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第一次赴美留学时间_清政府第一次赴美留学时间是哪一年
对于清政府第一次赴美留学时间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1.清末曾有120名幼童赴美,为什么最终回来了94人?2.中国近代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3.在洋务运动时被派到美国留学的幼童后来怎样了?
4.清朝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要做多久的船

清末曾有120名幼童赴美,为什么最终回来了94人?
从1872年到1875年,当时的清朝选择派遣10到16岁的幼童共120人前往美国留学,这些人就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原本计划留学15年,但因为各种原因,留学计划在9年后撤销,以失败告终,而最后120人,回来了94人。
洋务运动时期,由于曾国藩的幕僚容闳的提议,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上书请求进行“留学教育计划”,按照计划,清朝派遣120名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科技、工程等洋务亟需的学科。考虑到语言问题,最终决定选择10岁到16岁的幼童出国,从1872年开始每年派遣30人,到1875年完成,年限15年,经费全部由朝廷支出。
这样的条件放在今天,应该很多人都会挤破头去争取,但是在当年,绝大多数人都对于出国留学非常害怕,觉得极其危险,那时的清朝依旧把美国视作蛮荒不开化之地,更何况是要把十多岁的孩子送出国,一送就是15年。正因为大多数的家庭都很难接受,因此容闳费尽心思,不知费了多少工夫,才好不容易勉强凑够了留学生的人数,大多来自东南沿海。
与胆战心惊的家长们完全不同,这些留学幼童刚开始还是非常兴奋的,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是抵达美国以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首先就是语言问题,这些没有经过英语训练的孩子根本无法与美国人交流。为了更好学习语言,这些幼童被分散安排到了当地的美国家庭之中,风俗的迥异,时常让这些孩子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不过,还有很多问题,清廷明文禁止这些幼童改奉上帝,因此自然破坏了他们与寄宿家庭主人的感情,而且西餐他们也吃不习惯,刚来的清朝幼童们经常因为打扮的问题,受到周围人异样目光,而为了尽快进行学习,幼童们需要相当刻苦的学习。如此一来,清朝首批留美幼童到了美国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枯燥而且缺乏自由的留学生活。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聪敏好学又肯刻苦的中国孩子,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而且普遍成绩非常优秀,英语水平也迅速提高到了能够与当地人畅顺交流的程度,也正因如此,清朝的留美幼童,很快适应了当地生活。原本清朝留学生们的困惑与不适应感,逐渐消失,在当地也交到了很多的朋友,一切都步入正轨。
可与此同时,清朝方面却出了问题,当初清朝派遣留美幼童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传统文化与各方面制度的前提下,将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然而这些留美幼童在美国却迅速接受了西方文化与思维,愈发美国化。渐渐地,留美幼童进入教堂、甚至还剪掉辫子,拒绝清朝服装,一系列“倒戈行为”让清朝越来越害怕。
经过清廷内部的一番争论争斗,最终1881年,清朝还是决定将所有留美幼童撤回,实际上这些幼童,原本再过四五年,就能进入大学,眼看着果实即将成熟,却被硬生生打掉了。
最终,120名留美幼童中回来了94人,剩下的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病故在了美国
留美幼童初来乍到,因为水土不服还有学业压力实在太大等原因,病倒者不少,而那时的医疗条件仍旧有限,因此身体比较弱的早夭的也不是没有,天才少年潘铭瑞15岁考上瑞萨莱尔理工学院,结果一年后就重病离世。
第二,提前被遣送回来
清朝为了这批留美幼童花费巨大,平均每人每年大约是六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原本清朝送留学生出去是为了洋务,如果留学生不务正业,必然浪费很多资源,因此清朝也会定期让监督考核,不合格的留学生会被提前遣送,及时止损。
第三,执意不回继续学业
清朝留美幼童普遍年纪比较小,更加容易受到影响,他们在留美期间,对于原本清朝的那套产生了质疑,而对西方的文化愈发亲近,对清朝的落后极其不满,清朝要求幼童回国的时候,容揆等人就拒绝回国,而继续留在了美国学习。
中国近代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这场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
最初目的。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17]
1872年8月11日,三十名幼童自上海驶往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17] 1877年,在沈葆桢、李鸿章等官员的积极倡导下,从船政局和船政学堂选出的33人踏上了赴欧留学的旅途。1881年,由李鸿章主张、船政局又选出10人分赴英、法、德留学。1886年北洋水师等校的10名学生又去了欧洲。[
在洋务运动时被派到美国留学的幼童后来怎样了?
自洋务运动以后,清政府派留学生留学西洋各国成了一个重要的举措。1872年8月,30名中国儿童首次派往美国留学,其后的1873年、1874年、1875年,又各有30名儿童赴美留学。这四批共120名留美学生,被称为“留美幼童”,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那么这些留学生到美国后都经历了什么?回国后又为清王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赴美留学的提议与实施
官派留学生的计划是由中国第一位在美国大学毕业的自费留学生容闳提出的。1846年,香港马礼逊学堂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回国时,带了容闳、黄胜、黄宽3名中国学生一起留美。他们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就读。
1848年黄胜因病提前回国,1849年黄宽转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1850年容闳考入美国耶鲁大学,1854年议优异成绩毕业,1855年回国,曾为曾国藩办洋务采购过机器,并向丁日昌和曾国藩提出派幼童留美的计划。
1871年,曾国藩和李鸿联名奏请“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以仰副我皇上徐图自强之至意”,并具体建议访选各省聪颖幼童,每年30名,4年共120名,分批赴美国留学,15年后归国,正可报效国家。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并令翰林陈兰彬、容闳二人主持留美事宜。开始招生时,由于当时风气未开,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出洋,加上还要立类似生死状的结书,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容闳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广东、上海等地招到了30名10至16岁的幼童,并在上海出洋局补习中文和英文,经考试合格,才正式派遣赴美留学。
1872年7月,容闳先往美国安排学生宿舍和学校。8月11日,陈兰彬率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经日本渡太平洋抵达美国西岸旧金山,然后乘火车到东部涅狄格州。这些幼童被分散安排在美国居民家中住宿,受到各家主人的热情接待。四批留美学生到齐后,清政府在美国哈特福德建成一幢留学事务所,由陈兰彬和容闳任留美学生正副监督。
留学幼童在美国的经历
留美幼童年龄小,很快就适应了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努力学习,进步很快,得到了美国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一位美国同学回忆道:“他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长于各项运动,天资又高,不但体育好,各门功课都好。我所见过的各国学生们,要数中国学生最出色了。”
留美幼童陆续在美国的中学毕业后,至少有50人考进了美国的大学。其中22人考入耶鲁大学,8人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2人考入哈佛大学。
留美幼童在美国学习勤奋,生活充实,并逐渐融入到美国社会,他们的思想和习惯也渐渐发生变化,如他们见官员不愿跪下叩头,要求改穿西服,体育活动时穿运动服。有的学生还剪了辫子,进过教堂。
留美学生的种种“悖逆”之举,自然会引起封建官僚的不满。陈兰彬由于是进士出身,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染,他很快与支持学生的容闳发生分歧。后来陈兰彬调任驻美公使,先后继任留学生监督的容增祥、吴子登都与容闳不合。
尤其是吴子登上任后,见到学生不肯下跪,竟大怒加以训斥甚至责打,他向朝廷上奏,指责留美学生不遵守封建礼教,已被洋俗同化,他还攻击容闳纵容学生。此外,国内朝堂上也对容闳和留学生纷纷发难。
1880年,御史李士林听信谣言,上奏诋毁留学学生“毫无管束、抛荒本业、纷纷入教”。于是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刘坤一查明并严加管束,如有私自入教者,即行撤回。
李鸿章不敢怠慢,即令陈兰彬、吴子登对留美学生设法整顿,并责备容闳失职。而吴子登又借着这个理由继续诬陷容闳与留学生,说他们“外洋风俗,流弊多端”,甚至迫不及待要马上带学生回国,但被李鸿章及时制止。
然而,当时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生产萧条,资本家和舆论为了转移视线,竟归罪于中国华工夺了美国人的饭碗,掀起了一股排华逆流。留美学生也因此受到歧视,一部分留美学生已经中学毕业,清政府希望让他们进入美国陆海军校深造,但美国政府却称“此间无地可容中国学生”。
在内有封建顽固派的攻击,外有美国排华政策的影响下,李鸿章虽不愿让留学生撤出美国,但也顶不住压力,终于在1881年夏,清政府决定将留美学生全部撤回。
1881年8月,留美学生奉命全部回国,他们告别了美国的师友,分三批到旧金山乘船。11月,留美学生回到上海,令他们失望的是,不仅没有人前来欢迎,上海的官员们怕他们逃跑,竟然用士兵将他们押回衙门。
留学生回国后的经历
这100多名留学生回国后,按照原先的计划,理应根据他们所学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可是,清政府对他们并不重视,有的用非所学,有的屡遭挫折。但是他们学生扎实,精通外语,聪明能干又有报国之心,特别是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都急需外交、军事和建设人才,因此大多数都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留美学生中,回国后从事铁路、电报、工矿等建设的人数最多,其中最杰出的被誉为“中国工程师之父”的詹天佑。他是第一批留美幼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刚回国时就被派到福建船政学堂,后又被张之洞调到广东博文馆当英文教习。
1888年,詹天佑参与修建京沈铁路。1904年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13年被选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此外,还有十多人曾担任过铁路局局长、总工程师和电报局局长,成为中国近代早期铁路和电报的奠基者。
留美学生回国后也有活跃在政界和外交界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他是第三批留美幼童,后人哥伦比亚大学文科。回国后出使朝鲜,结识袁世凯,后任天津海关道。
1904年,唐绍仪作为外务部侍郎赴英国谈判,维护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功不可没。清末时,他又参加南北议和,民国初年担任第一任总理。此外,留美学生中还有清末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及驻美公使梁诚等十几个外交官。
在文化教育在,留美学生中则出了好几位大学校长,最著名的如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等。当然,还有不少人跻身军界,但大多数都是担任海军军官。
清朝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要做多久的船
参见《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2月)
留美幼童是8月11日启程,9月15日到达,一个月零五天
第一批“留美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起程赴美。前后四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三万二千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
好了,今天关于“清政府第一次赴美留学时间”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清政府第一次赴美留学时间”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留学规划
留学考试
留学指南
留学攻略
留学生活
留学信息
留学专业
留学签证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