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日本东京大学孙博士留学_东京大学 孙博士

2024-04-26 18:08分类: 硕士留学 阅读:

日本东京大学孙博士留学_东京大学 孙博士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日本东京大学孙博士留学”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呼和浩特孙博士门诊上班时间
2.董康的人物轶事
3.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课文翻译发到495397234@163.com
4.孙文越飞宣言的原文内容
5.高分求:孙成钢《股市赚上100倍》的光盘下载地址
6.宋庆龄和她的保姆原文

日本东京大学孙博士留学_东京大学 孙博士

呼和浩特孙博士门诊上班时间

你好,您要问的是呼和浩特孙博士门诊上班时间是?呼和浩特孙博士门诊上班时间是8:00-19:00。孙博士综合门诊部的地址在赛罕区昭乌达路与大学东街交叉口北,上班时间是8:00-19:00,主要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综合门诊部。

董康的人物轶事

董康早年东渡日本后先后访问了当时日本著名的法学家小河滋次郎、松冈正义、青浦子爵、斋藤十一郎博士等,并对刑事案件中有关起诉、逮捕、审讯、监狱、死刑执行等内容进行了专门考察。这次考察的结果,产生了清末的重要法学著作《调查日本裁判监狱报告书》、《日本裁判所构成法》、《监狱访问录》、《日本裁判沿革大要》、《狱事谭》等。这批资料对沈家本等人修订大清新刑律,推动改良旧式监狱及审讯方法,修订《大理院编制法》等,提供了很大的借鉴。[1]

1912年身为前清进士大理院民科推事四品官吏的董康避居日本,就学于东京大学,研究法律,成为近代赴日留学人员中政治身份较高的一名。并将随身携带的一批珍贵的中国善本古籍,出售给日本收藏家大仓氏。1913年董康回国后即投身政界,并于次年出任北京大理院院长。同年,沈家本与世长辞了。但是,董康却继续沿着沈家本的道路走了下去,并于民国七年(1918)出任民国政府修订法律馆总裁。

清末所修订的一批法律,民初北洋政府稍加删改即搬来使用,而在董康主持下,民国初期的修订法律馆,也基本上保持了清末沈家本主持时期修订法律馆的特色,并根据“外法治国”的原则,继续有组织地翻译与引进了大量的外国法律及法学著作。1921年董康出任司法总长,取得了与沈家本相等的政治地位。为了进一步实现法制改良的理想,他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国法律制度的引进,并由当时的司法部参事厅专门组织设立了“外国法典编印处”,取代了原修订法律馆。[1]

从董康等人在北洋政府时期所引进的外国法律及法学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以日本为主,并对德国、美国、俄罗斯、英国等欧、美大陆法系的专门性法规进行较为集中的翻译。此外,对于国会组织及选举法,地方行政制度规章等的引进有所增加,这些都是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其体制度毕竟与大清帝国有所区别,故而在引进“外法”的内容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但总体上说,董康所引进的外国法律及法学思想,是对沈家本利用“外法”折衷修律的改良主张的继承。

1924年,董康辞去了职务,赴欧洲进行工商业考察,回国后于1925年出任“收回上海会审公廨中方委员会”会长。北洋政府失败以后,董康这位前清遗老所寄托的“外法治国”伴着“法制改良”和收回制外法权的梦想一起破灭了。从此他离开政界,充任上海法科大学校长、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并开设律师事务所,曾就南通“土豪劣绅张謇请求撤消没收财产案”出庭为江苏著名工商业者张謇进行辩护。

这期间,董康收集整理了一批中国古代法学著作,对清代法制史进行了研究,完成了《中国法制史讲演录》、《秋审制度》、《前清法制概要》等著作,并且将中国封建社会的秋审制度与欧美减刑委员会制度进行了比较。此后,他又在研究中国古代刑法有关证据问题的专集《集成刑事证据法》中鼓吹建立以日本军国主义法学体系为核心的所谓“东方法系”,将中国法制建设视为日本法的附庸,为日本侵略中国制造法律上的“依据”。[1]

七七事变以后,董康出任伪“华北临时政府”的“司法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出卖了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沦为汉奸,最终走完了这条从“外法治国”到卖国求荣的“东方法系”的道路。沈家本、董康这两位清朝进士出身的司法官吏,分别担任过清末北洋政府的司法大臣并主持过修订法律馆的工作。他们所追求的,是以法律改良的手段,通过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及法学著作,对传统的中华法系进行修订,通过颁发修订新法律,改良司法,整顿旧式监狱,废除苛刑等等,虽然他们为此目的曾与劳乃宣等所坚持的维护传统礼教的派别进行过斗争,但就其根本意义上讲,并无本质区别。沈家本、董康所进行的法制改良,其目的旨在维护封建君主政治的机体,这就决定了他们和当时时代的潮流是相违背的。应该看到,他们所引进的外国法律及法学理论,对丰富我国法学研究内容起了开创先河的作用,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学的发展基础,为我国法律向近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沈家本、董康所处的历史时代,是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良,充满激烈冲突的时代。其斗争的结局,不仅仅关系到中国法制文化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整个社会的命运。与沈家本同时,还有一大批人,站在力图推翻封建王朝的立场上,也引进与翻译了大量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和政治主张。以孙中山等人所代表的主张推翻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家,最终形成了当时社会斗争的主流。并且通过不断的斗争,结束了“朕即国家”、“君权神授”的封建制度及其法律,打破了几千年来帝王威严和封建礼教对人民的精神束缚,从而使中国的法制建设,真正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课文翻译发到495397234@163.com

海の中に母がいる

大海中有妈妈

如果说喜欢大山是继承了父亲的血统,那么爱好大海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承下来的。那是战争结束后不久,恰好经过不忍池附近时,妈妈会在池塘边深深蹲下,两眼死死地盯着水面。假如我喊她,她的脸上似乎显得很难为情,站了起来,笑着说:“想看一会儿海呀!”

当时,因为住在东大附近,去买东西时就顺便在不忍池休息一下,不可思议的是,我一直没有忘记那时妈妈说的话。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曾去母亲的故乡,鹿儿岛上一个边远的渔村住了一个月。外公个子高高的,非常强壮,一直在那里行医。距家大约五十米处便是大海,从那景色秀丽的海滨,看得见樱岛和开闻火山。母亲说想看大海,我想也许就是那故乡的海滨吧。如是在今天,去鹿儿岛用不了两个小时,而在那时,那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需要坐夜间火车和联运船才能到。在思乡之情的驱使下,似乎妈妈那种举动是理所当然的。

虽说喜欢大海,但尽情与大海亲密相处也只有在那个暑假,后来仅达到了从学校去洗海水浴的程度。也许是因为与海隔绝的状态,反而激发起我对大海的憧憬吧。大学毕业的那年,不知为什么,想要寻找与大海有关系的职业,便去打听能不能在日本邮船公司工作。出来接待我的人事课长非常遗憾地说:“本公司与其他公司一样,对文学出身的大学生,一概不受。”我将船公司误认为全体职员都在船上工作了。

尽管如此,希望乘船,我对大海的痴情却有增无减。幸运的是,我即将去法国,根据指示,留学生将乘船前往。去马赛有三十三天的航程——想到这个,我高兴得几乎要晕过去,可是其他留学生们不知为什么对这样耗费时间的旅行却一脸的不高兴。

我为了一个人尽情玩味航海的喜悦,选择了四等舱的铺位,那是季节工人用的船舱,留学生从不靠近,不但如此,因为在船底,靠近大海,舷窗外蓝色的波涛近在咫尺,汹涌起伏。海上起风浪时,船员将蒙上铁皮的舷窗关死。所谓床位,是用铁管制成的两层架子上绑上帆布,室内什么装饰也没有,简直像牢狱一样。

但是,文明的舒适环境,常常隔断了我们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如果说红海是炙热的话,我们所在的船底超过了四十度,而甲板上是火一样的酷暑。不用说,一、二等舱是优雅的,有冷气的房间。这就是康拉德所描写的热带海洋,是像粗暴的野兽一样的不可接触的实体。如果不是在那无比强烈的、光着膀子就马上会被烫伤的太阳底下,就无法体会到红海那令人眼昏目眩的宏伟景象。

早上,我被甲板上强烈的海风吹着,喝着大杯的咖啡,感到很满足。在中国人,马来西亚人,印度尼西亚人,越南人的嘈杂声中,我躺在甲板上读着海明威的书,开心得不得了。我站在船首迎着海风,觉得自己简直就像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

东印度支那海那冷酷无情的蓝色海浪,婆罗洲海那漂浮着水母的,淡绿色的,粘乎乎的波涛,印度洋那壮丽的落日底下荡漾着金色的碎波,还有地中海那带着可怕神情的蓝黑色的浪涛——不管我走到哪里,每时每刻都在震撼着我的灵魂,无法逃脱。从早到晚,我都站在船舷边,一刻不定地注视着那蔚蓝,广阔的大海。

我认为,人们只要长久呆在所爱的东西旁边,只要它存在就会感到幸福。人们感到无聊,是因为失去了一味宠爱的东西吧。在这次航海期间,我觉得自己见识了自然的美丽,同时学到了如何度过人生的方法。

从那以后,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当我眷恋大海的时候,就读起令人怀念的三好达治的诗。

“大海啊,在我们使用的文字中,在您之中有妈妈。然而妈妈啊,在法国人的语言中,在您之中有海洋。”(法语中母亲是mere、海洋是mer)

庭院

所谓庭院,就是建在住宅的外面,给予室内的氛围很大影响的住宅设施。比如说在起居室等地方坐下,无意中将视线投向外面的时候,那里有开阔明亮的草地,长着茂盛树叶的松树,这样住宅的氛围就相当不一样了吧。我在父母的庭院前面盖了房子住着,如果说自己的庭院嘛,我还没有,不过我在窗户边的饭桌上能看到父母的庭院。这个庭院不是按照“庭园”的样子打理的,院内只有些杂树,非常宽阔,那样反而可以将四季应时的变化敏锐地显示出来,给人以惊喜的感觉。早春纤弱的梅花出人意料地在角落里开了一小片,放眼望去,树叶落尽的树木将冬天的夕阳撕成千万片,于是许多情况下,原来暴躁的心情变得平和了。

在庭院中瞭望,咋一看是并不引人注目的行为,似乎成了包括我在内的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格外重要的一种节目。比如说,在山口瞳的悲哀无穷尽的小说集《庭院中的沙场》中的同名短篇小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该小说中有以下的描述:

“今年的梅雨感到特别长,是因为三月和四月的雨特别多吧。我在忧郁的气氛中生活着,虽然是梅雨季节,却未必感到讨厌,这是茂密的树木的缘故吧。在长满绿叶的树木中,看着雨降下来,保持了良好心情。我喜欢紫阳花,紫式部那淡红色的花也开了,真好!

我在起居室的长椅子上坐了下来,那里能就近看见树木,看着庭院里下雨,这样呆着心情感到很郁闷……”

作为作者分身的主人翁,这样眺望着庭院时,神情驰骋,想起了最近死去的亲人们。也就是说,是因为心情越来越消沉的缘故,这也许就是与前面所说的“心情平和”相反的想法吧。实际上,平常压制下去的感情,在眺望庭院时被引诱了出来,根据一种放电现象,将压抑消解了,本质上是同“平和”相同的现象。这件事情,在思念一会儿死者之后,到浴池去洗头的主人翁,觉察到自己在葬礼上决不流泪,而在现在却流泪不止,这样结果就清楚了。

庭院对感情的巨大作用,也许就是具有这样的治疗效果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是与住宅相连接,如果没有特别美丽的风景与极好的瞭望条件,那么在视线被遮挡的情况下,必须存在足够将私人氛围围绕起来的自然片断。看到这一切,心里感到平和,那都是自然的造化,无论是怎样的片断,它们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偶发的喜怒哀乐保持着独立的节奏运动着,我们如果感受到了这种节奏,那么自己的感情不就可以与无论什么都相对化了吗?也就是说在这种场合,视线受到阻挡与感情受到阻挡大致是相同的。

毋庸置疑,这样的功能在庭院外瞭望风景和公共绿地是做不到的。但是,这里的微妙之处是,作为私人领域的庭院和这以外的场所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托付感情一方的意识是各不相同的吧。根据投向外面的对象,结果感情波涛得到治疗的案例,尽管大部分提升了的深刻的感情是无限的,但作为当事人,想要保留他人所不知道的秘密,是高度私密的一类感情。因此,为了允许自己这样的感情放电,人们就避免了他人可能的干涉,有必要保留这样一片保护心理安全的境地。

这样,在有自己的场所,感情的托付对象也在私人领域内是有利的。瞭望着自己住宅的庭院状态,是最合适的。不可思议的是,对庭院以外的草木托付感情是容易的,他人却没有理由领悟,姑息不论远离村庄的一间屋子周围的大自然,即使在公园绿地和行道树中与对手进行感情放电,也觉得有点害羞,人们好像多少都有点都市人的一般心理。

对庭院的杂木林风格还是以不讲究的态度为好,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在本人担任庭院修建的情况下,从不详细指定树木的种类,不过,在粗略之中也有很强的执着追求,从室内放眼望去的良好位置,特别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中心的起居室,在饭厅前面配种了落叶的大树。我不问树的种类,但树木的形态要根据预定交付,可能的话,先看了实物后再选定。本人的想法是,粗壮的树干可以使人的背脊充分舒展,是那种上面树枝伸展很宽的树。由于受到最高预算的制约,也用那种树叶尚未长出,尺寸不够的树木,种植这样的树是对其将来成长的期待。

对这样一棵树的执着,一是为了适应季节需要修剪的落叶树,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作为庭院的精神治疗效果,不可缺的是自然的节奏,最具象征性地反映出来。夏天,落叶树有厚厚的树叶,造就了遮荫纳凉的场所,冬天,枯叶抖落,让阳光能够透过。更不用说,春天是树木的发芽季节,秋天的树叶色彩尽染,有着随着季节变化的风景。但是与此并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的落叶树对室内气候有着良好的影响。当然,落叶树根据季节的变化,面朝树木的房间,需要对向阳的自然营运作实质性的调整。

对于落叶树的恩惠,我在自己的家里年年都有持续的实感。父母家的庭院前面,是以南北细长的格局建的,我家的南端几乎与地基的边界连接,在这一面没有庭院,幸运的相邻的地块是公园,那里立着的落叶树使我享受到了向阳的调整效果。夏天,郁郁葱葱的茂盛树叶将绿色反映在室内,显得微微有点暗,冬天透过枯枝淡淡的阳光向屋内射进来,如是晴天,直到白天过去后,屋内连暖气也不需要,暖融融的。

正如我所记述的那样,庭院强烈要求反映四季的变化,在这里可以看出“风景”是庭院的最大意义所在,这好像是日本人特有的庭院观。如何将私人氛围围绕起来,再加以人工,日本人对追求庭院的风格有着自然的微型模型,这种自然志向在选择以石喻山,以砂喻水的枯山水之类的包含了曲折操作的庭院中,是一贯如此的。这样的结果,作为对象,不应该克服自然,而是要营造亲和的环境,这就是日本人的自然观的由来,当然,可以说我对杂木林的喜爱,就是受了它的影响。

作者介绍:

渡边武信,1938年生于横滨市,196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1969年完成同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同年作为个人工作室开设渡边武信设计室,五年后改组成法人组织。目前正从事以个人住宅为中心的设计活动。

山口瞳,1926至1995,小说家,东京出生,国学院大毕业。以《コピーライター》最为著名,善于描写都市小市民,一般的日本人的感情生活。

鲜花介绍:

紫阳花,又称八仙花,绣球花,ユキノシタ科的观察落叶灌木。初夏开球状的集散花序,只有四枚萼片,挂着许多发达的装饰花。花色有从青到紫红七种变化。

紫式部,クマツヅラ科的落叶灌木,秋天结出球形的果实,成熟后为紫色。据说这是从《源氏物语》的作者名字紫式部模仿而来的。

日本人的自然观:

日本人不认为自然和人类要对立起来,相反,他们将自然围起来,一边沐浴这它的恩惠,一边生活,他们认为要与自然调和、共存。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第六课?

生命

阿部昭

一.

我家眼下有三只猫咪。近来的孩子都很现实,他们问父亲:“养猫究竟有什么用?”

我无言以对。

确实,这么说来,养狗可以防贼,可以将扔出去的球捡回来,多少为人干点事。可是猫呢?由于最近老鼠也很少出现,所以猫们吃了就睡,出去走走,饿了就回来,然后再吃了睡。如此而已,对人什么贡献也没有。

“什么用也没有不也很好吗?因为它们呆在这里就很有趣。”在不得不回答时,我只能这样回答,这恐怕不是对孩子们的问题的解答吧。

总之,只要看看动物们的活动,就会使我感到快乐。每当看到它们沿着松树或刺槐的树干,垂直地一气上窜好几米,为捕捉飞着的昆虫而高高跳在空中时,似乎只有在这时才会发出感叹:它们的动作是多么准确,决无徒劳之举。

卑鄙如畜生,如此之类的话在人们的语言中是有的,但也不能说都是这样。有些作为母亲的人,讨厌生儿育女,甚至有弃儿或任其死去的事情,在这样的世界上,猫眯的育儿却充满了细心的情爱和无限的耐心。

说是育儿,也不是老猫让小猫吃点心,买玩具,而只不过是将自己在草地上捕捉到的四脚蛇叼过来给小猫而已。

它们用奇妙的叫声召唤小猫,小猫来了,便将猎物“啪”地一声放了下来,然后,自己不经意地看着小猫玩耍四脚蛇。恰如人类的母亲照看孩子时,以一种满足、放心的表情,呆呆地看着。

另外,在小猫吃着盘子里的食物时,老猫一直拉开距离等待着,等小猫吃完后,才去吃期待已久的残羹剩饭。

在规劝小猫的时候,老猫是那么温柔地咬着小猫,用缩进脚趾的前爪那么有分寸地敲打着小猫,而决不会对小猫体罚什么的。

“连周围不会说话的兽类对子女也如此怜爱,何况人乎?”歌人源实朝的这句诗,说得真是千真万确。

不仅如此,可怜的是它们还要日夜受到人类文明的惊吓。听到吸尘器的声音就会吓得浑身发抖,遇到喷气机在头上低空飞过,便慌忙躲到隐蔽处,那副低眉俯首,无地自容的样子,使它们显得更加矮小。

如果说人类的生存不易,那么它们的生存就更加不易了。

二.

自从猫咪增加了,家里到处可见散落的小动物的尸骨,从四脚蛇开始,什么蜉蝣,蝗虫,螳螂,蜂子,金龟子,蝴蝶,蛾子,蟋蟀,有时甚至还有蝼蛄之类。在外面玩玩就行了吧,可是猫咪一有机会就会将它们带到屋里来做世界。

在海边暖洋洋的草地上,好像有许多四脚蛇。而落到猫咪爪子中的四脚蛇大多被咬断了尾巴。这并不是猫咪要吃它们,而是长时间将它们作为玩具来玩的缘故。它们在猫的爪子里受伤,变弱,直到最后死去,猫咪将它们忽而叼起,忽而用前爪去抓,如逃跑的话再追上前抓住,或是用两只爪子夹起来抛向空中。玩腻了,就将它们弃之不顾,再也不去管它们了。

有运气好的捡了一条命,好不容易才爬了出去,但更多的是想逃也逃不了,留在家具后面,坐垫底下,变得像干鱼似的,干巴巴的样子。

我感觉到,也许在那以后,也有在家里哪个地方生存下来的。某日某时,一条四脚蛇突然从隐蔽处窜出,使我吓了一跳。

多亏这件事,我才与四脚蛇变得十分亲密起来。本来一看见爬虫类就会感到心情不快,要用棍子之类来将它处理掉才算完事。可是最近,不管是死的活的,都敢拿在手上了。

这么一来,四脚蛇这样的东西也成了不拘泥于长相的可爱动物了。

不仅如此,我觉得四脚蛇还真是个不简单的家伙。

某日,我见到了平日总是被猫咪玩弄,拼命要逃走的四脚蛇勇敢地与猫咪对抗的场面。

那只四脚蛇用小小的上下颚紧紧咬住猫咪的前爪——即猫爪后面露出的皮肤部分。

猫咪对这样意想不到的反击与其说是畏缩,倒不如说是束手无策的样子,它不断地甩那只爪子,想把四脚蛇甩掉,可是四脚蛇就是不松口。

我不禁笑了起来,何止猫斗困鼠,如果四脚蛇被逼得走投无路,也会对猫这样庞大对手拼命反抗的。懂得了这一点,我不得不在心中为它鼓掌。

另外一天,我还目击过四脚蛇咬住猫咪的胡子挂在空中的情景。

我多次从猫咪爪下救出可怜的四脚蛇,将它们放回草丛中,可是它们也许早晚逃不出再次被猫咪抓住的命运吧。

在这周围,野鸟很多,猫咪经常叼着麻雀回到家里。

黎明前,对麻雀来说是受难的时候。猫咪早早就潜藏在草丛或树枝上,趴在那里等待麻雀的到来。

早上起来一看,走廊的一角简直就像羽绒被、坐垫破了似的,鸟的羽毛散落一地。猫咪已经将小鸟整个地吃个精光,除了大量的羽毛,连鸟喙鸟爪也一只也未留下。

听到猫咪蹲在草丛里,将活生生的麻雀连骨头一起嘎巴嘎巴地嚼碎的声音,禁不住心神不定,浑身发抖,倒不如说是干脆,这种感觉也不是没有。它们的做法实在是简单明了。

可就在不久前的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正在自己房间里工作,从近旁的草丛里发出了不知什么动物的尖锐的哀鸣:唧、唧、唧、唧、唧……

说是虫子吧,声音也未免太大了点,而且不是听上去习以为常的声音。

我一看,是一只小猫——虽说是小猫,身体与大猫同样大了——正将一只什么动物追得走投无路。

我从走廊走出去,在差一点贴在地面的松枝和下面长着的杂草之间,一只黄背绿鹦鹉像被囚禁起来似的正在那里挣扎。

我正要伸手去救鸟,可是猫比我更快,它发出一声吼叫,同时叼起鹦鹉,向更茂密的树丛中逃去。

这么一来,使我很为难,便放弃了去追赶猫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我这样换位思考——猫捉到的东西属于猫,它主张自己的所有权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它要不了五分钟就会将它吃个精光。

可是,鹦鹉的哀鸣一点也没有停止的迹象。作为猫来说,也许想要慢慢享用久违了的美餐。唧、唧、唧、唧、唧……听到这样断断续续的绝命惨叫,我渐渐地再也不能保持镇静了。

(对于笔者不太热心去救出鹦鹉之事,诸位爱鸟的先生也许会感到愤慨。可是,不管是什么动物,绝不是为人类观赏用的。让它们安乐生活的是人类,将它们关起来强迫它们过不自由的生活的也是人类。不仅如此,人类为了使用将一部分动物大量饲养起来,借文明的力量高效率杀戮动物的人类,有资格说猫咪残忍吗?动物之间互相扑食和被扑食的做法,比起人类的杀生来,不是更加符合于自然的常理吗?)

尽管如此,我还是再次走了出去,在庭院中转圈地追猫,终于将鹦鹉从它的嘴里成功解救出来。

鹦鹉的翅膀根部,比喻成人的话,就是腋下受伤很严重,但看上去似乎还精神。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冷不防地几乎咬住了我手指的分叉处,那是作为救命恩人的我的手指交叉处呀!而且还使出了全身的力气!鹦鹉在我的房间里的榻榻米上横倒下来,不久又能站起来了,接着在那里摇摇晃晃地走了起来,在我从不折叠的被褥上拉下了粉红色的粪便。这么一来,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准备一个笼子把它养起来倒不错。

可是,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从猫那里将它抢回得太迟了,过了两三小时再看,她又倒了下去,变得浑身冰凉了。

三.

想写动物的故事——虽然这么说,我的情况,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是连写的资格都没有的,可是作为读者,我对巧妙地描写出小动物的姿态的列那尔的《胡萝卜》和《博物志》等书爱不释手。

一般来说,读那些作家的作品,感到即使他们还赶不上我们,但他们与我们截然不同,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从小与枪支为伴,通过狩猎而与动物密切接触。还因为射杀动物时必须熟知对方的习性,于是自然而然地,他们的观察也更认真,目光也更敏锐。可以说,他们在与动物反复地血腥地打交道中,对自然的理解也当然更为深刻。

列那尔就是如此,狩猎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博物志》不仅是对优美自然的观察的产物,他的文章更是优雅且残酷。

可是,将列那尔的《日记》读下去,将会产生这样的感想:三十多岁的人,过了半辈子,某个时候,突然对徒然无益的杀生讨厌起来。下定决心从此不再打猎,也让子孙们不再打猎。接下去,他还有这样对松鼠的超一流的描写——

……松鼠。松鼠既无喜鹊那样的天资,也不会区别棍棒和枪械。它爬上树躲了起来,以为这就安全了。我只看见它的鼻子。第一声枪响,松鼠吓得滑落下来,倚靠在树枝上,紧紧抱住树枝,死了吧?还没有,还在动。第二声枪响,松鼠掉落下来。我将这只无害的温顺的动物杀死了,它在下雨的时候会将尾巴竖起来靠在脸上避雨。

冷血动物!

(岸田国土译)

列那尔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悔恨在心中翻滚。”

尚不清楚他是否如其所说,此后杜绝了一切杀生行为。但是,在描述松鼠的故事时,他说“这只无害而温顺的动物,将尾巴竖起来靠在脸上避雨”的时候,仅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列那尔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其内心与吟诵“连不会说话的兽类都……”的诗人的内心是相通的吧。读到这里,我对这位生平一直敬重的作者更加心心相印和喜爱了。

话虽然这样说,人类已经为自己的事情竭尽全力了,为动物的事情考虑的余地已经不多了。一方面持有饲养动物的情趣,一方面出于无心,甘愿担当着冷血动物的恶名。

整天被锁链栓着、从篱笆缝里无精打采地看着大街的家犬们。

无人搭理的、在雨中一直无止境地嚎叫着的小猫。

忘了在空中怎样飞翔,在笼中正在变得冰冷的小鸟们。

不会说话的它们的不幸,与我们的不幸是多么相似、令人感到多么可怕!

尽管如此,我有时会面对着它们,想要与它们亲密地聊上几句:

“你们大家真不错,既没有语言,也没有钱,连多余的唠叨也没有,也不必为明天的事操心。比起说谎的、贪婪的人类来,你们不知要好多少倍……”

不用说,不管说什么它们也不会回答,好像嫌我罗嗦似的,朝我的脸看了一眼。

孙文越飞宣言的原文内容

越飞君此次在沪,曾与孙逸仙博士谈数次,关于中俄关系各重要事件,意见一致,而以下列数端尤著:

(一)孙逸仙博士以为***主义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可使此项共产主义或苏维埃制度实施成功之情形存在之故。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重要最迫切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越飞君并向孙博士保证,中国当得到俄国国民最挚热之同情,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

(二)为明了此等地位起见,孙逸仙博士要求越飞君再度切实声明1920年9月27日俄国对中国通牒中所列之原则。越飞君当即重新确认此项原则,并向孙博士切实宣称:俄国政府准备且愿意根据俄国抛弃帝政时代对华一切条约及强夺权利之基础,另行开始中俄交涉。上述各条约中,包括关于中东铁路之各项条约及协定在内(关于此路之管理,上述通牒中第7条曾特别叙述之)。

(三)因承认全部中东铁路问题,只能于适当之中俄会议始克满意解决,故孙逸仙博士以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宜于该路之管理之上,觅一相当办法,且与越飞君同意现行铁路管理法,只能由中俄两国政府不加成见,协商暂时改组。但不得损害两方之真实权利及特别利益。同时,孙逸仙博士以为此点应与张作霖将军商洽。

(四)越飞君向孙逸仙博士切实宣称(孙博士对此层完全满意):俄国现政府决无亦从无欲在外蒙实施帝国主义政策,或使其脱离中国之意思与目的。孙博士因此以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由外蒙撤退,缘为中国实际利益与必要计,中国北京政府庸弱无能,无力阻止因俄兵撤退后白俄反对赤俄之阴谋与敌对行为之发生,而酿成一种较目下尤为严重之局面。

越飞君与孙博士以最为亲挚与有礼之情形相别,彼将于离日本之际,重来中国南方访问,然后赴北京。

高分求:孙成钢《股市赚上100倍》的光盘下载地址

第一部分:我的实战经历,2盘

本系列两张光盘分别介绍了孙成钢博士在13年实战过程中的亏损和盈利经历。其中既有一个新股民亏损的心路历程,也有众多在股市中亏损累累的投资者的“亏损圣经”,更有孙博士从绝境中反败为胜的奇特传说,还介绍了股市中的一些超级高手的实战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怎样做股票将“亏得快”,怎样做股票能“赚得多”。无论是亏损得倾家荡产的时候,还是一天赚一倍的时候,孙博士都将细节转化为理论,让我们在分享过往的欢喜和悲痛的时候,能领悟到股市赚上100倍的真谛。

1.我的实战经历之一:我是怎样赔钱的

一般的股民讳言亏损、不敢面对亏损,而这恰恰是他无法走出困境的心结。孙博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敢于面对自己的伤口,正视它、审视它,从中条分缕析,找出失败之道,为未来成功积累经验。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第一次亏损,第一次透支,第一次绝望,也看到了挪用公款炒股者的紧张、卖鸡大户一年赔光500万的心酸、企图一举翻身的年轻人的冒险和通过龙虎榜赚到2000万又通过龙虎榜全部赔光的惊心动魄。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结论,这正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前言:13年5个1000万

我与股市的第一次接触

我的第一次买股票

我的斩仓经历

最短持仓5分钟

第一次透支的恶果

作空也可以赚钱

第一次代理操作的失败。

80万元亏损到30万元

400万元如何亏损100万元

从绝望中走出来

我所见到的最失败的股民

2.我的实战经历之二:我是怎样赚钱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为知道亏之道,所以才有赚之道。孙博士的第一次赚钱经历,源于公司的调研,而其最多的利润则来自于对公司报表的研究。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天赚一倍、一天赚60%的神话屡屡上演,也看到了他的一次又一次坐庄经历。谁能想到,在股市大跌之前,他能及早逃顶,在行情低迷的时候,他能利润翻番,而这一切,居然得益于多年前在矿山下的紧张生活的体验。但是,没有这种体验的人们,又是怎样才股市中赚钱的呢?一个月赚1000万的大户、四年将资金从25万元增值到1000万的人究竟有什么诀窍?在股市中赚到2亿元,靠的只是抓住机会吗?股市之后转战房地产,资金增值到10亿元,靠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最早的公司调研

第一次坐庄经历

一天赚一倍的狂喜

一天赚60%的经历

从300万到1400万

1999年的逃顶

熊市中的翻番

我的两次坐庄经历

两年增长7倍的帐户

我为什么能成功

我见到的最成功的股民

第二部分:《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6盘

本系列的6张光盘是孙成钢博士的倾心之作。从学习总结开始,到心理健康为止,孙博士先后提供了股市赚上100倍的十二大秘诀,每一种秘诀都深入浅出并用实例来进行评点,因而具有了很强的实战参考性。在投资战略、投资过程、投资纪律几方面,都提出了异于常人的观点,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而看透庄家的两张盘则是在《十年二十倍》论庄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加工,并提出了庄家行为的新思路,尤其指出了未来的新庄家时代将出现的新主力机构和特点。而看透上市公司的部分,则从新人性理论出发,剖析了大股东和经理层的心理,可谓入木三分。本部分还介绍了一些实战的技巧,如止盈和止损、新股的陷阱等等。本部分内容粗看浅显,实则隐含了作者十三年实战积累的理论体系,值得细细品味。

3.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一)

股市真的能赚钱吗?真的能赚上100倍吗?孙博士开篇先给您谈历史,坚定您的信心,然后就股市和其它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谈收益也谈风险。随后,在介绍秘诀的时候,先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谈学习,谈总结,然后高屋建瓴谈投资战略,高度立即显现出来。由此,我们开始登堂入室,逐渐深入股市实战的奥秘。

股市能赚100倍

中国股市的回报

股市与实业的比较

股市与其它投资的比较

股市的不足

对于风险的认识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一:学习、总结、随机应变。

向书本学习

向他人学习

向经验学习

投资日记

随机应变之道

学习要用功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二:树立正确的赚钱思路——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是什么

常见四大战略流派

二十一个分战略剖析

最正确的战略

4.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二)

在一般人看来,买卖股票没那么多麻烦,不过是看好了买,看不好了卖而已。但孙博士偏偏把一个投资的过程分成了五个步骤,其中的第五步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容易被忽视的还有风险,要靠组合,更要靠仓位来控制风险。只听说过军人要遵守纪律,谁能想到投资也有纪律呢?这些想不到的环节,却恰恰是股市亏钱的根由……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三;投资是一个过程。

买进之前做计划

根据计划来买进

买进之后勤观察

达到目标才卖出

卖出之后做总结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四:投资做组合

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回避非系统风险靠组合

如何靠组合降低风险程度

怎样建立组合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五:靠仓位控制风险

牛市应坚持满仓

熊市应坚持空仓

平衡市的仓位应适当

感觉不好,看不清,宁可空仓

永远要记住:机会永远存在 。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六:遵守操作纪律

为什么要制定操作纪律

为什么纪律要写下来

为什么要遵守纪律

哪些操作纪律是必须遵守的

建立资金曲线图

不听信任何传言

身心不健康停止操作

入市必要有书面计划

设立止损点

不透

5.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三)

神秘的庄家究竟是什么人?庄家的组织结构里究竟有哪些人?他们想做什么?他们怎样做?这些内容,如果不是亲自做过庄家,怎么可能看透彻呢?孙博士9年前就开始第一次坐庄,后来接触过无数的庄家,因此深知庄家之密,可以清楚看到庄家的收集、拉高和出货的行为细节。跟随他的讲解,我们自己也仿佛加入了庄家的行列,在成为资金的真正主人……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七:看透庄家(上)

谁是庄家

庄家的组成

庄家进场时间的判断

庄家成本的判断

庄家收集的类型

庄家的拉高特点

庄家的出货特点

庄家与与上市公司

6.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四)

庄家做市,无不与各路机构联手或者勾结,勾结中,有哪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有哪些是可以为我所用的行为?了解了这些,才能有效跟庄。但是,庄家也有庄家苦,覆灭的庄家还能东山再起吗?未来的庄家又是些什么人?中国的基金操作有哪些猫腻?私募基金究竟能否成为左右股市的第一力量?且听孙博士娓娓道来。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七:看透庄家(下)

庄家与媒体

庄家与咨询机构

庄家与管理层

庄家的操盘手法

怎样有效跟庄

庄家的毁灭

后庄家时代谁主沉浮

基金的三重罪

非主流力量的崛起

私募基金的发展趋势

7.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五)

做股票,其实就是做上市公司。要选出最优秀的公司,就要看管理公司的是些什么人,看这些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孙博士还以其专家的身份,介绍了判断公司价值的四种方法,这些方法,很多人知道,但用的不好,根源在哪里?为什么有人判断企业价值却总是落空?神光公司神奇的投资价值评级系统,使用了哪16个指标?这里,就有答案。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八:看透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想什么

董事长在想什么

总经理在想什么

股权分置解决之后

财务报表的水分

财务报表的缩水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判断公司价值的四大经典方法

怎样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

16个指标的分析

16个指标的归类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九:别人的话怎么听

别人的话怎么听

小道消息多怀疑

正道消息价值低

免费消息反着听

管理者的消息细斟酌

隐含信息自己挖

咨询公司的信息利用

揭开咨询公司的秘密

网络高手是怎么炼成的

形成自己的信息分析系统

记住一些常识

8.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六)

谁能想到,股市居然存在着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只要你的钱够多,你的时间足够充裕,你可以在股市中大赚一笔。但是,你的钱真的够多吗?你的时间真的够用吗?孙博士将这些秘密剖析之后,还会介绍他十三年实战中积累的一些投资技巧,每一条技巧,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做后盾,几分钟的讲解,却凝聚着几年的辛勤耕耘……

你能想到吗,一个投资专家,谈到投资的时候,却以投资心理作为收场,他认为,股市赚上100倍固然重要,心理的健康更加可贵。怎样在赚钱中实现心灵的平静呢?一句话:平常心是道。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十:学会套利

商品期货的套利理论

股市中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可转债

权证的套利机会:认沽权证、认购权证、备兑认股证

套利的最大效应:以小博大

套利的风险

时间的因素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十一:积累技巧

高价股不如低价股

超跌股涨得快

小盘股利润大

垃圾股里出黄金

千万不要补仓

斩仓的技巧

放量一定有危险

从来不会有莫名其妙的下跌

心慌的时候要空仓

新股的陷阱

股市赚上100倍的秘诀之十二:平常心是道

冷眼看上涨

热眼看下跌

赚钱不贪多

亏钱应有度

休息也是一种投资策略

心静天地宽

第三部分:股市赚上100倍之实战秘笈

小资金和大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操作手法。在孙博士看来,小资金就是要快速赚钱,最好一年就能赚上一倍两倍的。但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呢?他先介绍了小资金实战的六大诀窍,随后就神光的超级强势股系统进行分析,介绍小资金赚钱必须要注意的实战原则。随后,他告诫大资金拥有者,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为此,就必须建立交易系统。而交易系统这一投资前沿理论,经过他的分解,变得清晰起来,变得可行起来,这才是实战理论的精髓。

9.《小资金赚上100倍的实战秘笈》

这张光盘是每一个资金低于100万元的投资者必须仔细地、反复地多看几遍的。小资金要快,也要安全。但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投资方法。你可以追涨杀跌,也可以长期持有一只股票,不同的操作手法将有共同的利润目标。

诀窍一:单一选股

诀窍二:满仓介入

诀窍二:波段操作

诀窍三:追涨杀跌

诀窍四:止损止盈

诀窍五:长线盯住成长股

诀窍六:请专家理财

超级强势股

三个月翻一番

怎样选择投资基金

小资金实战适用人群

10.《大资金赚上100倍的实战秘笈》

很多大资金客户信奉效率市场理论,认为股市是随机游走的,不需要动脑子,只需要跟着指数走就可以了。但是,孙博士不这样看,他从长期性和短期性进行剖析,告诉我们:效率市场是长期观点,但我们的生命有限,也正因为如此,长期的随机不等于短期的无规律。大资金要赚钱,必须建立完整的交易系统……

效率市场理论

交易系统理论

条件设定

选股系统

成功率验证

相关数据检验

模拟操作验证

后期实战检验

优化与过度优化

系统信号与人为执行

决策与讨论

市场常见交易系统批判

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做企业而不是做股票

第四部分 股市历史揭密与展望

你可能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这样的方式解读历史,因为他谈历史,完全是为了判断股市的未来。从股市历史中走出来,他告诉我们,中国股市正在进入一个长期大牛市,其中的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11.中国股市历史揭密

这张光盘从1990年12月谈到2001年6月。每一个曾经过去的事件都显得那么熟悉,因为我们今天正在上演着过去曾经发生的故事。如果你是老股民,不妨看看孙博士如何解读历史;如果你是新股民,不了解股市历史,又怎能贸然进入这个充满着风险和诱惑的市场呢?

为什么要研究股市历史

五年大牛市结束之前的中国股市

12.中国股市的未来

本光盘的最大价值也许是孙博士提供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股市发展历史,也正是从这些历史出发,他对未来20年的中国股市做了绘声绘色的展望,似乎那牛市的脚步正在越来越近。要想在中国股市赚钱,不能不提前了解股市的未来。

股权分置解决的前后

美国股市80年

香港股市50年

日本股市50年

中国股市远景展望

第五部分:《2017年:中国展望》

13.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

尽管很多人不相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孙博士还是用数字作证,告诉我们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学者在用名义GDP进行经济分析,看到了他充满自信的中国经济15年展望,也正是这些相对精确的预测,才构成了他对股市长期展望的基础。于是,我们开始憧憬2017。

中国经济50年回顾

名义GDP与实际GDP

日本经济50年的启示

中日美三国比较

韩国经济数据的启示

2017:中国经济展望

中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展望

孙成钢的投资历史:

1993年5月,25岁的孙成钢开始了第一次股票买卖,大败而归。到1994年5月,仅仅一年时间,借来的2万元赔得干干净净,还倒欠别人7000元。但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总结经验教训后开始复苏。1994年10月,个人净资金就已经达到了5万元,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

1993年10月,孙成钢开始进行10万元资金运作,到1995年底,仅剩下2万元。但到1996年8月,该帐户资金神奇般回到10万元。8个月利润高达400%。

1995年5月18日,孙成钢开始为机构操盘400万元资金,半年后亏损高达120万元,但却从此总结了大资金运作的规律。1996年1月-4月,他操作的另外一笔500万元资金盈利110万元。

1995年10月,孙成钢接手一笔80万元资金,到1996年1月,亏损到32万元。但到当年9月,该帐户资金结余超过140万元,8个月的利润350%。

1996年10月,孙成钢接手250万元资金,一个月时间盈利100万元,客户因此再追加资金100万元。到1997年10月,该帐户结余1400万元,利润超过300%。而这期间,中国股市先后经历了三次大暴跌,其中包括1996年12月的连续3天跌停。

1998年1月起,孙成钢个人帐户撤销,不再自己做股票,转而指导客户操作。

1998年4月-2000年3月,他负责的《神光每日传真》之“实战帐户”从10万元增值到85万元。

1999年9月-2000年3月,他负责的另一个模拟实战帐户从10万元增值到32万元。

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他指导天津某客户资金从30万元增值到120万元,一年时间盈利300%。

1998年9月到11月,他指导某机构动用1亿元资金,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盈利2000万元,并顺利撤退。

1999年5月,他指导某营业部短线资金2000万元做出2亿元交易量并盈利10%。

1999年6月30日,最经典的战役出现,他在当天早晨开盘前指导所有客户全面清仓,当日股市大跌并中期见顶。

2001年,他指导某客户5亿元的资金和股票全部顺利逃顶成功。

2001年9月起,他淡出股市,开始攻读博士。在3年大熊市中,他出版了3本书,并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家庭主要资金则房地产投资获得成功,回避了市场下跌。

2002年3月到2004年5月,在两年大熊市中,在他的指导下,他家庭的资金200万元在股市中小试牛刀,居然获利199万元,利润率近100%。

孙成钢,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他的一个普通职员,在神光工作了8年,通过股市投资和房产投资,个人资产从20万元增值到1000万元。

厦门一位投资者,成为他的客户,3年时间资金从25万元增值到600万元,随后一年再度增值到900万元。

淄博一位年轻人,资金不过50万,跟随他学习投资一个月,回去后两年时间资金增值到1000万元,被当地人誉为“神童”。

在他的公司里,诞生了14位百万富翁。在他的客户里,诞生了无数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

2004年7月,孙成钢再度退出股市,甚至自己申请,取消了证券投资咨询的从业资格,转而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如今,孙成钢决定回复老本行,这个从代理投资起家的著名投资家、投资理论家决定再度代理投资,立志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成为中国私募基金合法化的探路人。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原文

1915年10月中旬的一天,宋家的二女儿——宋庆龄,突然被她的父亲宋嘉树软禁起来了!

宋庆龄是宋家三姐妹中出类拔萃的老二,长得俊美异常,不仅皮肤白皙,晶莹得好像透明的玉石,而且体态轻盈,风度翩翩。当然,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豁豁亮亮嫣然动人眼睛。亲友们戏称其为一朵花,不像牡丹和玫瑰那么艳丽娇媚,而像玉兰和水仙那么淡雅秀美。她很像我们东方古典风韵的少女,显得文静、温存,讲话轻柔,举止端庄,身材娇小而线条分明。因为她很可爱,而且听话,所以最得父母的疼爱。尤其是母亲,简直把她当做掌上明珠一般。

然而,这个一向以文静温雅著称的少女,今天究竟犯了什么“天条”?为何会遭到父亲的“囚禁”呢?

让我们细细道来。

在宋庆龄诞生之后,她的父亲宋嘉树由于在实业方面经营得法而逐渐富裕起来。于是,宋嘉树便在上海虹口郊区购买土地,建造了一幢楼房。这幢楼房坐落在今东余杭路上。它的建筑形式半为中式,半为西式,用中西合璧、副为一体8个字来概括,可以说恰到好处。主楼虽然谈不上壮丽堂皇,却也显得庄严、气派,颇惹人眼。朱红的大门和棕色的围墙,赋有东方的艺术色彩;那奇伟的楼顶,又好像西式的别墅。这楼后面是几间较小的房舍,有的作为仆人的住处,还有的作为厨房、小餐厅和贮藏室;再后面是一个菜园和花园。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蔬菜,花园里更是四季鲜花盛开。

尽管宋庆龄在这个环境幽静、草木葱茏的地方,愉快地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但在她看来,这里也是自己在22岁时的一个“铁笼”。因为这一年深秋父母反对她与孙中山结合而软禁她,还为她匆匆忙忙地另择门婿,企图包办她的婚姻。为此,庆龄感到十分调怅,她整天沉默,或在自己的房间里坐卧,或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像一只沮丧的笼中鸟一样,心情十分恶劣。在那原本是白皙、红润的脸上,如今被淡淡的雾气笼罩着;一双原本是顾盼生辉的眼睛,如今好像蒙上了一层倦怠的色泽;而且里面储满了青幽幽的忧郁的光。

作为一个对孙中山充满爱慕的姑娘,她感到惆怅和忧伤是很自然的事情,她无法扑灭胸中燃烧着的对孙中山的爱情之火,但一时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办法断然冲出“铁笼”,离家私奔。

她被心中的矛盾苦恼着,折磨着。

她不可避免地面临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但对她这样有教养的女子来说,要下决心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宋庆龄在表面上一直很平静,这种平静掩盖着她江潮般奔腾起伏的不安思绪。她几乎整天都呆在自己的卧室里,脸色显得微黄,憔悴,不时把那细而长的浓眉缩紧着。有时站起身来踱到窗下,看看天空,看看树木,看看自由飞翔的小鸟儿,然后便长时间地在屋里缓缓地来回走动。

她不像中国上流社会的**那样,在自己的卧室里悬挂西洋的名画。雪白墙壁的四周,连《最后的晚餐》这样著名的油画也没有挂,唯独把父亲宋嘉树和母亲倪桂珍的大型半身照片,镶在一个淡绿色的镜框里,挂在小钢丝床上面的墙壁上。她端详着父亲和母亲的照片。她望着父母脸上那一层“永恒的微笑”让记忆的小河在心底缓缓流淌……

1893年1月27日(清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十),宋庆龄出生在黄浦江畔的上海滩,她在一个传教士后来转为实业家,同时是革命党人的家庭“呱呱”坠地了。从她投入这个家庭怀抱的那一刻起,她就受到了父亲和母亲百般的疼爱。尤其在母亲倪桂珍的心目中,庆龄是最逗人喜爱的孩子。因为在宋家三姐妹三兄弟中,并非个个都有庆龄这样稳重、腼腆、秀外慧中的性格。虽然其他子女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中不乏有优良的品格,但各方面都无法与庆龄相比。也许,倪桂珍略略偏爱于她的缘由正在于此。

在宋庆龄被软禁的日子里,她不止一次地背诵哈·纪伯伦的一篇礼赞母亲的佳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宏的源泉。谁要是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他的头所依托的胸膛,失去了为他祝福的手,失去了保护他的眼睛……

宋庆龄在痛苦不堪的时候,反反复复背诵这篇传世之作,正体现了她对母亲怀有一种深沉的爱。她感到母亲的脸上有一层“永恒的微笑”这种微笑和注视,仿佛是一只温暖的手在抚慰她的心灵。此外,她还常常想到她去美国读书时,母亲送的蓝宝石胸针,她一直视为珍宝,时刻珍藏在自己身边。伺样使她念念不忘的是母亲在那时送的一瓶葡萄酒,一瓶枫叶糖浆和一件毛背心。这些东西是让她到美国后吃用的,但她怎么也舍不得用,一直保存着。事后几十年,无论怎样战乱,怎样迁居,这几件礼物都保存下来了,现在陈列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的展览馆里。她对母亲感情之深沉与细腻,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宋庆龄对母亲十分敬爱,那么,对父亲宋嘉树她同样怀有深厚的骨肉之情,而且也有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她永远难以忘却。她忘不了父亲对祖国的一片痴情。1883年7月27日,父亲从万德毕尔特大学神学院毕业后被派回上海工作时,他给上海的美国南方卫理公令布道团团长传教士杨·艾伦博士写了一封激情满怀的复信:“接奉手书已有数日,确实不甚欣慰。我看到你完全把你的工作、生命和精神奉献给了上帝。我希望上帝恩赐,让我尽快见到你……在我结束我的学业后,我希望我能把光明带给中国人,我生活的目的是行善、敬人、赞美上帝;对别人行善,拯救他们免遭永恒的惩罚,但愿上帝帮助我。”

这封洋溢着对祖国人民无限热爱的信,庆龄一直镌刻在心里,表示她对父亲的敬爱。

她忘不了,父亲依据自己在上海宗教界和实业界已取得的优越地位,在宗教和实业的双重掩护下,秘密地支持和援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帮助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推进民主革命事业。在和孙中山屡作“终夕谈”之后,他深深地为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宏大抱负所激动,认识到要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依靠基督的“福音”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唤起民众进行民主革命,从而开始由实业家转为兼做革命党人,这是他一生中最根本的转折。宋庆龄对父亲的这个转折尤其敬佩,对父亲很快成为孙中山的热情支持者和挚友也尤为高兴。

自然,她更忘不了,父亲曾用讲故事的形式,向他讲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他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在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支持下,在这种崇高理想的鼓舞下,使他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惧强暴曲折,以及对自己和兄弟姐妹大胆而有远见的培养,都使庆龄念念不忘。因为所有这些,对她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一桩接一桩的往事在宋庆龄脑海里浮起,使她那颗痛苦的心扉更加痛苦了。平心而论,她当时不是不想私奔去日本,同孙中山结合以了却心愿。事后许多年,庆龄曾向友人说:“我当时的确曾一度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毕竟,父母养育了我,付出了辛劳,如果我离开他们而去,会使他们失望和痛苦。但是,我十分崇敬孙博士,恰似一团火在自己心中燃烧着,无论怎样也无法扑灭……”

是的,那时候,庆龄怎么也无法摆脱这种巨大矛盾的缠绕。即使夜里就寝后,头脑里依然在反反复复地思忖着,斗争着。

有时候,庆龄想到离开家后父母将产生的痛苦,也曾试图将自己对孙中山的爱慕压下,但它像漂在水缸里的葫芦一般,按了下去,终究非浮上来不可。不仅如此,甚至正如煤火上加盖反而增强了火力一样,愈是遏制,那颗火热的情爱之心反将十倍地燃烧起来。

一天深夜,庆龄禁不住自问自答:“记得1900年9月8日么?”

“记得,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那天,孙博士登门拜访我的父亲,我第一次见到他……”

那时,庆龄才7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但她站在父亲身边,圆睁着双眼望着这位不凡的来访者,并被他和父亲的谈话所吸引。孙中山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痛感人间不平而终身投入革命”的献身精神,使她感到很新鲜,很美好。那种感觉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使她终生难忘。

随后,在宋庆龄的少年时代,孙中山经常访问她的父亲,共同探讨救国道路,畅谈反清革命,同她也常常见面。一次,她听孙中山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封建的中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外国资本的侵入和压迫下,中国再也无力坚持‘闭关自守’了,万里长城实际上已经完全被洋枪、大炮和十字架所冲倒。中国被迫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并丧失了大量的国家主权和许多块领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满清王朝的腐败却愈演愈烈,中国非进行革命不可。我们要推翻腐朽的君主政体,建立一个共和的政府。我们的国家应该独立、平等和自由,人民应该享受生存、发展和与之相应的一切权利;我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这是值得我去出生入死的伟大目的。”庆龄听到这里,不由精神为之一振,情不良禁他说:“我也要同您一样去奋斗。”这时,孙中山微微一笑,并高兴地鼓励道:“对,庆龄,当然你可以帮助我,每个人都得帮助我,唯此革命才能成功,知道么?”好似条件反射,庆龄马上想起了在一本小册子上看到的话:“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聪明的姑娘望着孙中山,甜甜地笑着:“你说得对,跟书本上写的一模一样哟。”孙中山也不由笑了起来。就在这笑声中,“为着革命”、“共同奋斗”等革命思想,便悄悄地播进了她年幼的心田。

宋庆龄以优异的成绩于1913年夏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于学院,并获文学士学位。她得知国内形势剧变,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归于失败,被迫亡命日本,一连几天,坐立不安。正当她拟回上海探亲,到了加利福尼亚伯克利的时候,突然收到父亲来电,要她“推迟行期”。她原以为不会等多久,因此只打算在伯克利暂住一时。当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竟在这里住了半个多月。她更没有想到,她父亲很快就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宋蔼龄继续在孙中山身边当秘书。宋嘉树则直接协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这时,充满革命激情的宋庆龄遵照父亲的电示,于1913年8月29日抵达日本横滨。翌日晚上9时50分,就由父亲和姐姐陪同到孙中山寓所拜访。尽管庆龄童年时代曾多次见过孙中山,但成年后与孙中山见面这还是头一次。她在美国学习时对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意义,一直评价很高。她在一篇题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的文章开头写道:“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看来,中国革命是滑铁卢以后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这场革命的最辉惶的成就,意味着四万万人已从极端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这个专制制度已经存在了四千多年,在它的统制下,生存、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是被剥夺的。这场革命标志着一个王朝的覆灭,王朝的残酷压榨和无比自私,使这个一度繁荣昌盛的国家,变成贫穷不堪的国家……”大约就在此时,她简直把孙中山当成自己的上帝,同时又把他看作是中国的救世主。所以,当她这次拜会孙中山时,她感到十二分的荣幸。她相信,她马上就要见到的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在国外流亡不会太久。她确信,这个强有力的、一心一意为革命而准备献身的爱国者,最终会找到归国之途,井找到他领导民众为崇高理想继续斗争的机会。

当时,宋庆龄的确是怀着这种对孙中山的无比崇敬之情,与父亲一道来到孙中山身边。她满怀仰慕和崇敬的心绪向孙中山致意,并带给他一箱革命同情者送的加利福尼亚水果。

孙中山听罢庆龄一番热情洋溢的话,慈祥地笑了笑,用平稳清晰的语调说:“谢谢你对我的理解和愿望,谢谢同志们送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眼下革命尚未成功,还有许多困难,还是应该继续干下去,祖国和人民需要啊!”孙中山说着停了下来,慈祥地望着庆龄。聆听着孙博士的教诲,来庆龄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然而,更让她感到快乐和幸福的寥还在后头呢!

那时候,宋庆龄的父亲健康欠佳,却仍坚持为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由于不宜用日本方式那样长时间盘腿席地而坐从事写作,就让庆龄帮助他,并且很快教会女儿协助孙中山工作。随后,因宋霭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离开了工作岗位,庆龄便顺理成章地接替姐姐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担负起孙先生同国内外所有书信往来的繁重而又危险的革命工作。

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正处于困境。一方面,袁世凯上台后,明目张胆地投靠帝国主义,加紧复辟帝制活动,打击革命力量,并派了大量刺客,谋杀革命党人;另一方面,在白色恐怖下,许多革命党人或者意志消沉,或者投降分裂,因而孙中山鼓吹反袁的各种活动,几乎都陷入逆境,处在非常艰难的时期。

在孙中山处于革命征途的危难时刻,宋庆龄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地帮助孙中山工作。那是多么紧张而又多么快活的日子哟。每天,当太阳从那苍茫无际的大海里涌了出来的时候,她就开始忙碌起来。不是整理文件,处理东西方各国爱国侨胞和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山西等地发来的函电,就是寻觅和提供孙中山急需的资料或从事其他许多繁重的日常上作。这些事情,常常使她从日出忙到日落。

一次,孙中山忙碌了一整天,晚餐时,宛如黄豆般的汗珠,忽然顺着孙中山那圆浑的、略显皱纹的脸庞静静地滴落下来,他感到整个腹部剧烈疼痛,不得不靠在藤椅上喘息着休息下来。

这情形,使坐在一旁的宋庆龄不禁吃了一惊,她连忙取了镇痛片来,让孙中山吃下去。他吃下药,已经是夕阳落山了。庆龄搀扶着孙中山到卧室就寝。他躺下睡了好一会,庆龄留心看他的神情,仿佛平稳了不少;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他忽然睁开眼轻轻叫了一声“庆龄”!旋即又合上眼睛睡去了。庆龄放心不下,仍然守在床边精心观察护理。

夜,静悄悄的!躺在床上的孙中山,睡得像孩子那样安宁香甜。不知什么时候,远处传来醒得过早的雄鸡的啼叫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醒了孙中山,他睁开惺松的唾眼,从床上坐起来,望着坐在床边的庆龄,不由眼眶潮湿了。骤然间,一种温暖的感觉渗透了他的全身,在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感受过胜利的喜悦,感受过革命党人的和谐,今天,他又真正感受到一个少女给他带来的温馨。

还有一次,孙中山撰写文稿从傍晚到翌日早上两三点钟,好心的宋庆龄给他送来了夜餐。孙中山仍一心专注于那支笔杆子,继续写他的东西。这时,庆龄就说话了:“孙博士,已经夜半三更了,捱到天明怎么行啊!”孙中山微微抬起头来,朝她笑笑,点点头,表示知道该休息了。可是,他的文稿还没有写完,如果放下来,就怕灵感减弱了,没有了,便继续写下去。终于,庆龄憋不住了,她动了真情,乞求他说:“我的好博士,您给我把笔杆放下来好不好?”语气中含着一种深沉的温柔,包容着说不尽的关切和体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点嗔怪的意思。孙中山知道是因为自己不听劝告,因此她不高兴。于是,他一边放下手中的笔,一边不无幽默地连声说:“遵命,遵命,我的秘书**啊!”说着,他笑了,那是感激的微笑。庆龄自然也笑了,笑得那么明朗。

像对待亲人一样,孙中山对宋庆龄也十分关切,而且关切中充满着体谅和宽厚。

1914年初秋的一天,孙中山夜间派人来叫宋庆龄,谁知她因房东梅屋庄吉的义女冈本梅子生病到药店买药去了。正巧,她回来时。在大门口碰见了孙中山。这时,他劈头就问道:“怎么,你生病了?”庆龄摇摇头:“噢,我好好的,哪来的什么病哟!”孙中山不由笑了:“我听说你上药店去买药,还以为你有病了,替你担心起来”。看来,你真的好好的,不像有病的样子,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话不多,但说得庆龄暖意盈怀,她的心仿佛在温暖中溶化了。因为她知道,那时孙中山正全力以赴地总结“二次革命”的教训,夜以继日地忙活着重整革命党雄凤的大事。他对这样一个小小的信息,马上会作出那样的反应,过只能看作是对自己真情的流露。这种真情,是很自然地从他那颗善良的心扉里流淌出来的,因而她觉得特别可贵。人活在世上最贵重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人与人之间那分真情吗?孙中山平时的确很关心、爱护宋庆龄,但他也不是无原则的宠爱,对宋庆龄,尤其对宋庆龄工作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有一件事,使庆龄终生难忘。

那还是l914年准备召开中华革命党第一次大会前夕,孙中山找到宋庆龄,说需要国内及海外各地革命党人活动的基本情况分析,让她收集汇拢一下。两天后,宋庆龄把整理好的材料交给孙中山。此刻,他正忙着处理一件急事,没说什么。后来,他仔细看了这份材料,把庆龄找去,开门见山他说:“总的看,材料写的不错,但里面有一个数字不对头,澳门有多大呀,怎么会有几万平方公里呢?”他说着,眼睛盯着庆龄,严厉地批评道:“记住,你是我的秘书,办事情必须认真再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庆龄的脸刷地一红了,不由垂下头,惭愧万分。她觉得孙中山的话不多,可分量却很重。这件事,尤其是这几句话,她时常挂在心间,怎么也忘却不了。宋庆龄深深感到孙中山对她的关心、体贴,但是当她在工作上没有尽到责任时,孙先生总是严厉批评,毫不迁就。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自己。所以,她觉得在孙先生身边工作很惬意、很温暖,也很自豪。

大凡两个人在频繁接触中,最容易建立感情。

孙中山和宋庆龄正是这样。通过频繁的接触,宋庆龄从孙中山身上看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对改变祖国命运宏大的抱负,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怕艰难闲苦、不屈下挠奋斗的意志,与朋友交往中热情有礼、谦逊谨慎的作风,以及崇高的思想、冷静的头脑和智慧的风采。这一切,都使宋庆龄感到由衷的敬佩。她作为一个秘书,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常常感到如登高山,如临大海,领略着无限美好的风光。同时,她还常常感到心中燃烧着一种火热的激情。这种激情意味着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只觉得在孙中山面前,她自己好像雪山上的一棵睡莲。她的四周全是温泉、暖流与篝火。直至全国解放以后,宋庆龄仍很难忘却当时火热、亲密和和谐的情景。那真是两人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的岁月。宋庆龄意识到孙中山的理想就是自己的理想,她自己正在献身于一个伟大的目标。因此,她虽然终日辛劳但无怨无悔。正像她写给在美国读书的宋美龄的信中所表述的:“我从没有这样快活过。我想,这类事就是我从小姑娘的时候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运动的中心,”她曾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说:“我能帮助中国,我也能帮助孙先生,他需要我。”

反过来说,在“二次革命”失败,尤其武装反袁斗争接二连三遭受挫折和长期流亡海外而遭受的痛苦与孤寂,也逐步使孙中山感到宋庆龄已是革命卒业上离不开的助手,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的知心人,他从未庆龄的帮助和关切中得到敝舞和慰藉,“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知己朋友不易寻求的慨叹,与当时孙中山心扉里所荡漾的思绪如出一辙。宋庆龄那文静而又温存,稳重而又端庄的举止,以及那张俊美的脸上的微笑和注视,像徐徐春风在吹拂他的心田。

哲人法拉奇说:“爱情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

这番烛照古今的话说得何等好啊!正是拯救中国、改变祖国命运的共同理想,使孙中山和宋庆龄在革命工作和患难中,逐步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使他们彼此相爱。

1915年6月初的一天傍晚,瑰丽的晚霞仍像往常一样,把金色的光芒抹上寓所前的树丛,使松树也宛如新妇似的红起脸蛋来。孙中山和宋庆龄吃罢晚餐,有点空闲时间,便挽着手到衔头散步。东京初夏傍晚的清新空气令人感到惬意,他们沐浴者五彩缤纷的霞光,沿着那条卷松掩盖下的柏油路默默地走着。不知过了多久,孙中山忽然就国内及海外各地革命党人的活动畅谈自己的看法。尽管宋庆龄幼年时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子学校,1913年毕业于乔治亚州梅肯地方的咸斯卫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并获文学士学位,可以说是一位天资聪颖、才学过人的女件。但是,在孙中山面前,她总觉得自己浅薄,和孙中山在一起交谈,她又觉得自己缺少才华。孙中山是那个时代的伟人,是中国的大知识分子,大政治家。他的革命胆略和理论造诣,以及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国内外屈指可数,没有谁比他少善于做伟大的事业了。那当日,庆龄倾听着他的宏篇大论,眼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钦佩和爱慕。

在孙中山谈话的时候,庆龄不时有些插话,两人谈得很投机。突然,她话锋一转,偏过头来望着孙中山,柔声说:“明天,我就要回上海看望因病回国的双亲,打算向父母禀告一下我们结婚的事情。”说到这里,她眉眼带笑地悄声问道:“你看,可以吗?”

孙中山没有马上点头。他迟疑了一会,声调有些惴惴不安:“庆龄,我对你确实感觉非常之好,并且开始默默地产生了爱慕之情。这不是由于别的什么原因,而是由于你的言行和外表都很出色,生性更为喜人。但是,我仍然要说,对我们的结合问题,你要十分慎重,要多考虑一些时候,再征求父母的意见,然后再作决定。”

“我一切都考虑好了。”庆龄斩钉戳铁他说:“我觉得,已经到该征求老人家意见的时候了,决不能再延迟下去。”

确实,在她眼里,他是个最值得她去爱的男人。他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把祖国看作更重于生命,在于他为了祖国的自由勇挑历史的重担,而且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宝贵的生命,还在于他竭尽全力去完成自己向往的伟大事业,达到自己追求的目的……来到世上22个春秋的宋庆龄,何曾见过这样富有魅力的男子?何曾有过这样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美德于一身的恋人?她感到心满意足。她似乎觉得,她眼前的这个挺拔潇洒、英勇顽强的孙中山,像一颗人间最美最美的花子一样,深深地种在她自己那颗润泽的心灵里。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剩下的事情就是征得父母的同意,而后再与心爱的人办理婚事。她十分坚定地对孙中山说:“我经过长期、慎重的考虑,深知除了你、和为革命服务,再没有任何比这更使我愉快的事情,我愿意和你一起奋斗,一起献身于革命,如果不去这样做,那么,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听着这一席发自肺腑的话,孙中深深地感到宋庆龄对自己的一片深情。49岁的孙中山虽然有过一次婚姻,但平心而论,他从未享受过这样的温情,从未沐浴过这样的温馨和美好,他感到心满意足,他甚至觉得,自己过了49个春秋,专等的就是她这样的女性。这些年,随着频繁的上作和生活接触;也随着她对革命的现实

和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他时她的情爱日深,然而,长久以来,他却痛苦地把这种感情埋藏在心底,不让它流露出来,更不让已经在驱动他心灵的爱的车轮,像追赶太阳的金车那样,不畏艰险地去追逐自已所爱的偶像。虽然有时候,也许在一瞬间,他也曾情不自禁地流露过一点什么。他的心里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他和庆龄在患难中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并且开始默默地相爱。他觉得,能够得到她的爱,是多么幸福;另一方面,他又被自己的年龄和其他问题困扰着,因而他不愿意对她有明确的表示,甚至再三劝她对他们的结合要持十分慎重的态度。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当宋庆龄今天利用约会的时机,明确向他提出两人结合问题的时候,他依然劝她“要十分慎重,要多考虑一些时候。”然而,爱情有它自己的规律,一切都要向它低头。不论是旧的传统习俗观念,不论是年龄差异还是父子情谊,都显得无能为力。真诚而成熟的爱情就是最高法律。

共同的理想缩短了年龄差异悬殊的距离,窈窕少女与将近“天命”之年的男子成了热恋中人。多么幸福而又多么快活的时刻哟。宋庆龄望着身边的孙中山,望着那双不只是异常敏锐,也是充满情感的眼睛,她内心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动,一种按捺不住的柔情。她与孙中山相识以前,没谈过恋爱,也没尝过爱人和被人爱的滋味。孙中山的一番表白,尤其是要她慎重些,多考虑些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虽然是几句很普通的活,但那里面包含的真诚,那使她心扉颤动的情意,她都领略到了。长到22岁,她第一次听到一个男子那么坦诚的心声,她第一次看到一个伟人那么磊落的胸怀,她第一次了解到一个深受全民族敬仰和爱戴的革命家,内心也有矛盾和苦闷,也有爱慕和追求。他献身革命,热心民众的事业,殚精竭虑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平等和昌盛而奔走。共同的信仰、志趣和追求,把两颗沸腾的心紧紧融合在一起、得到他的爱是自己的福分也是自己的幸福。于是,她不顾年龄的距离,再次明确而坚定地说:“孙博士,如果不与您相识、相知,我不会走上革命的道路,不会成为祖国最需要的战士。而这正是你——我心爱的人给我的。我应用怎样的爱来回报您呵!只要您愿意,我将会永远陪伴着您,和您一道献身于革命事业。”她说着,眼里放出期待的光,像是热切盼望孙中山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宋庆龄那番发自肺腑的话,像大潮咆哮着涌进了孙中山心里的情海。他的心房不由地颤动起来,每一根血管都充溢着无限的幸福和满足。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神采飞扬的眼睛望着他心爱的人,灿烂的笑容里显出一种庄严的神色:“那好,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庆龄终于等到她期待已久的话。幸福顿时充盈了她的整个心房。

很快,宋庆龄抵达上海,回到她日夜思念

好了,今天关于“日本东京大学孙博士留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日本东京大学孙博士留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日本cs博士留学_csc日本博士

下一篇:日本东北大学博士留学_日本东北大学博士留学申请条件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
QQ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
19071507959
添加微信号
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