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红叶树的下一句是什么,几行红叶树的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1、几行红叶树的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无数夕阳山。
几行红叶树,出自清朝王士禛的《将至桐城》,原文是: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意思是: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眼前是几行长满红叶的树,远处是笼罩在夕阳下的许多山峰。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出自王士禛的哪首诗?诗意是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出自王士祯的《将至桐城》。诗文如下:
将至桐城
清·王士祯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译文
临溪的小路似乎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刚好翻过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峡关。
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
将家书托付给黄耳灵犬,思乡的心由白鹇鸟带回故乡。
眼前就是李公麟画中所描绘的山水,我能否仿效前贤归隐此地,终老斯乡。
注释
1
北峡关:在桐城市北四十里古峡石山(大关镇小关村),因在城北,两山相峙,故名北峡关。地势极其险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吴。
2
黄耳:陆机家犬。
3
白鹇:泛指鸟,一说为一种观赏鸟,产于中国南部。
4
龙眠:即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字伯时,桐城人,善白描。晚年隐居于故乡龙眠山中,建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居士。
5
追攀:效仿。
赏析
《将至桐城》是明代王士祯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清新自然,寓情于景,穿插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作者即将到达目的地桐城县城,此地,尤其是明清时期,在文人墨客心中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诗篇表达了作者对此地的敬仰,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眷恋那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作者简介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3、谁知道“几行红叶树”的下句诗是什么?
下一句是:无数夕阳山。
出自《将至桐城》;这是明末清初的 王士禛写的。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的诗意
诗人在路上看到了枫树,火红的树叶把道路两旁打扮得格外美丽,加上此时正值傍晚,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非外娇美。
:
全文: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4、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的整首诗
原诗是: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出自清朝王士祯(原名王士禛)的《将至桐城》。
白话译文:
简析临溪的小路似乎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刚好翻过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峡关。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
将家书托付给黄耳灵犬,思乡的心由白鹇鸟带回故乡。眼前就是龙眠居士李公麟所描绘的龙眠山水,我能否仿效前贤归隐此地,终老斯乡。
赏析:
全诗表达了一种豁然的心情。所谓“将至”,是说作者即将到达目的地桐城县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当时作者已越过北峡关,身在桐城北境的大关镇(北峡关所在),距县城约40里。
桐城是桐城派的故乡,历来人才辈出,北宋大画家李公麟(龙眠居士)、一代名臣左光斗、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清代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一代才子戴名世、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一代名伶严凤英等均是桐城人。
人物生平:
王士祯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崇祯七年闰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 ,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孙”。娶山东邹平张延登之孙女为妻。
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八年乡试第六,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第五十六。
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补殿试,三甲三十六名进士。
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邀请济南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时称“秋柳诗社”。
王士祯人物评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当我朝开国之初,人皆厌明代王(世贞)、李(攀龙)之肤廓,钟(惺)、谭(元春)之纤仄,于是谈诗者竞尚宋元。既而宋诗质直,流为有韵之语录;元诗缛艳,流为对句之小词。于是士祯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风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
袁枚称王士禛的诗作“不过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属清雅,又能加宫中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风格。”“然稍放纵,不加检点,便蓬头垢面,风姿全无。”
钱钟书指王士禛的诗善于掩饰天赋之不足。其《谈艺录》中评王渔洋:“一鳞半爪,不是真龙”,又说“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
王士祯以诗文为一代宗师,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早年作品清丽华赡,中年后转为清淡苍劲。散文、填词也很出色。擅长各体,尤工七律。与朱彝尊齐名,时称“朱王”。
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
:百度百科:王士祯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留学规划
留学考试
留学指南
留学攻略
留学生活
留学信息
留学专业
留学签证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