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子出国留学时间_清朝学子出国留学时间多久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清朝学子出国留学时间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文章目录列表:
1.清朝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要做多久的船2.中国最早的海军留学生
3.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4.什么是留学运动题目
5.王季茞、胡彬夏、宋庆龄和曹芳芸曾是第一批被公派赴美的女留学生

清朝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要做多久的船
参见《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2月)
留美幼童是8月11日启程,9月15日到达,一个月零五天
第一批“留美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起程赴美。前后四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三万二千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
中国最早的海军留学生
百姓们觉得出国留学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会被耻笑,即使是有钱的家庭也不会送子弟出洋留学。
所以,当时官派留学生30人的名额,在上海竟然招不满额。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闭关锁国的清朝任凭强国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
然而,当时的中国人仍然守着老旧的文化沾沾自喜,即使是像林则徐那样的官僚都不能准确地说出英国的地理位置。
20年后,洋务运动兴起。
国内百废待兴,要设厂、开矿、修铁路、造轮船、搞通讯等,不仅是需要工人,更是急需大批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于是有人就提出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
在容闳倡议,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群留学生出国时平均年龄只有12岁,也被称为“中国留美幼童”。
这群孩子身穿缎袍,拖着长辫,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美国家庭中,开始在英语的环境下,吃着美式的食物,穿着美式的衣服,接受西方的教育。
出洋留学都是经过细心挑选的,他们不仅很快地就克服了语言障碍,并且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
据官方数据统计,到1880年,有50多名留学生考进美国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据统计,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有30人,包括6名工程师和3名铁路局长。
其中,就有我国著名的铁路设计师詹天佑。
詹天佑在唐津铁路的设计修建中,跨度305米的滦河大桥成为了一大难题,国外的英、日、德等国家的工程师多次设计修筑失败,更是宣称中国绝对没有此人才,更不可能能修建此桥。
这时,詹天佑被应聘负责滦河大桥的设计修建工作,并且成功的这座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在詹天佑的主持下,还修建了难度极大的京张铁路,这段路程途径有很多高山峻岭,河沟险滩,尤其是在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一带坡度极大。
詹天佑却创造性的发明了“人”字形的铁路,巧妙的解决了坡度的陡峭问题。
更为神奇的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这条铁路竟比原计划还提前2年完成,节约了28万两银子的经费,有力的回击了国外所说“建造设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的谬论。
詹天佑不仅给我国长了志气,还同时荣耀的入选了英国工程师协会,成为会员。
在此不得不骄傲的说,如今中国的高铁动车,无论从速度、距离、便捷程度和舒适程度,都已然成为世界最强!让中国拥有了超级基建标签,让世界都为之称赞!
在留美的这些学生中,归国从事教育事业的有5人,并且有2人成为了大学校长,包括天津北洋大学的校长蔡绍基,其中唐国安在担任清华学堂的校长后,深深的感受到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从此全力支持学生赴国外留学。
从此,清华学堂的大批学生开始了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在从事外交、行政方面的有24人,包括12名领事、代办,2名外交次长、公使,1名外交总长,1名内阁总理。
留学生除了学习军政外,不少是学习机械、造船、铁路、采 矿、邮电、农业、医学专业的,从而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实业人才。
例如,魏瀚、 郑清濂、吴德章、陈兆翱、李寿田、杨廉臣六位留学生回国后,成了当时东亚最大的船厂——福州船政局“必不可少之员” ,他们绘画式、制轮机、定船身、造 器械,各有专精之艺而分工集事。
在洋员离厂后,这些归国留学生从独立自制七 百五十匹马力的兵抡开始,继而制造大至二干五百匹或更大马力的兵轮。
从事海军的有20人,他们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在中法战争和中日家务战争爆发后,这些留学生们英勇作战,因为他们学习了水战的知识,所以技术精炼,作战勇敢。
20人当中有14人当上了海军将领,其中吴应科升至舰队司令,徐振鹏升至海军次长,而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沈寿昌、黄祖莲等人在同敌军作战中英勇捐躯。
在中日战争以后,大量的年轻留学生被派往国外学习,“沉睡的雄狮”自起终于睁开那朦胧的睡眼,认识到闭关自守的不足,逐渐的走向了世界
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如下:
第一阶段:1840-1870年。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大多是和外国传教士出国或得到教会资助出国,多数为美国。教会原意是为他们培养在中国传教的牧师。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多半并不从事于这方面的工作。中国第一个留美大学生容闳,回国后一直为争取清政府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而奔走,促成清政府批准在1872-1875之间由国家分三次共派遣120名少年学生赴美留学。第一代留学生人数不多,多私人途径出国,与国家派遣无关。
第二阶段:1870-1889。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意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从1872年起,清政府每年选派30名十岁至十六岁的“幼童”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算术、光电等学科。
1881年,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和打击,这些留学生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撤回。70年代后期,由于建设海军和培养海军技术人员的需要,清政府从马尾船政前后学堂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生到英、法等国学习。
在此二十年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美学生共120名;派出留欧学生78名以及临时派遣出国实习和工作的共约110名。在此阶段,中国人开始对西方有所了解,社会风推荐气逐渐开放,开始有了自费留学生。
第三阶段:1890-1911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国内局势空前紧张,为改变局势,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和欧洲各国派出几批官费留学生,其中日本人数最多。
并大力支持自费出国留学。后美国归还“庚颖”余额,作为“庚款奖学金”。清政府在1909-1911年间共派出“庚颖”留美学生180人。
这阶段留日、欧、美的公私费留学人数较前两个阶段高出百倍。鲁迅、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黄兴、宋庆龄等都是本阶段。的代表人物。
什么是留学运动题目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最初目的。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一)幼童赴美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朝签订了一系列屈辱条约,清廷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形势,从“天朝上国”的梦中醒来。自强以图御侮成为朝野上下的主体意识,于是以向学习西方为目的留学运动得到了实现。1872年8月11日,三十名幼童自上海驶往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幼童留美作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端,是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
清末留学教育始于留美,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是容闳倡导留美。容闳是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个中国人,他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了解了西方政治和文教等制度。他认为要改变中国的面貌必须造就一批具有新思想的人才,学习先进的西式教育。留学教育思想经由容闳提出,在上层实力派官员中宣传,使一部分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了留学教育的重要性,引发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幼童赴美。
二是美国最早与清政府订立了留学条约。1868年在美国人蒲安臣的协助下,国人出访美、英、法等国,并和美国政府订立了《蒲安臣条约》。该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只准外国人居住地方设立学堂,中国人亦可在美国一体照办。
三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举措影响了清政府。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日本也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由于中国和日本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故双方都很关注对方的情况。在日本向美国订购了两艘军舰,并计划学习其海军军事学及造船航海技术时,这些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传统观念的改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清廷在洋务派大员的促请下,于1872年夏末派出了第一批幼童赴美学习。
(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
在洋务运动时期政府除了派幼童留美之外,还派了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学习。政府派留学生赴欧,主要出于加强海防的需要。清政府在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急切希望创办一支近代化的海军,但是人才奇缺,技术问题也难以解决。
于是清廷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重金雇用洋人,充当技术顾问。但是,雇用洋人花钱多且有许多弊病。
二是开办新式水师学堂,培植海军人才。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学习自然科学新式学校,由于水师学堂的课程太浅且技术知识落后,满足不了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的需求,再者聘请的外国教师和技术人员按合同约定期满归国。如何使船政学堂继续办下去及提高船政学堂毕业生的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派遣学生留学的建议,“臣窃以为欲日起……赴英国深究驶船之方,速则三年必事半而功倍。”
和留美幼童派遣的动机一样,清廷向欧洲派留学生也是出于办洋务企业的需要,只是更具体而明确地和创办海军联系在一起了。留美幼童的扬帆赴美,开了留学生的先河;国人有去欧洲各国游历,介绍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1876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中英有了正式外交关系,这都为留欧生的启程铺平了道路。
洋务留学时期的留学生的选派工作
作为第一批清代官派留学生,政府并未设立专门的选派机构,选派工作主要由曾国藩等地方洋务大员负责。1871年初“访选”首批赴美留学生时,在上海设立了出洋肄业局这一临时机构,负责留学生的选派。1872年洋务大臣曾国藩的去世,使幼童留美事业的主要责任人改为李鸿章,他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出洋肄业局的命运。尽管他给予了很多的扶持,但终因受到清政府更高层权力的制约,裁撤了出洋肄业局。
清政府在这一时期也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留学教育在中央没有一个单独的部门,选派留学生也没有统一的专司机构,因而洋务时期留学生的选派基本上都是各省官员各自为之,有很强的随意性。
由于没有统一的选派机构,对选派工作也就没有统一而完整的筹划,致使选派时断时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派的进程,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清政府虽然初步制定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文教政策,但在全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方面还有待于发展。
留学生的选派调件
选派条件是针对所选派的留学生而言的,总体看来,政府在洋务留学时期选拔要求较为严格但尚未规范化。挑选幼童出洋,为中国首创之举。挑选什么样的人出国留学,则成为奕诉、曾国藩等人最关注的问题。1871年9月3日,曾国藩上奏《挑选幼童赴泰西章程》十二条,在奏折中说到,选派学生赴泰西惟是试办,且有两难:选材和筹费。“盖聪颖弟子不可多得,必其志趣远大……”奕?对留学章程提出修改意见,尤其对招考条件作了更加详细的说明:首先要年龄幼稚;年龄越小就越不易受家庭所累,便于专心学习。其次须身家清白有殷实保证,体质经医生检验,方为合格。[6]第三要求中文有功底。留学章程规定,必须“曾经读中国书数年,携至上海公局考试,以节靡费。”最后在初次应考合格之后,送入上海预备学校,进行中西文强化。但进入预备学校,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出洋留学,还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出国幼童是经过多次挑选出来的,所谓“选材难”是难在选材“精”上,它坚持宁缺毋滥原则。
洋务时期的留学绝大多数属于公费留学,政府对留学生的选派要求甚为严格,但由于这一时期还处于派遣留学生的初期,政府尚未有经验可循,再加上社会对西学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生源主要来自东南沿海比较开放的地区。经验不丰富和生源不充足,都使政府在制定留学生选拔条件时不可能有高的限定,从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对留学条件的要求较简单,招生选派也尚未规范化,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洋务留学的局限性
洋务派尽管承认西方科学先进,但坚持认为清王朝的统治体制和伦理纲常是最好的。封建伦理纲常是治国之本,西方的那些科学技术只是“奇技浮巧”之类的末端之学。他们对西学的认识仅是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认知,停留在简单的器物层面,这一时期留学政策粗糙零乱,未能对留学生的选派作通盘筹划,未能调动各地在派遣学生出洋的积极性,这必然影响留学教育的发展。在对留学生的管理中过高的中文要求和严格的思想控制,与远赴他国研求学术的终极目标及派遣初衷实难相符,对于某些政策的明显失误未能从深层加以反思,致使最后回国留学生大多进入了洋务事业各部门,进入学术思想界的则为数甚少。总之这一时期制定的留学政策,尽管具有极强针对性,但不具有规范性、系统性。
清政府派遣留学是在西方列强侵略和西方文化冲击下起步的,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产物。留学政策的制定既受封建制度旧观念的影响,又受现实的社会环境的限制。在一个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阀混战的社会里,不可能有一个完善的留学政策,且会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失误。
王季茞、胡彬夏、宋庆龄和曹芳芸曾是第一批被公派赴美的女留学生
中国公派赴美女留学生始于1907年,由时任两江总督托忒克·端方在江苏、江西、安徽三省选派赴美留学生,原计划这批留美学生是遴选20人,但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最终只派出了15人,这其中就包括4名女留学生,她们是王季茞、胡彬夏、宋庆龄和曹芳芸,这批公派留学生也是继派遣「 ”留 *** 童”之后,清 *** 首次公派的赴美留学生。 温秉忠 1907年9月,在温秉忠、倪桂姝夫妇的监护之下,这15名留美生乘「 ”满洲里”号邮轮由上海港启程远赴美国,温秉忠是第二批「 ”留 *** 童”出身,是慈禧宠信的教育顾问,曾代表清 *** 两次出使美国,而倪桂姝是宋庆龄的二姨,当时年仅10岁的宋美龄也一同被带到美国,而王季茞、胡彬夏、宋庆龄和曹芳芸这四名女性究竟都是何许人也?为何会成为命运的宠儿呢? 王季茞是江苏苏州人,是明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后裔,其父亲王颂蔚是光绪六年进士,是清朝三品大员,也曾是蔡元培当年在京城参加会试时的座师,其母王谢长达与陈星昭、蒋振懦曾于1905年创办了苏州振华女校,章太炎、蔡元培等人都曾鼎力支持并亲自担任校董。 王季茞在五个姐妹中排行第二,排行第三的是王季玉,王季玉曾接替母亲王谢长达执掌苏州振华女校,而排行第四的王季山就是何泽慧的母亲,因此王季茞也是何泽慧的二姨妈,王季茞于1907年赴美留学后,求学时间长达十余年,直到1918年以博士论文《中国皮蛋和可食用燕窝的化学研究》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据悉王季茞也是中国女性获得欧美博士学位第一人。 王季茞在美国家中 王季茞完成学业之后没有回国,而是在芝加哥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营养、有机化学和微生物学,因此其在美国的人生经历不被国人所知,其妹妹王季玉出生于1885年,因此王季茞可能比王季玉大个两三岁,大概是1883年前后生人,1979年在美国逝世。 胡彬夏(1888—1931)江苏无锡人,其儿童时期的启蒙老师是他的叔叔胡雨人和婶婶周辉,1902年6月曾随叔叔胡雨人赴日本留学,入日本实践女子学校学习,曾与林宗素、曹汝锦等人在日本发起成立了「 ”共爱会”,宗旨是「 ”以拯救二万万之女子,变其固有之权,使之各具国家之思想,以得自尽女国民之天职。”而胡彬夏是「 ”共爱会”实际负责人,可谓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 胡彬夏 1907年9月,胡彬夏与王季茞、宋庆龄和曹芳芸等人一同赴美留学,入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学习文学、哲学和政治,191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并于1914年回国,曾在吴江同里的丽则女校及上海浦东中学任教。 1916年曾在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担任编辑主任,也是中国早期女报人之一,她还与黄炎培等人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人之一,希望中国女性能够摆脱家庭束缚而独立就业,胡彬夏是1931年12月因病去世的。 胡彬夏 胡彬夏的夫婿是朱庭祺,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北洋 *** 交通部处长,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南京国民 ***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财政部盐务总局局长等职。 胡彬夏的哥哥胡敦复也是这批留学生之一,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毕业后应「 ”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邀请,在刚刚成立的「 ”游美学务处”主管教务,负责游美学务处的考试、遴选和派遣留美预备生的工作,1909年8月至1911年6月,胡敦复共主持了三批180名留美预备生的选拔考试和遴选派遣工作,充分显示出了胡敦复伯乐相马、慧眼识才的选人才能。 宋庆龄(1893—1981)广东文昌人,1910年入读中西女塾,1907年9月携妹妹宋美龄一道赴美留学,当时宋庆龄还不足15岁,如果没有其二姨夫温秉忠的关照,不会有这样一个机会赴美留学,宋庆龄没有像胡彬夏、王季茞、曹芳芸一样入读威尔斯利女子学院,而是先入一所私立学校补习英语,翌年考入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就读,可以说是沿着姐姐宋霭龄的留学足迹前行的。 宋庆龄 宋霭龄是1904年5月赴美的,她也是被姨夫温秉忠带到美国去的,当年15岁的宋霭龄是自费留学,她也许是第一个赴美留学的女留学生。 宋庆龄在美国留学六年,并于1913年5月拿到了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13年秋回国途径日本时,接替姐姐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其后的人生经历,国人都很熟悉,这里就不再作详细介绍。 曹芳芸是浙江嘉兴人,其父亲曹子实是一个孤儿,儿童时代到上海流浪乞讨时,被美国传教士蓝柏夫妇收养,最终成为一名华人传教士,他在与华人牧师领袖颜永京的妹妹结婚后,其人生开始开挂,相继生下了曹芳芸、曹雷庚和曹云祥三个子女,而这个名为曹云祥的次子,就是清华学校的第五任校长,他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把清华学校由一个留美预备学校改造成为一所著名的大学。 中西女塾校门 曹芳芸曾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塾,这所学校创办于1892年,创办人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首任校长是海淑德,而曹芳芸也是最早就读于中西女塾的5名学生之一,「 ”宋氏三姐妹”也都曾就读于中西女塾,曹芳芸在美国留学四年之后,于1911年回国再到中西女塾担任教员。 时任两江总督端方之所以如此重视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完全得益于他曾作为五大臣之一出国考察时的成果,五大臣是指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和李盛铎,他们都曾是晚清重臣,上述五人当时的职务分别是盛京守陵大臣、户部侍郎、湖南巡抚、布政使、驻比利时公使等。 五大臣出洋留影 五大臣及随行人员抵达美洲大陆时,曾先后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海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军事学院、维尔士女子学院、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威尔斯利女子学院、耶鲁大学等等,并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威尔斯利女子学院达成接受留学生事宜。 此行之所以能够促使部分美国大学愿意接收中国留学生,完全是得益于端方积极与校方接洽的结果,端方素来重视办学,早在1904年10月就曾在上奏朝廷《选派学生出洋折》中建议:「 ”多派学生出洋不能网罗英俊,宏济艰难。早有一日之经营,即早收一分之效验,断不可置为缓图。”提倡派遣留学生出洋留学。 端方戎装照 五大臣出洋考察归来后不久,端方出任两江总督,因此在其管辖范围的江苏省、江西省和安徽省遴选留学生,并极力促成了继「 ”留 *** 童”之后清 *** 第一次公费派遣留学生赴美留学。
好了,今天关于清朝学子出国留学时间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清朝学子出国留学时间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清朝学子出国留学时间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留学规划
留学考试
留学指南
留学攻略
留学生活
留学信息
留学专业
留学签证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