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留学博士的人_西方留学博士的人多吗
西方留学博士的人_西方留学博士的人多吗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西方留学博士的人”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每年中国留学英国博士有多少2.美国博士毕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3.在美国读博的风险大不大
4.去英国读博士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去英国读博士,毕业后好就业么?
5.每年有多少外国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6.留学法国:博士学位毕业后的出路怎么走?
每年中国留学英国博士有多少
逼近11万。
中国大陆在英国的留学生的总人数为10.6万人(本科以上),占在英留学生总人数的23.2%,增幅高达12%。2018年,国际合作发表的论文在英国所占比例达到55.2%,来自海外的研究资助比例也有所上升。2017年至2018年,23%的英国科研经费的来自英国以外。
美国博士毕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美国博士毕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美国的博士学位含金量高,是留学生争相申请的热门,那么关于美国博士毕业的就业方向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盘点了美国博士最常见的5个就业方向,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终身教授(TENURE-TRACK)
能够被美国大学聘用做终身教授,是一些博士的职业目标,也是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做教授的好处是,宽松的学术气氛,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但是,在美国当教授不会一劳永逸,不断地申请科研经费和管理手下的雇员,需要高智商和好耐性。至少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博士都愿做终身教授。不过,值得自豪的是,近年来,在美国的'华人教授越来越多,他们与白人还有其它族裔的教授一起构成了美国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
博士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公司任职是一个很好的去向,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在公司任职的博士收入较高,工作相对轻松,压力应该比学校的教授要小些。但在公司工作也有弊端。如果公司效益不好,一些员工可能会被裁掉,这多多少少会给人一种不太稳定的感觉。
三、给大教授打工的小教授
这种博士虽有助理教授职称,但他们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实验室。他们通常附属于某位大教授门下,为他独挡一面,管理一些研究课题。这种工作的好处是,小教授不需要为科研经费太过操心,其它的一切也都会由大老板搞定。当然,这种工作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小教授干得再好,他也只能是个给大教授卖命的打工仔,他的命运完全控制在大老板手里,大老板也可以随时让他走人。
四、教书育人的博士们
有相当一部分的博士,在美国高校当任课老师而不从事任何科研。这种工作薪水相对较低,但工作轻松也较稳定。老师全凭一张嘴,所以,口语不好的博士不适合这种职业。还有一些博士,在美国中学当文理各科的老师,给孩子们当园丁。想在中学任课的博士,通常要通过本州内的教育证书考试。
五、永远的博士后
因为博士工作相对难找,大部分的博士在毕业后要先经过几年的博士后训练,然后才有可能进公司当教授。但如果课题不顺利或他经管的题目科研水平不够前沿,这样的博士后出去求职会有困难,他们只好继续做博士后。还有少量的一些博士后,他们懒于经历职场上的竞争,而是心甘情愿地赖在博士后的位置上,他们可能会年复一年地一直做下去。
上述就是带来的美国博士毕业的就业方向介绍,查看更多美国留学信息,一切尽在官网,还有好玩的留学趣闻等你来了解哦!
;在美国读博的风险大不大
唐晓琳,她博士7年,发表了6篇文章,去世前仍未能毕业。大家议论的焦点是,在美国读博士,短则3-4年,长则7-8年,投入的是青春,最终能收获什么呢?下面就来说说在美国读博的风险大不大。
在决定走“读博” 这条路之前,读一读这篇文章。
10月10日,犹他大学证实该校物理与天文学系博士研究生唐晓琳已离开人世。物理与天文学系主任Benjamin C. Bromley教授给系里所有学生发去了一封邮件,对唐晓琳的去世表示极大悲痛,并说她将会被所认识的人们深深怀念,并且提供了心理辅导的信息。但邮件并未提及唐晓琳的具体死亡原因,以及何时何处发现遗体。
据悉,唐晓琳2004年考入北大,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攻读研究生。据犹他大学网站2014年11月报道,唐晓琳和该校物理与天文学系副教授Saveez Saffarian合作,对动物病毒进行了生物化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以发现和解释埃博拉、麻疹和狂犬病等相关病毒的各种可能的复制机制。
唐晓琳非正常死亡事件在犹他大学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引发热议。有犹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近日来在网上留言,指责唐晓琳的导师Saffarian给她压力太大。一位中国留学生留言说:唐晓琳离世后,她的导师Saveez Saffarian第一时间删除了科研团队里关于唐晓林和另一名中国女生的资料。
按照常理出现这种情况导师应该在主页表示哀悼,这种反常情况的出现再联系到唐晓林7年博士,发了6篇文章,还没有毕业,我们无法不怀疑导师的心虚和冷血。
另外一位犹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爆料说:唐晓林的导师Saffarian和他老婆在犹他物理系“开夫妻店”。他的老婆就有过不让美国博士生毕业的经历。这个美国女生在很多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表了一作文章,还是被他老婆卡着不让毕业。最后请了律师闹了一通挂在别的导师名下毕了业。
[email?protected] Gao 是一名生物信息分析师,她的回答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email?protected] Gao 的留言里提到了“千老”这个梗,为此我还专门去查了下。
2012年的时候,有个80后妹纸新进了某实验室,同实验室有个70后的博士后。两人有点矛盾,妹纸发了个牢骚帖,说了实验室的几个人,其中一个被其称为“千年老博后”。过了几天,一个老博士后发了一篇名为《我是千老》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在北美求学,最终变成职业博士后的经历,从此“千老”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读博(博后)这条路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
关于在美国读博士的收益和风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吴绢曾经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美国读博士的风险
读博士最大的投入是青春
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年能抵过去的几年。更别说中国的经济爆发,在国内经商的同学一年里赚着十年的钱。因为保养得宜,加上春风得意,十年过去了还像昨天那么年轻。
而在美国读博士的,这长长的几年青春,都是要实打实地在图书馆或实验室度过。增长的知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早生的白发。同学赚的可都是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可以用来玩漂移的宝马,或者是要保姆浇花的别墅。很多人觉得不值,也有很多人为你觉得不值。特别是在这个重商重利的重金属时代,这白花花的青春似乎花得特别不值。前面说过,读书不是职业,读博士也不是职业。这么长的时间都是投入,而且是有风险的投入。
读博士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是读不出来。读博士不像硕士。美国的硕士虽然要读两年,是英国和澳洲的两倍,其实却很好读出来。不过美国几乎就不把硕士看成是一个正经的学位,当然MBA除外。我们系的硕士不用资格考,不用开题答辩,最后的毕业答辩也不用对公众公开。一般硕士被看成是一个过渡的学位。只有博士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哪里挺不过就倒下在哪里。
我们系的博士资格考要关起门来闭卷考三天。第一天考理论,第二天考方法论,第三天考专业知识。等到第三天考完,一般人的状态就是用鞭子抽他也无法再抽出来一个单词来。因为所有能想到的他都已经写出来了。通不过的有些是英语太糟糕。三天24个小时写下来,更是云遮雾罩,让导师无法给及格。有些人是实在容量不足、储备有限,不够三天的料。但是在做学问上栽跟斗,再惨也还算情理之中。
读博士另外的一种风险与学问做得如何无关,而是与文化有关
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有千万种不同。文化的陷阱小则让你处处受制,大则能直接把人送进监狱,甚至送人性命。懂文化要比懂学术难得多。学术很直白,文化则很含蓄;学术很逻辑,文化则很无厘头。博士要读出来,有时候入乡随俗比悬梁刺股来得重要。
读博士的终极风险是找不到工作
当初拿到美国的博士入学通知书,很多人也同时攥着美国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这份沉甸甸的奖学金除了每月可领的助教助研的薪水,还有免掉的昂贵的学杂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也有三五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这个博士也还算读得风光。好不容易读出来却找不到工作,情何以堪?
理科工科的博士,工业界还能消耗一些。文科的博士,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通常只能去高校。但是高校职位非常有限。加之终身制让七八十岁的老教授还活跃在教学研究一线,要等一个这样的高校职位,简直和查尔斯王子等当国王的难度相当。中国留学生读文科博士的少些,但是美国自己人对此却是乐此不疲,根本不把投入收益放在眼里。
如果读博士的收益仅仅是一个终端学位,而这个终端学位让原本或许有潜力成为款哥款姐甚至款大爷的人成了失业人员——不仅仅是在美国失业,还可能在中国失业,成为终端海带。
那么,这个博士,是要读,还是不要读?这个问题,其实我有个很简单的回答——那就是不要读。
一纸文凭,无论博士、硕士、还是学士,真的只是一张纸而已,轻如鸿毛。如果仅仅为了“一张纸”的收益,耗费美丽青春,甚至有人铤而走险做出买“纸”的傻事,实在是数学不过关,没有算清楚得失。
当然,风险与收益并存!
在美国读博士的收益
去英国读博士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去英国读博士,毕业后好就业么?
去英国读博士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去英国读博士,毕业后好就业么?
英国读博士要4-5年,英国博士时间一般是3年科学研究加1年写博士毕业论文,博士是一个文凭叫法,标示一个人具有出原创设计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习能力的学士学位,是当前最高级的学士学位(博士后并不是学士学位)。
有着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历,代表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到学术研究环节。具有出原创设计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习能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有着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属性。
英国出国留学读博士的修业年限英国全职的博士(Full-Time)一般是3年,此外容许增加一年时间写大毕业论文。做兼职博士(Part-Time)乃是6年,此外容许增加2年写大毕业论文,前提是你有别的签证办理能够停留英国超出8年(研究型硕士和博士课程内容入读时长,最多不得超过8年时间),一般国际留学生是不可以申请办理一个做兼职博士后得到这么长的留学签证的。
申请办理英国博士一般大学成绩基本要求英国成绩2:1,等同于国内大学成绩80分。当然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定,已是对成绩规定比较宽松的啦,关键还是看研究目标(ResearchProposal)。
英国容许大学本科直博,这合乎一些同学们的期望,但要求也较高。最先申请者需在行业领域有研究综述工作经验,次之成绩需在90分以上(英国成绩做到First-Class)。假如你从国内立即申博,必须雅思考试,成绩一般要求总成绩7分,创作一部分也需要7分。假如你有着英国的毕业证书,那就可以不用雅思考试了。
博士学生就业两极化提到博士生学生就业,这几年让人很明显的印象是状况不如从前,她们广泛被戴上了“薪资出现缩水”“找工作难”帽子。前些年,经常会有公司招聘博士的时候会配车配房,但是现在,这类特殊待遇降低了很多,乃至留学生博士的优点便不再反映。这是因为以前博士比较少,政府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钦佩。
而现在博士愈来愈多,没有那么多企业事业单位来吸收博士,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也基本上处在老师饱和。目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博士找个工作大部分就一个字---“难”。这一“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针对博士的岗位少,而且你也别以为自己是博士,竞争能力强,实际上你的对手全部都是博士,PK更猛烈;二是对职位、工资、待遇的预估与现实给付的差距太大。
现阶段,博士学生就业出现两极化的态势。水准强的博士,一流学校大学毕业,有对口的研究内容与课题研究,有海外留学经历,收益仍然会比较高;但水准低博士,二三流学校大学毕业,的身上仅有一份纸上谈兵的论文和一张学位证书,那样你的收入可能不尽人意,日常生活也会非常窘迫。所以想要根据读博士改变人生得人,得谨慎。
每年有多少外国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首先,大家要清楚,美国的博士学位通常要读5年左右,所以如果完全自费的话,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则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是无法在美国读完博士课程的,五年博士课程全自费至少需要100-150万人民币的财力准备。
而好在,美国读博士是几乎最有可能得到全奖的,尤其对于那些申请硕士学位很难拿奖的同学来讲,申请博士学位,则几乎可以拿到全奖,对于任何专业,无论理工科、文科甚至商科的博士学位,只要教授有钱,你为他工作,几乎都是有钱可拿的。如果申请人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则几乎可以cover掉在美国的所有学费以及生活费,甚至缉单光竿叱放癸虱含僵来回机票,更有可能,如果生活的懂得开源节流,省出个旅游钱或攒下一些钱,都是有可能的。但美国的博士学位需要至少4-5年的时间,而且有相当的难度,并且对于之后的职业规划,大家都要考虑清楚。
最后,介于这两者之间,就是得到博士学位半奖,而半奖留学美国博士学位,则要50万人民币左右的花费。
留学法国:博士学位毕业后的出路怎么走?
1、留在法国大学当老师。竞争很激烈,你得有非常好的申请材料,先通过法国大学委员会CNU的资格认定,再和法国人一起竞争很少的讲师的位置,这是法国10年以前老一辈留学生走的路。现在在法国起码有150以上的中国留学生在大学工作当老师,其中正教授研究员占20%左右。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是最稳定的职业,公务员工资不高但是终身有保障。大学的老师研究员不是法国国籍也能担任此公务员,这是法国公务员中的唯一一个特例。 2、去公司工作。对于年轻的博士而言,30岁左右,大的公司还是欢迎的,从雷诺公司到国家宇航局都有中国人,竞争当然很激烈。小的200人左右的公司就更多了,想留下的博士经过努力基本都找到了工作,即使开始的工作可能不是很满意,可是想留下对于一个博士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但是你自己的能力要起码说的过去,如果是3-4年下来了,连法语起码的表达都困难,你还是回国可能对你更合适。
3、去美国加拿大。你的法国博士学位在这些国家还是受欢迎的,加拿大的移民更是相对容易的多。很多情况下是开始在这些国家找到一个博士后,过去以后再慢慢的在那里找工作,在法国的中国博士很多是走的这条路。
4、即使你的专业在法国很不好,一时找不到工作,也可以去读个DESS。挑个好专业,那时候你的法语不错了,经济上有你三年博士期间的存款,应付一年的DESS还是绰绰有余的。
5、回国。回去以前联系好自己的位置,想好可能的困难,在国内感觉很好的很多,感觉不好的也有,选择再出来回法国做博士后的也不少。另外加一句,法国到现在为止,博士后只能录用外国的博士,即你来应聘博士后的时候人应该在法国国外,无论你在哪里取得的博士学位。在法国本土一般不能留下做博士后。很多中国学生在法国做完博士以后回国几个月,再由你的导师给你找一份博士后奖学金,再从中国来法国,这时候是可以带家属的,而且奖学金的数目也可以高达12000-16000法郎每个月。
好了,今天关于“西方留学博士的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西方留学博士的人”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