雷贯耳(rú léi guàn ěr):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8)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2、赞扬做与说的成语:言出必行;言必信,行必果;敢作敢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言出必行;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拓展内容:

1、说和做的名言

(1)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功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2)大言不惭,则无心为志。——【宋】朱熹

(意译:说大话都不惭愧的人,一点去实践的决心都不会有。)

(3)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冰心

(4)嗜酒的人从不品酒,话多的人从不动脑。——【法】普赖尔

(5)轻诺必寡信。——《老子》

(意译: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6)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7)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8) 人的一生可能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9) 芸芸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1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11)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2、闻一多: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

3、成语形式分类

(1)习用的古语。

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不节烈( 中国 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2)指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大多由四字组成。

清·任泰学 《质疑·经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

赵树理《金字》:“我想了一阵,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

4、成语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说和做_百度百科

成语_百度百科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关于袁隆平的评价,你是怎么样评价袁隆平的呢?

下一篇:关于诸葛亮的作文,诸葛亮优秀作文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