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组,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1、什么是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从定义可以看出一个染色体组应有如下特点:
(1)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功能都不相同;
例如:雄果蝇的染色体组为X、Ⅱ、Ⅲ、Ⅳ,或Y、Ⅱ、Ⅲ、Ⅳ,其中X与Y、Ⅱ与Ⅱ、Ⅲ与Ⅲ、Ⅳ与Ⅳ为同源染色体,而X(Y)、Ⅱ、Ⅲ、Ⅳ它们之间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定
(1)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
细胞内相同形态和大小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个,则该细胞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甲中与1号(或2号)相同的染色体共有4条,此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写)重复出现几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上图乙中基因型为AaaaBbbb,任一种基因和其等位基因共有4个,则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再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则只含有3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推算: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总数/染色体形态数。
如上图所示甲(或乙)细胞中共有8个染色体,染色体有2种形态,所以染色体组的数目为8÷2=4个。再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有4种形态(雌),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

2、染色体组名词解释
染色体组名词解释:.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两两成对的。例如果蝇有4对共8条染色体,果蝇的染色体组(2张)这4对染色体可以分成两组,每一组中包括3条常染色休和1条性染色体。
就雄果蝇来说,其中的一组包括X、II、III 、IV。另一组包括Y、II、III 、IV。

3、染色体组的概念
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最典型,此时细胞经过分裂见间期的复制,具有两个相同结构的染色单体并由着丝点(主缢痕)相连。根据着丝点的位置而定,可将中期染色体分为四种: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组:
人类染色体组型是指人的一个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根据上述特征对人类染色体进行分组、排列和配对。生物的染色体组型代表了生物的种属特征,所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动植物的起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男性体细胞的正常染色体组型具有46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并按体积从大到小逐一编号,其中1~22号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被称为X和Y染色体。
4、什么是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现已作为专门的术语广泛使用。H.Winkler(1920)最初提出,单倍性的一整套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这一组染色体与从属于它的原生质一起应成为分类学上的一个单位。
判断几倍体
多倍体的生殖细胞内不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但由这样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都叫单倍体。不能只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简单地叫做几倍体,即生物的几倍体的判别,不能只看细胞内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还要考虑到生物个体发育的直接来源:
①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生物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生物就叫几倍体
②如果生物体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生物体都不能叫几倍体,而只能叫单倍体。
另外,还要考虑染色体组倍性的变化:若染色体组数目倍性减半,则形成单倍体,如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蜜蜂的孤雌生殖发育成雄蜂;若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形成多倍体,如八倍体的小黑麦等。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留学规划
留学考试
留学指南
留学攻略
留学生活
留学信息
留学专业
留学签证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