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_林徽因去过英国吗

2024-08-19 23:02分类: 留学时间 阅读: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
2.徐志摩与林徽因
3.林微因与徐志摩的故事
4.林徽因的现代诗
5.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张幼仪.陆小曼,他们到底都是什么关系?
6.求林徽因的感情经历尽量全一点

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_林徽因去过英国吗

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

1921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英国落脚时,刚好碰上雨季。忙碌的父亲无暇顾及寂寞的徽因,徽因只好浸泡在书页中并一个人憧憬着书本中那样美好的爱情。

一日,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来拜见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来二去,徽因折服于徐志摩满腹经纶的学识、风流儒雅的谈吐,徐志摩亦欣赏徽因美丽的外表、绝伦的才情。就这样,林徽因在16岁和这个跟书本里完美男主角一般无二的才子相恋了。与徽因相恋的日子里,徐志摩才思如泉涌,用甜蜜的诗作筑成诗歌创作高峰。

但是,这样的日子因一封分手信而告终。

“我不喜欢她,我喜欢你。”徐志摩向已经知道他是有妇之夫的林徽因解释道。

“我不是个感情随便的女孩子,你必须在我和她(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徽因的态度很明确。

事实上,当时二十四岁的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并且来伦敦留学时携同妻子张幼仪。但是,和张幼仪一同来伦敦是父母的意思,和张幼仪结婚也是父母的意思,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里,受过新式教育的徐志摩显然很嫌弃他称之为“土包子”的张幼仪。为了选择心爱之人和摆脱不懂风花雪月的张幼仪,徐志摩毫不犹豫地向张幼仪递去离婚协议书,这也是民国第一桩离婚案1921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英国落脚时,刚好碰上雨季。忙碌的父亲无暇顾及寂寞的徽因,徽因只好浸泡在书页中并一个人憧憬着书本中那样美好的爱情。

但离婚后的徐志摩并没能如愿和林徽因长相厮守,而是收到徽因亲笔的分手信。信中说道:“原谅我的怯懦,我还是个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将自己一下子投进那危险的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我还不具有抗争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后来,梁思成在成熟的年纪邂逅志同道合的林徽因,而徐志摩也合乎时宜地遇见活泼开朗的陆小曼。

徐志摩与林徽因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据说是林徽因答徐志摩诗《那一晚》

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拖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里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得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话说这首诗可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啊……?

(左为林徽因,中为印度诗人泰戈尔?右为徐志摩)

林微因与徐志摩的故事

先从年龄上说,徐志摩是1897年出生,按阴历是1896年。林徽因多大呢,她是1904年出生,按阴历算比徐志摩小八岁,按阳历是七岁。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后来因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学家罗素,便来到英国留学。到了英国以后,才知道罗素去中国讲学去了,这样他就在伦敦住下来,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并在林长民家里认识了林徽因。林徽因当年只有16岁,还是个中学生。这是1920年秋天的事,同年年底,徐志摩就把张幼仪接到英国了,在剑桥大学旁边一个叫沙士顿的地方住下。当时他们的感情是不太好,可也没到离婚的程度。一个是已经结婚生子的男人,24岁了;一个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只有16岁,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到了那种程度呢!  这期间,徐志摩曾对林徽因表示了一点感情,林徽因见了信惊慌失措,自己不敢给徐志摩回信,由林长民给徐志摩回了封信。现在已经发现了当年林长民给徐志摩的信,信上说:“阁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误解了。”  林长民的这种态度,是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想想吧,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就是给了现在有点封建意识的家长,那也是要动刀子的。我对你这么好,让你到我家里来吃饭,喝茶,你居然打起我女儿的主意来了,这还了得!可林长民没有这么做。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是留日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又是研究宪法的,他表示能够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说,我的女儿年少,不知该怎样给你写信,她没有不满意的意思,你别误解,她让我代问你好。可见,他们当时实际上没有到那个程度,就是后来稍有发展,也不过是两情相悦而已。  对这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林徽因长大以后,也是很怀念的,甚至多少有点觉得对不起徐志摩。现在要探究的是,16岁的林徽因当时有没有要和男子谈恋爱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有的。  1937年抗战初期,林徽因到了长沙,心情很是不好,给沈从文写了封信。因为当时正下着连阴雨,便想到了当年在伦敦时的心境。信上说,那时候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了,她一个人住在一个大屋子里,外面下着雨,白天独自一人在大房间里看书,晚上一个人坐在一个大饭厅里吃饭,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还有两条垂肩的发辫。一面吃饭,一面用嘴咬着手指头哭。这时候,总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发生,或是有个人叩门进来坐在对面同她谈话,或是同坐在楼上的火炉边给她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来爱她。而实际情况却是天天在下雨,竟没有一个浪漫聪明的人走来同她玩。  徐志摩是爱过她的,她也感觉到了,只可惜没有发展下去。后来她多少是有点后悔的。1927年在美国留学时,正好胡适来美国,林徽因给胡适的信上说:请你回国后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告诉他我绝对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昨天我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时的志摩现在真真透彻地明白了。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事实上,在1924年春夏间,他俩的感情是发展到相恋的地步了。真正达到论婚嫁的地步,则是1931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书之后。也就是说,林徽因和徐志摩确实是相恋过的,只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不是那种干柴烈火,一见面就烧起来的爱情。这样一说,就知道《人间四月天》里的处理,是多么荒唐可笑了。 转自新浪

林徽因的现代诗

 林徽因最令人怀念的民国女子。关于她。才情、容貌、人生际遇,样样都令世人称道。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林徽因的现代诗,欢迎阅读与借鉴。

 《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那一晚》 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挎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拓展:

 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诗

 你去

 作者:徐志摩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条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我要认清你的远去的身影,

 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

 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

 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

 目送你归去……

 不,我自有主张,

 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棵树,

 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

 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

 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

 有石块,有钩刺胫踝的蔓草,

 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裹,但须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诗歌赏析:

 这是1931年7月徐志摩附在给林徽因的信里的一首诗。当年为追求林徽因,徐志摩曾经写了许多诗给她!1931年林徽因在香山养病时,徐志摩和张歆海,韩湘眉夫妇一同看望她时,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你去》,一首让人温暖的小诗。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

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张幼仪.陆小曼,他们到底都是什么关系?

讲他们的事情之前,请认识到,那个时代,流行反传统,追求“个性”等西方价值观。

1、林徽因是才貌双全的女子,被誉为“人间四月天”。(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馒头会引发血案,美女引发风波就理所当然了。1921年,16岁的林徽因去欧洲游历,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

2、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大诗人,《再别康桥》等代表作你肯定听过。

3、两人认识的时候,徐志摩已经有了老婆张幼仪,而且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但,才子当然要风流,他对林徽因一见钟情,再见更钟情,于是抛妻弃子(后来离了婚)去追求“真爱”。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当时文青异常吃香,偏偏林徽因就是不接受徐志摩,估计她是很理性的人,知道爱情不是一切。于是最后选了老实稳重的梁思成。

据说,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好动人的答案,赞一个。)

据说,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4、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类似传说中的风尘三侠。)

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PS: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1962年,在林徽因病逝七年之后,梁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岁的林洙(程应铨前妻)。

5、“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苦恋无果的徐志摩,流连于交际场所伤春悲秋,颇有宋朝柳三变的风采。他的“忧郁气质”倾倒了无数文学爱好者,其中有个人妻陆小曼。

6、陆小曼(1903年-1965年),也是个美女,胡适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十九岁就奉父母之命与王庚结婚,但与丈夫感情淡漠,于是喜欢跑到外面。

由于王赓专注于工作和前途,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什么叫送羊入虎口?这就是了。于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在王赓首肯的大好形势下一起玩耍。朝夕相处,日久生情。

7、后来,有一次,陆小曼在众人面前,受到王赓的辱骂,声称今后再不回王家。最终于1925年与王赓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成为徐志摩的第二任老婆。

8、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可惜那是童话。徐、陆婚后,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徐志摩同时到三所大学任教,疲于奔命,课余还得赶写诗文赚稿费。而沉溺于跳舞、打牌等夜生活的陆小曼每天天亮才上床,睡到下午两点才起身。

PS:

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饱受批评和指责。她不再出去交际。传说她跟徐志摩的感情是深厚的,但”到1938年卅五岁时与翁瑞午同居“(自述)。尽管陆小曼说她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却一直不离不弃二十多年。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3岁。

求林徽因的感情经历尽量全一点

1、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林徽因一生有三个男人;

2、徐志摩爱了她一生。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

3、梁思成相伴了她一生。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4、金岳霖等了她一辈子。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长期比邻而居,还协调他们夫妻间的矛盾。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到底是林徽因还是林微因!

是林徽因,读音:[lín huī yīn]。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扩展资料

林徽因的感情经历

1、与徐志摩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2、与梁思成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

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3、与金岳霖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参考资料陆游:百度百科-林徽因

林徽因出国留学考试吗

考试。

1924年6月,一对风华正茂的情侣启程,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对情侣就是梁思成与林徽因。梁思成原准备上一年赴美留学的,但因伤休养了一年,恰逢林徽因也考取了半官费留学,两人得以双双赴美深造。1928年8月,梁思成与林徽因从美国学成归来。海船一路历经风浪,于7月6日抵达了纽约绮色佳(Ithaca)的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梁思成与林徽因先在这里利用暑假补习几门课程。于9月正式入读费城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Ivania),而宾大建筑系那时不收女学生,林徽因没能如愿去建筑系学习,只得落在了美术系,但她的良好功底和成绩使她一入学就上了三年级,她的注册英文名字叫菲莉斯(Lin Phyllis Whei-Yin)。幸好美术系和建筑系同属美术学院,加上梁思成在建筑系,林徽因得以便利旁听了建筑课程。 林徽因的天性,以及此前她随父亲在英国生活一年多的经历让她便很快融入了已过异国的校园,她成为宾大中国留学生会社会委员会的委员。美术系三年级共有四名学生,林徽因与伊丽莎白苏特罗(Elizabeth Sutro)友谊最深,她经常到苏特罗父母家里做客。苏特罗晚年依然清晰地记得,林徽因“是一位高雅的、可爱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而且她具有一种优雅的幽默感”。聪颖的林徽因,在大学生圣诞卡设计竞赛中获奖。那是用点彩技法画的一幅圣母像,大有中世纪欧洲圣母像的苍古感,这件珍贵的文物至今保存在学校的档案馆中。她用两年时间,如期取得了美术学士学位,又作为建筑系旁听生,竟然不到两年就受聘担任建筑设计教师助理,不久更成为这门课程的辅导教师。

好了,今天关于“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林徽因去英国留学时间”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林徽因去美国留学时间_林徽因赴美留学

下一篇:林徽因在美国留学时间_林徽因去美国留学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