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海外疫情出口订单暴增

2024-02-22 14:20分类: 留学行前准备 阅读:

1、2022 年前 5 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8.3%,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3%,增长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是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增加及内部供给也吃紧的双向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出口的需求国家在面对疫情时有大范围的躺平共存的心态,使得内部生产力不足,价格上涨,此时对价格更有优势的国内商品需求就上升了;

当前欧美高通胀,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出口金额提升,这使得我们国内对进口业务需求的下降;海外通胀是推动5月进口规模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近期稳外贸政策持续加码取得效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面对目前的良好出口市场,它是海外通胀给国内出口增速带来较大机会,受此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出口还将保持增长,进而期望国内的出口商们可以考虑适度增加商品价格,少些内卷,让大家都多些利润,以备让公司内部福利更加好一些,现在的情况是业务再增加,可各个商家都在说利润低,很难生存,有怎么给员工涨工资的问题;另外,也要认识到出口高基数、海外复工、国际形势等抑制国内外贸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于未来出口增长不宜过于乐观,保持良性经营才是首选;还有,5月进口增长主要为价格因素导致,未来在关注海外通胀变动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内生产和需求的恢复情况。

面对外部需求,愿意且能够供给才能实现出口业务的大幅增加,我们都知道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因为我们的制造业供应链非常丰富。可能就是太多了,使得内部竞争也大。我自己目前就在一家做出口的公司任职,当我们供应链部门的同事可以每天都找到几十家新供应商做询价,然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厂家合作,我们为什么要那么高频的去更新供应商呢,主要原因是公司的业绩在增长,可成本太高,想要更加多一些的利润呗,因为电商平台的同类商品价格也存在内卷现象,你涨价了,别人就会更加倾向于买其他家产品,这样你的业绩又会受到影响。因此,会更多的选择优化生产端的成本问题。这个内卷现在在工厂之间也是存在的,这就使得相比较而言,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太低,中国经济有流水,可利润少。

面对这个问题,看很多都再说失业率上升这个事情,岗位的需求其实是足够,可情况就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待业者说没有工作可上。这或许就是因为企业利润低,给出的工资低,待遇差,没人愿意去。人民没钱,哪来的内需?因此,要想走出内卷,是我们未来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外贸商品需要涨价,劳动者需要涨工资。

2、出口订单猛增三倍,中国家具的优势都在哪里呢?

家具出口订单激增三倍,家具板块快速走强:家具出口行业的持续回暖,从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数据中也可窥一二。这一轮强劲的海外需求,也带来国内家具板块快速走强。至目前,定制家居行业的9家上市公司皆已发布2020年三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今年1-9月,定制家居营收和净利润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48%和-19.01%。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推进,上市公司业绩逐季改善,比如【永艺股份(603600)、股吧】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44.61%;第三季度净利润1.02亿元,同增95.67%;恒林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加38.43%;第三季度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加57.51 %。

万得统计数据显示,家具(申万)指数今年下半年以来,上涨29%,跑赢上证指数18个百分点左右,个股分化加大,涨幅较大的有:顾家家居上涨77.07%,欧派家居上涨61.21%,【恒林股份(603661)、股吧】上涨57%。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家具的优势都在哪里呢?中式风格家具的特点是复古、有厚重的历史感,主du要体现在造型zhi和选材上,中式风格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造型,中式风格家具造型简练、稳重端庄,将传统元素运用到家具中,结构严谨,充分考虑了人体结构和其舒展性的关系,非常人性化;文化气息,中式风格家具营造的是富有中国浪漫情调的生活空间,其书卷味较浓,是文人画和文人诗词的延展,这种家居风格让人感到舒服;整体线条,中式风格家具注重线条简单流畅、精雕细琢,既要有浑然天成的气息,也要有巧夺天工的精细。

3、进出口增速以及贸易账全线低于前值和预期,八月中国外贸存在哪些隐忧?

4、2022年国内外贸出口数据是否真实

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屡次超出市场预期,是支撑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进入2022年,海外需求开始回落,但我国出口份额保持高位,出口产品、地区有何特点?展望四季度,在总量承压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会呈现哪些结构性变化?

2022年1-7月,我国出口依旧保持韧性。8月份出口增速7.1%(以美元计),较前两月明显回落。总结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呈现出的一些结构性特点,将有利于对后续出口走势进行研判。

特点一:受发达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影响,我国面临的外部需求已经回落

2022年,为应对严峻的通胀压力,海外各经济体纷纷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需明显回落。多家国际机构连续示警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2021年10月以来IMF已经4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WTO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WTO最新的报告显示,7月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已经低于近期的商品贸易趋势线,二季度全球贸易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并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期下调至1%。2022年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分别为50.3%和49.2%,分别较年内高点回落3.4和4.8个百分点,增长形势明显恶化。外需承压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去年。

9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较前值回落1.1个百分点。根据当前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增速相关系数仍处于0.2以上,预计9月出口增速将在7.1%基础上继续回落。

特点二:我国出口份额持续上升,依旧保持竞争力

通过计算WTO最新公布的77个全球主要国家的出口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共77个,已经包含世界主要国家)份额比重基本稳定,平均值接近9.8%,高于历年同期均值。6月出口份额上升至11.17%,达到近8年同期新高,比21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比19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在欧洲制造业产业链大转移背景下,预计我国份额的提升能够有效对冲全球总需求回落的影响,对我出口形成支撑。

特点三: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依旧保持韧性,汽车出口拉动效应明显

从占比看,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占比持续上升,从21年底的19.8%上升至今年8月的22%,尽管近两月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在22%以上水平。自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占比就已经稳超消费品占比,直到2021年消费品占比一度追平原材料和中间品,但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再度反超。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资本品占比自2019年来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60%以下。

从增速看,2021年全球疫情缓解、需求反弹带动消费品和资本品保持高速增长,但2020年以及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增速持续领先于资本品和消费品,且增速差还在不断扩大。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累计同比),而资本品和消费品则持续低于出口增速。这表明以部分能源、钢铝铜等生产资料为主的原材料和中间品对我国出口拉动效应明显,当前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短缺情况下,预计四季度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依旧保持韧性。

尽管消费品出口在外需回落影响下有所走弱,但汽车出口,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出口的重要力量。今年1-8月我国汽车出口191万辆,同比增长47.5%,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汽车出口金额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占我国出口比重达到4.2%,比去年同期高0.85个百分点。

特点四:对欧盟出口呈现不一样的结构特征,占比持续上升,其中原材料和中间品增长最快

长期以来,美欧日都是我国重要出口目的地,三者合计占我国出口比重超35%。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及占比均出现下滑,对欧盟出口增速则大幅回升,并且8月份对欧盟出口占比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出口目的地。从出口产品看,一是今年以来对欧盟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增速持续高于资本品、消费品,并且消费品增速持续下滑。二是我国对欧盟出口原材料和中间品占比远超消费品,并且今年以来持续高出10%以上,8月份原材料和中间品占比为33.2%,高出消费品占比12%以上。

基于以上四个特点,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逻辑是:外需回落总量承压,但对部分产品和地区出口呈现出新的变化,对我国出口份额形成支撑。如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保持韧性,对欧盟出口持续高于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速等。这条逻辑的背后是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以及俄乌冲突加剧了部分经济体供给能力的差距。一方面,2020年以来我国凭借出口全产业链优势,抓住全球贸易格局调整机遇,使得出口份额及增速均上一个台阶,今年即使面对外需承压,出口份额依旧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能源和矿产供给国,并且欧洲对其能源依赖度极大。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部分原材料的供需失衡,并且给欧洲带来了严峻的能源供给挑战,面对高昂的能源价格,欧洲只能从中国进口更多较便宜的原材料和中间品,这种情况已经在我国对欧盟出口钢铜铝材矿产等方面有所体现。

展望后续,我国出口更可能在总量压力下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外需回落会降低所有产品的需求,特别是资本品和消费品,但我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将对部分生产受损的经济体形成替代,出口份额依旧是推动出口扩张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俄乌情况持续恶化,欧洲面临的能源短缺愈发严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其原材料和中间品的生产领域依旧存在供需缺口,并且仅靠加息抑制需求很难让这个供需缺口完全收敛,这将给我国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带来结构性机会。

5、国内港口“求箱若渴”,外贸企业“一箱难求”,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以及一些运输河道堵塞,所以才会导致集装箱运转困难出现这样的情况。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几乎全球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仅给很多地方带来了严重困扰,而且还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海运方面更是影响非常严重。由于新冠疫情必须要做到人人隔离,这就导致船只无法在海面上继续行驶下去,那么就会导致整个海洋运输就会处于中断的情况。

而大批集装箱需要在不同的码头和港口上进行轮换装箱,这样才能保证集装箱的利用率和空置率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打破了这一行业常态,导致很多集装箱被迫停留在海外,根本无法回到国内,而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导致出口贸易进一步增加,因此才会出现集装箱比较缺少的一个情况。

我认为从目前的一个状况来看,应该加强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同时对集装箱要有一个宏观的调控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对集装箱的需求量稳定回升,不仅能保证出口贸易的平稳运行发展,还能让出口贸易赚取更多的外汇。

总结:从目前国内发展的形势状况来看,我认为出口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对集装箱的需求量肯定是在不断增加的,各个生产厂家以及外贸型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自己的商品在出口时才不会受到阻碍,一旦出口受到严重的阻碍,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循环,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企业的生存一旦受到影响,那么将会造成连锁反应。

6、现在做外贸什么产品出口量大利润多

小编推荐2021年1-2月,外贸产品爆单清单,包括出口订单大涨50%以上的产品类别,仅供参考哦~

开年的前两个月,传统的外贸淡季以“火爆”开局。

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了最新的进出口数据,1-2月,出口同比大涨了50.1%,2月份单月的增长则更为惊人,高达139.5%!

即使考虑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黑天鹅”,以2019年1-2月出口绝对额对照计算,目前数据隐含的2020、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这已经是相当漂亮的复苏。

那么,到底是哪些产品爆单了?

· 机电产品 ·

拉动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类。

前2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8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4.1%,占到出口总值的60.3%。

这其中表现比较亮眼的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2339.8亿元,增长68.5%)、手机(出口1495.9亿元,增长49.2%)、汽车(包括底盘)(出口272亿元,增长93.4%)。

这里重点谈一下家电产品。

受海外疫情提振的需求所致,家电产品出口自去年6月开始V型反弹。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电业累计出口额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出口额规模保持历史同期最佳水平,且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

分区域来看,2020年中国家电业对亚、欧、北美三大主要经济区出口增速均创年内最高,且规模也均创历史新高;拉美持续好转;非洲增速首次转正。

在大家电中,冰箱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累计出口冰箱6954万台,同比增长35.6%。其中,12月份,出口冰箱648万台,同比增长58.7%。

在小家电中,厨房小家电、环境清洁小家电等出口显著增长。具体到最热门的品类,包括微波炉、压力咖啡机、多功能台式搅拌机、多士炉、空气净化器、吸尘器、智能音箱、电热理发器等。

浙江某家电品牌负责人表示,2020年出口实现增长超过300%,2021年目标是出口再翻一番。

2021年,家电行业则继续延续火爆的涨势。

1-2月,家电行业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93.7%。考虑2020年一季度国内供应链受疫情影响,出口基数偏低,如果剔除该影响,2021年1-2月家电出口金额相比2019年仍然增长了50%左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家电出口或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家电出口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下半年,随着海外疫情缓解,部分国家取消对居民的财政补贴,消费支出将减少,再加上2020年下半年高基数因素,家电出口增速很可能会降下来。

另一方面,家电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以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导致短期毛利率下降。与去年二季度比,家电原材料涨幅在20%-60%,相比2019年,铜、钢等原材料涨幅超过100%,玻璃的涨幅超过150%。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预计,2021年下半年家电出口或将恢复至疫情前常态水平。

· 劳动密集型产品 ·

在去年疫情中受到严重影响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的出口也在迅速回暖。1-2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整体同比增长了49.2%。

其中,服装1569.2亿元,增长40%;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1444.4亿元,增长50.2%;塑料制品911.5亿元,增长70.5%。

202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962.3亿美元,仅次于2014年出口2984.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同比增长9.1%。当然,这其中的主要拉动力量是口罩。

口罩出口的巨量增长带动纺织品全年出口实现28.9%的高速增长,纺织品在纺织服装整体出口中所占比重迅速扩大至52.3%,首次超过服装(47.7%)。

服装企业则是历经了买家取消、缩减订单或要求延迟发货等等艰难。2020年1-4月,我国服装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5.2%,成为我出口下滑最严重的市场之一;对欧盟出口下降16.8%;此外,出口下滑较严重的市场还包括俄罗斯、中国香港和拉丁美洲,分别下降36.8%、40.2%和29.6%。

服装中的最主要产品针梭织服装,2020年出口合计占比较2019年下降更多,相差7.6个百分点。而东盟成为我服装出口唯一实现增长的地区。

他们终于在第三季度熬到复苏。

订单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出色的疫情控制,使得供应链较之其他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更为稳定,所以对于服装纺织行业来说,2020年上演了“失去的订单回来了”。

进入2021年,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接单接到手软,不少工厂的订单排到4、5月份,甚至24小时连轴转。但是值得注意的事,1-2月的出口数据中,纺织纱线等防疫相关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已经在持续减弱。另一方面,纺织原材料的大幅涨价也使得企业们的利润被蚕食,含泪做订单,甚至有单不敢接。

此外,疫情属于突发、偶发事件,在短期内会对全球贸易走向形成应激效应,迅速将订单集中到少量具备完整产业链并在第一时间恢复产能的国家和地区。但疫情终归会过去,此时回流的订单是否又会流失,值得纺织企业早做准备。

春天来了?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2月,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美国(出口占比为17.2%)、欧盟(15.7%)、东盟(14.4%)。

1-2月,我国对全球主要市场的出口全面回升:对东盟出口增长43.2%;对欧盟出口增长51.9%;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更是高达75.1%;对日本的出口也增长了38.2%。

在疫情好转的情况下,去年12月,德国、法国、日本、英国工业生产加速修复,德国工业生产同比已超疫情爆发前。2021年1月和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分别为53.6、53.9,其中2月PMI数据属于疫情以来的新高。

港口数据则反映了同样的趋势,2月份,我国八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7%,较2019年2月增长9.9%,其中外贸箱同比增长37.9%。

2021年的春天,乍暖还寒,但或许它已经悄悄来了。

原创整理不易,如果觉得有帮助,帮忙留个赞~

(本文由焦点视界focusvision综合编译)

7、外贸企业一箱难求,而国外港口却堆存上万空箱,为何会造成这一现象?

从最新的海关给出的数据显示,现在我们国内的外贸行业是非常繁荣的,已经达到了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那就是没有集装箱可以用来运输。可能很多人没有从事过外贸行业,对于这种事情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我。想要进行外贸行业的话,那么必须在港口购买集装箱,也就是份额。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货物给运输出去,所以对于这些外贸公司来说,集装箱就决定了他们的运输能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件事情。

第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能力,所以在当时很多的工业订单都转移到了国内。而随着全球贸易开始恢复,这些订单自然而然就要进行交货,到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爆发期。这个时候大家统一进行交互,那么集装箱的数量自然是不够用的。

第二,为什么国外的集装箱没有人使用?

这主要是因为集装箱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进行交换,一般情况下在不同地区交换的,集装箱数量是固定的。而之所以国外的集装箱空空如也,也没有人使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订单,自然而然也不会空运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港口进行交换。

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的波动导致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的出口贸易总额正在不断的上升当中,所以需要我们具备更大的港口和更多的集装箱,才能够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外贸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业务要求不能够把产业重心放在外贸上面。这就导致了集装箱数量在这个时间出现了短缺。

8、现阶段有必要出国抢单吗?

我觉得现阶段有出国抢单的必要性,因为大力发展经济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杭州126家企业组团飞赴迪拜抢单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辖区内126家企业赴迪拜参展,据介绍,海外杭州迪拜展是市政府主办的海办展会,也是中国在海外目前为止举办的最大展会,全国范围内有10省30个地市参加该展会,参展企业达到1100家,展会展位达到1500个,其中杭州组团参展企业达到126家,展位达到285个。

相关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步,也有网友表示现阶段出国抢订单确实是非常重要,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更好看来真是有原因的。

我认为现阶段有必要出国抢单,因为外贸订单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和调整状态下,大力发展经济已经是下一步的关键所在。受疫情几年时间影响,国内经济各行各业发展都存在一定问题,而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基建、内需、外贸可以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拉动内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普通群众收入有限,这注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基建投资现阶段同样后继乏力,对于提升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没有曾经那么明显了。在此种状态之下,外贸订单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非常有必要出国抢订单,因为足够多的外贸订单不仅能够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居民就业,进而进一步拉动当地消费水平,这对于经济发展作用至关重要,而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关键时期,谁能够抢先一步,在以后经济发展中则能够占据重大优势,可以说是一步先步步先。

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措施,我们能看出南北方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而这或许也是南北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重要原因。希望各地区都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种措施拉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9、如果全球疫情爆发,你的生意会怎样?

出品|车与轮

编辑|吴世杰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一开始以为中国控制住,世界就没事了;现在发现中国的情况逐步得到控制,世界却出事了。”确实,就在中国多省市连续数日宣布0新增病例之后,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世界其他国家相继爆发新冠疫情,七大洲除南极洲外,已全部沦陷。

【新冠肺炎全球态势】

截至北京时间4日10:00,中国境外累计确诊病例已超1.2万例。中国境外新增新冠肺炎患者80%来自于韩国、伊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3个国家确诊病例已合计过万,其中韩国最为严重过,确诊病例已达5328人。

【3月3日的韩国大邱】

世卫组织最新通告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的新增确诊病例中,中国约有120人,而世界各地共计约为1800人,约为中国的15倍,世界各地感染者增加的趋势显著!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已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为“非常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呼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尽一切可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疫情下美股剧烈震荡

全球经济仍面临巨大考验

随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多个海外国家数据攀升,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开始严重威胁到全球供应链和世界经济,悲观的预期直接反映在市场上。从上周一开始,国际股市遭遇了极为惨烈的下跌。

【2019.2—2020.2美股主要情况】

2月最后一周,美国三大股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单周表现!根据wind数据,道指一周跌12.36%,纳指跌10.54%,标普500指数跌11.49%。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股一周出现两位数下跌。韩国、日本也出现近10%的股票大跌。除了稳定的避险品“黄金”外,全球主要资产均受到了重创。

3月3日晚,考虑到全球疫情爆发的紧张局势,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降息。此后,美股期货上涨,3月到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上涨1%;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均上涨逾1%。

有业内人士分析:股市下跌的根源之一是此次疫情蔓延所包含的未知风险,以及其他国家在防疫预警方面较为欠缺。虽然美联储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如果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全球经济还是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或陷入“市场恐慌→股市下跌→财富缩水→消费萎缩→经济衰退→市场恐慌”的恶性循环。

若疫情进一步蔓延

轮胎生意真正的考验或将到来

由于中国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新增病例持续减少。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疫情却有蔓延扩大之势,这对轮胎进出口、原材料价格、汽车配套业务将产生影响。

1、影响轮胎进出口

随着近日疫情态势在全球扩大,可能会影响国内轮胎的进口、供需格局。放眼来看,美国在2019年进口了340万中国生产的轮胎。尤其在卡车轮胎方面,总共售出了320万辆中国生产的轮胎,总出货量为1890万辆,占17%。

据悉,中国在将原材料从港口转移到工厂以及将成品转移到港口方面遇到了问题。一家大型轮胎分销商的代表说,他的中国供应商告诉他,集装箱的运输量已降至正常水平的40%以下。一些从中国采购原材料的轮胎公司表示,他们目前不确定是否可以依赖这些材料按计划运输,所以也在寻找替代品,这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轮胎价格。

此外,日本、韩国均为轮胎生产大国,目前疫情确诊病例数目较大。据隆众资讯调研结果显示:进口方面,2019年中国自日韩进口的小客车轮胎占总进口量约9%,卡客车轮胎占进口量总计月7%。出口方面,2019年中国出口日韩的小客车轮胎和卡客车轮胎占比均低于5%。

2019年我国进口日韩轮胎对比表(单位:万条)

【图片来源:隆众资讯】

2019年我国出口日韩轮胎对比表(单位:万条)

【图片来源:隆众资讯】

如果日本、韩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并以全面停工、封锁的方式来应对疫情,那么对于中国轮胎进出口势必造成影响。当然,考虑到进口基数小,出口占比小的情况,日韩疫情短期内影响也较为有限。

2、影响橡胶、轮胎价格

疫情的全球爆发,对轮胎原材料价格影响较为严重。据了解,1月13日天然橡胶收盘13365元。2月4日,天然橡胶价格收盘跌至11040元。2月28日,天然橡胶价格收盘跌至10550元。短短一月多的时间,天然橡胶已经暴跌近21%。

据生意社监测,顺丁橡胶市场在2月也出现走跌。2月初顺丁橡胶价格在11350元/吨,月末价格在9850元/吨,整体月末较月初下跌13.22%。

【图片来源:生意社】

3月初,橡胶市场继续保持震荡,相较于2月28日最低位,虽有小幅回升,但整体涨幅不大,继续在万元线上保持窄幅震荡。

橡胶价格是轮胎价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橡胶价格近期的下跌有可能导致近期轮胎出货价格降低。

3、影响汽车生产、轮胎配套

疫情对于中国车市的影响可用“雪上加霜”一词形容。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今年2月份1-9日全国日均汽车销售量仅811台。全月度销量下滑80%!这样的车市下跌数据几乎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图片来源:乘联会】

随着疫情在全球其他国家的蔓延,不少车企也表现出了悲观。戴姆勒警告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蔓延,对其自身业务构成了较大的风险。据福布斯新闻预计,与前几周的经济不景气相比,2月末全球汽车行业的总体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是鉴于该病毒的传染性,车企的复工、复产进程依旧堪忧。

汽车产销与轮胎配套业务息息相关,不少外资轮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汽车配套较为依赖。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车市低迷势必会对部分轮胎企业的配套销量产生影响。

小邦说

虽然目前中国的交通逐步通畅,人员也逐步到位,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疫情防控也显现出明显成效,但是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形势却有激增之势,我们仍然不能乐观。关键时期,轮胎行业更要及时评估风险,做好防疫复工和市场动销,克服疫情所带来的的低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订单量恢复,出口额猛增88.5%!今年义乌圣诞用品为何较往年更早出货?

首先欧洲的冬天来的时间较早,再加上欧洲缺少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在圣诞商品制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短缺。

圣诞节对于欧洲民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西方欧美国家传统的节日。当然仅仅是针对于欧美地区而言,但是随着全球各地区的文化正在开始大范围传播。因此我国国内也出现了圣诞节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洋节。圣诞节从本质上来讲,代表的还仅仅只是西方文化,并不能够算是东方文化。

订单量恢复,出口额猛增88.5%!

一直来义乌都被称为中国义乌,因为义乌作为中国的小商品之都。所生产的小商品可以说是畅销全球海内外,无论是小饰品以及小物件,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能够看到义乌生产商品的身影。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欧洲民众迫切的需要大量的圣诞商品。因此绝大部分情况之下,欧洲国家都会选择从义乌地区进口圣诞节所需要用到的圣诞产品。比如圣诞帽,圣诞袜以及圣诞树等,对于欧洲民众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义乌的对外订单数量已经开始恢复,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订单数量已经增加了88%,并且数据还仍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欧洲的制造业受到了一定打击。

之所以义务的圣诞节订单来的如此之早,我认为这与欧洲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欧洲因为缺少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在商品的生产和制造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毕竟离开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制造以及其他行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只能够向中国地区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义乌地区的订单出口数量才会迅速增加。其次也是因为欧洲地区的冬天来得较早,因此必须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圣诞物品。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海外疫情凤凰网

下一篇:海外疫情利好哪些股票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